查看原文
其他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7)

汪惠迪 华语HUAYU 2022-04-24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7)

天堂故事多

从苏州看美丽中国

在上一篇回忆录中,我曾说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好多老香港、老新加坡只知上海,不知常州,所以有机会就要讲讲常州的故事。遗憾的是我只写了寥寥几篇,原因是远离故乡,又不能“常回家看看”,不了解情况,无从下笔。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借鉴新加坡经验的重要讲话。同年9月,李光耀访问中国,表达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业园区,并以该园区为载体借鉴新加坡经验的意向。此后,中新双方经多次协商和实地考察,最终确定选址苏州。1994年5月12日,苏州工业园区首期开发建设正式启动,园区选在金鸡湖地区。

今日金鸡湖

中新合作共同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成为新加坡一大新闻,新加坡人民都很关注这件大事,报纸、电视、广播竞相报道,一时成为新闻亮点。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园区建在天堂苏州,苏州是个啥光景?新加坡人并不都熟悉,我虽曾到过苏州几次,也是多年前的事儿了。于是我想约请常州熟悉苏州的老朋友写介绍苏州的软性文章,相信肯定会合《联合早报》读者的胃口。

没有谁要我这么做,只是我自己认为值得做。那时我在新加坡工作已经7年了,跟编辑部的同事比较熟悉了,如果家乡有人愿意撰写这样的文章,我可以推荐给编辑部的同事。

请谁写呢?我想起了常州新闻界的前辈老报人陈弼先生(笔名澄碧)。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我在常州求学时,就曾听闻澄碧的大名;60年代初,我调回家乡工作后,更是经常在《常州日报》上拜读陈弼先生的大作。陈先生擅长写诗歌和散文,在常州知名度颇高。我到新加坡工作后,在回常州度假期间,亦曾跟陈先生见过面,建立了联系。我想陈弼先生是我约稿的不二人选。

1991年8月30日,我在信中请他写苏州费新我、上海郑逸梅的故事。1992年9月,李光耀访问中国,表达了中新合作共同建立工业园区的意向,于是我写信约请陈弼先生多写些苏州的故事。陈先生寄来文稿后,我就转交《联合早报》编辑部副刊组同事。我知道,我们报纸在处理外稿时,向来是认稿不认人,只要文稿合用,就会采用。

老报人毕竟是老报人,名不虚传,出手就是不同凡响。先请各位看下面这篇文章:

1994年11月30日《联合早报》副刊

《桥从门进·船从屋过——保留最完整的江南水乡周庄)》,栏名“神州名胜”。大字标题,主题富有文采,且寓诙谐,主副题虚实结合。文占大半版,配图片两帧,图片说明体现水乡美景与人物特色。“卷首语”概说周庄,提纲挈领。全文加插6个小标题,个个夺人眼球,将长文化短。

除上文外,陈弼先生写的苏州故事尚有(按发表时间排序):

1、江南最大道馆——玄妙观(《联合早报》副刊,1993年3月30日);

2、苏州戏曲博物馆(同上,1993年11月5日);

3、别致的姑苏灯彩(同上,1994年2月12日);

4、姑苏名园的书条石(同上,1994年2月18日);

5、花轿的样式和掌故(同上,1994年2月26日);

6、姑苏得月楼名扬天下(同上,1994年4月19日);

7、动人传说·美好憧憬——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的金鸡湖(同上,1994年7月19日);

8、山有佳果·楼有雕花——苏州东山风景区胜迹众多风光秀丽(同上,1994年8月23日);

9、掌上盈舞的风华(介绍苏州制扇艺术)(1995年2月10日《联合早报》副刊);

10、道教音乐团(介绍苏州道教音乐)(同上,1995年3月30、31日);

除了写苏州,陈弼先生发表的名篇还有:

11、文坛寿星郑逸梅(《联合早报》副刊,1991年10月5日)文占报纸大半版版位,特大标题,配图2帧,副刊目录刊郑逸梅照片,姓名套红;

12、当代书怪:双笔正反挥毫(新加坡《新明日报》副刊》,1991年11月27日);

13、苏东坡南下对海南文化贡献大(《联合早报》副刊,1991年10月5日);

14、大海情深萦故园(介绍建设中的常州刘海粟美术馆)(同上,1992年8月1日);

15、刘海粟美术馆在江苏常州建成(同上,1994年12月19日);

16、珠落玉盘侃珍珠(同上,1995年3月20日);

17、益寿延年说灵芝(同上,1995年4月10日);

18、文艺公园的兰花——昆曲博物馆建成开放(同上,1995年4月29日)。

这些讲苏州、昆山和上海,尤其是苏州故事的文章,光大了《联合早报》副刊的门楣和版面。例如为写《文坛寿星郑逸梅》一文,作者专诚前往上海,“为了请教并采访他(郑老),特登门拜访”。作者说,那时郑老高龄97,在访谈中,“郑老的儿子汝德兄进来,我会意,即向郑老告辞”,这说明那时郑老已经闭门谢客,即使有特殊关系,接待也限定时间。这样的文稿,能让《联合早报》副刊独家首发,实属难得。

陈弼先生自上世纪50年代初就从事新闻工作,直至退休,是报业老行尊。当年,他收到样报都会仔细点评。他极度称赞《桥从门进·船从屋过》的编辑:“辛勤加工、精心编排”,小标题“构思巧妙”“十分夺人眼球”,充分显示了资深编辑(不署名)的高超水平与不凡功力。陈弼先生给《联合早报》副刊编辑的总评是:

该报副刊通常都具有这种独特、鲜明、引人入胜的编排风格,编辑们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令我由衷惊叹与赞佩!

中国的老报人陈弼先生给新加坡华文报写稿,堪称中新两国报界合作中的一段佳话。

往事如烟,旧事重提,信是有缘。因避疫新冠,去年春上,我回到家乡常州。今年7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陈弼先生得知我在常州,便主动联络我。我俩阔别多年,又恢复了联系。陈兄长我5岁,今年高龄90。他赠送我一本他的文集,书名《潮头逐浪》(北京团结出版社出版,1999年11月)。

陈弼著《潮头逐浪》

这本书27万字,分为4辑。第4辑取名“神州华彩”,收录文章20篇,篇名如上,都是当年在新加坡《联合早报》和《新明日报》副刊发表过的,时间跨度5年,从1991年10月5日至1995年4月29日。


陈弼先生 江苏武进人,1932年2月7日出生在武进马杭桥(现归属常州市武进区)。自1953年起,历任常州市文教局文化科副科长、《常州日报》主任编辑、副总编辑等职;曾任常州市新闻学会副会长、市作协副主席等职;现任中国世界华人作家艺术家协会理事、常州市苏东坡研究会名誉会长等职。著作、编纂合计26部。

2019年9月,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2021年6月,荣获中共中央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

陈弼先生


鸣谢本文撰写过程中,承蒙陈弼先生提供资料,并提出宝贵意见,谨此申谢。


END

审核 | 郭   熙

策划 | 刘   慧

文字 | 汪惠迪

图片 | 汪惠迪

编辑 | 李思敏



往期推荐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6)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5)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4)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3)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2)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1)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0)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9)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8)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7)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6)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5)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4)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3)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2)

汪惠迪:结缘新加坡华语(系列1)



扫码关注我们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