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只身在外的孩子,能照顾的好自己吗?

一土营地 2022-09-26

题图:美食说书人船长在一土学校给孩子们讲宋朝饮食文化




写在前面


所谓养育其实是一种为“分别”而做准备的教育,为人父母,尽可能的为他准备好一切,最终可以独自远行。近些年为了获得更好的教育,越来越多家庭选择让孩子小小年纪便独自生活在异国他乡,对于家人来说,他们就像天上的风筝,看得见、念得着,却照顾不到。 今天孩子吃得好吗?照顾好自己了吗?


你以为的国外留学生活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的国外留学生活


滑动查看更多图片



与上一代老留学生两手空空的走出国门相比,如今的小留学生大多并不为钱发愁,但初出国门面对的不仅仅是物价的差距,还有文化的差异。很多原本对日常生活的构想发生了颠覆,所有生活琐事都需要独自面对,这个过程让人既兴奋又害怕,不体会是感受不到其中的苦楚和欢乐是如何共存的。


小土身边的一些朋友为我们讲述了小留学生不敢告诉父母的一些心酸往事:


“在寄宿家庭的我每天只能以饼干充饥”

“初次走出国门我才十四岁,寄宿在一个有着三个孩子的传统英国家庭中,寄宿家庭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要求严格,对我也很多管束,每天几点起床几点使用卫生间都有严格的规定。有几次在规定外的时间使用了厕所被女主人很严肃的批评了,但当时的英文水平完全不能够与她争辩什么,也只能学会了谨小慎微。”

 

“这家人生活并不富裕,生活来源是男主人微薄的工资和我父母支付的寄宿费用,他们一家人吃的也是非常简单,每天的早餐就是一小碗冷牛奶泡麦片,孩子们的午餐盒里会放上一个只有两片面包和一片火腿的三明治,偶尔我不用去上学和女主人在家,她自己就吃一两片饼干,会给我多在饼干上抹上花生酱或者果酱,再倒上一杯果汁就算是午餐了。每天最丰富的就是晚餐,会有热食,但也只是每人一份,往往吃饱了过了一会儿就又饿了。”



这个朋友是在读初中的年纪出了国,要学着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这一家人其实从来都没有苛责与她,而文化差异让她不敢开口所要更多,只能极力的让自己尽快适应,又不敢跟家里太多抱怨让父母担心,所以当时临走时妈妈非要打包到行李里超大包装的手指饼干成了她每天充饥的唯一来源。



“每天饿的时候,我就拆开一包手指饼干,悄悄的在房间里吃几根,那个时候我就有点想家了。”


“害我饿肚子的原来是文化差异


“两个月后,我慢慢的熟悉了这一家人,也更敢开口说话了,通过聊天我发现其实之前感受到的很多委屈,其实只是文化和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比如对于英国人来说吃饭这件事并不是个特别重要的事情,尤其是早餐和午餐,在孩子的学校给午餐留的时间也非常短,他们甚至觉得轻食、少食是一种追求健康的时尚的生活方式,养出一个超重的孩子是家庭缺乏教养的表现。至于晚餐是一家人难得聚在一起交流感情的时间,吃什么并没有餐桌上的礼仪重要,这种仪式感是家庭文化的传递,比如我刚去的一个月男主人就一直在纠正我如果需要拿餐桌上够不到的东西,不要自己起身去拿,而是要先说出坐在这个东西附近的人的名字,请他帮我递过来,一定要说“Please”和“Thank you”,即使是家人之间也要这样。”



而事情发生改变是从一次陪女主人逛超市发生的

 

“有一次周末休息,女主人邀请我和她一起去超市为家里采购,我欣然同意,她问我有没有想吃的东西,原来在家时妈妈从未让我下厨,认识的蔬菜也很有限,在超市我发现了第一个难题:国内和国外的菜竟然长的不一样,认不出来想吃的食材是什么。”


在国内常吃的花菜,在国外长这个样子↓↓↓
国内的花菜国外的花菜


“当我终于看见了熟悉的土豆的时候,我突发奇想问她我可不可以为他们做一道我家里常吃的菜,她很兴奋的同意了,回到家帮我准备厨具,教给我煤气炉的使用方法,我使劲回忆家里炒土豆片的样子,即使切的乱七八糟,油放的不够多导致粘锅,最终不得不用水煮的方式做熟了土豆片,全家人还是很开心的分享了我做的‘Chinese food’,而且询问了我很多关于中国饮食文化的事情。这种感觉是很奇妙的,之前我作为一个外来者,总是有种被教育要了解他们的文化,适应他们的生活习惯的感觉,有了这次相互沟通交流之后,才发现原来他们也想知道我们的文化,了解我们的生活习惯。


之后我学会了主动跟寄宿家庭的成员沟通,早餐可以自己用微波炉把牛奶加热了再喝,午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简单的食物,再也没有委屈的在房间里吃手指饼干了。”



这位朋友后来在英国完成了研究生学习,提到这段经历给她带来后来的留学生活的最重要的启示就是:我们的文化和西方文化里最重要的区别就是我们重视“自谦”,需要多体谅别人尽量让自己融入一个集体,而他们的文化里更强调“自信”,每个人需要有自己的特点,有自己独特之处,才会受到尊重。

 

而这种文化自信的建立,不是一味的标榜自己所知道的东西有多么好,而是对他人文化的充分理解后,传达出自己文化中独特的一面,当然这也需要自身有更多的知识储备。




“出了国我变成了穷小子


国外留学生突破了文化壁垒,第二个难题就是:想吃的不会做,想买的没钱买。

 

小土的另外一个朋友在日本读大学,租住了房间独立生活,偶尔跟朋友出去聚餐,但日常吃饭还是得靠自己。家境还不错的他初到国外,每每买东西总是会下意识的乘以汇率换算成人民币,再想想父母给自己的生活费、已经交过的学费、各种生活支出、租房的费用、必要的社交费用、计划中的短途旅行,曾经在国内大手大脚的他也开始斤斤计较起来。

 


“我去超市只敢买快过期的大特价商品,我住的附近的超市,普通特价的商品会打上黄色标签,快过期的大特价商品会打上红色标签,刚到日本的前半年我几乎就没买过黄色标签的东西。算准了时间去超市抢购红色标签的特价商品。经常买的也就是那几样:吐司面包、土豆、萝卜、生菜,还有各式的冷冻速食食品,超市里虽然玲琅满目,但好像都跟我没什么关系。曾经在家里每餐都会有菜有肉有汤,现在也不敢多想,吃饱就好,味道都是其次了。



“打开社交圈,靠的竟然是手艺”



很多去了欧美留学的人都会感叹想融入当地人的生活圈子实在是太难了,这两年中国留学热,很多国外高校都有很多中国留学生的小群体,在这个小群体里的社交非常有限,对拓宽眼界、未来职业出路,甚至是语言学习都没有太多好处。小留学生们不是不知道需要更大的人际圈子,但是外国人的社交场合通常是各种party,想要在party中得到关注、快速融入也不是容易的一件事,这位朋友的经历或许有所参考。

 

“偶尔受邀去参加一些非华人的home party,他们都会自己携带食物或者饮料分享给参加party的其他人,这时候如果可以拿出有自己国家文化特色的美食,就能让大家有了开始聊天的话题,从食物说到文化,从差异聊到认同,这一招我百试不厌!

 

其实从能够做点东西吃让自己填饱肚子到我有了几道拿手好菜,大概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从追求味道的相似到色香味俱全,全靠自己去摸索,现在想想,当时连削土豆皮都不会的我,现在竟然可以做出看起来精致又好吃的食物,这大概就是生活教会我的人生必备技巧之一吧。”






留学生的生活并不是很多人以为的每日埋头苦读,实际上扛大米,扛水桶、修灯管、修下水道、甚至要能剪得了头发,这种充斥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生活才是留学生的真实生活




细数留学生必备的生活技能


  • 照顾好自己是最重要的,学会整理物品,打扫房间,修理技能,预防生病,这是对于自己生活最基本的要求。

  • 学会时间管理,划分学习、生活、社交、工作等时间板块,有效分配时间,才能让生活更充实。

  • 学会感受孤独,独在异乡难免会有孤单时刻,感受情绪的释放,和自己共处,更深刻的去了解自己。

  • 学会一门生存技能:例如如何健康且满足自己的胃。




留学生活想过好,先学会照顾自己的胃








留学生的生活必备技能最重要一项就是照顾好自己的胃,在疫情之下,大多数留学生每日三餐的选择变成了居家做饭。手艺好的能做几道拿手好菜,让自己一饱口福,没什么下厨经验的只能吃点速食,配菜竟然是老干妈。这个时候的你,看着朋友晒出来的可口食物,会不会有点后悔之前的生活中,竟然没有掌握做美食这门技能。



太多留学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国外文化的培养下,每个人都是独立且自信的个体,只有底气足了,才能有自信去和对方交流,才能了解他人的文化,输出我们的文化内容,而自信的基础是对于所展现内容是充分了解的。当我们用美食作为代表去和朋友交流时,你所收获的不仅仅是一道道美味的菜品,还有这背后蕴藏的文化。



▲简单又好操作的美味



船长的美食课


对已经有过留学经历或即将面对留学生活的孩子们,一土空间决定推出《未来二十年的三餐应急手册》美食线上课程为了能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留学生活,帮助孩子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还能习得美食背后的文化底蕴。

 

课程主讲老师船长是一土的家长也是米其林大厨,也是一个特别好的美食说书人,科班餐饮出身,曾经游学于法国,瑞士和英国的餐饮名校,回国后,有开办过十几家餐厅和一个移动餐饮服务公司。


 

在他的美食课上,孩子们经常被船长讲的故事深深吸引,拿起西红柿,船长就会联想到,大航海时代南美丛林,英国贵族的探险风潮后发现西红柿,西红柿在美国新殖民时代大面积种植,荷兰东印度公司占据马六甲海峡垄断船运贸易,西红柿在明朝晚期,通过荷兰人进入中国;拿起一根黄瓜就会联系到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丝绸之路”带回的舶来品;拿起个日常用的炒锅,就会联系到明朝晚期炒制技法的发明和八大菜系的逐渐形成。我们日常生活中,身边手边的器物,食材及各种饮食的习惯都有着历史渊源,如活化石般的反射着人类文明和历史。这就是美食博物学的起源,很有趣。


▲船长的美食博物学

 

“之前,我真没想过用直播课的形式来教课,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开始。一个新的教学方式到来了,我就积极做好准备,抄家伙伺侯着。别耽误了这个时代的产物。”船长如是说。


所以在我们的线上课程里,船长会以:讲故事、学技能、存美学、懂礼仪为课程主线,带着孩子们一起做一起走进美食的世界。


 

课程分成两个模块,《食味中国》和《打开世界美食》,适合8-18岁孩子参与,可以单独报名也可以两期连报,组团和连报课程将享优惠,详情请扫码进入一土空间咨询群,回复1会有工作人员与您联系。


▲扫码入群回复1


咨询请扫码入群回复1,将有工作人员与您联系,如果您已有一土空间客服好友可直接联系。



课程信息





《食味中国》

《打开世界美食》





每期6节课



60分钟/节



1350元/期

两期课程连报享100元减免优惠

团报2人起,每人可享50元优惠



《食味中国》

每周六中午11:00-12:00

下午16:30-17:30


《打开世界美食》

每周五晚16:30-17:30






8岁—18岁




《食味中国》——随身携带的中餐厅


第一节:让剩饭成为美味和船长一起来学习用冰箱里剩下不多的食材,快速制作一碗热气腾腾的人间美味炒饭。
本节课菜单:豆腐豆苗汤+经典黄金炒饭

             

 

第二节:煮碗面给你吃啊!

煮碗面给你吃啊!这是TVB港剧里常出现的台词。这节课,就和船长一起来学习如何做最美味的汤面,学习用三口锅的制面方法。


本节课菜单:张大千的牛肉面+研制白萝卜


             

 

第三节:一家人的火锅店简单、丰富、聚人气,热气腾腾的围炉,特别有中国人的情和味。
本节课菜单:西红柿火锅+滑牛肉+船长秘制蘸料        


第四节:来自上海的拌面套餐

香密腻口的葱香拌面再配上一碗蒸的鲜黄漂亮的鸡蛋羹


本节课菜单:虾仁蒸蛋+上海葱油拌面 

        

 

第五节:一个春の饼

在当小留学生的年月,花十来分钟炒个合菜,摊个鸡蛋,拿醋和大葱拌个大酱,拿新出锅的烙饼卷一切。咬上一口,那一刻,就是回到家了。


本节课菜单:炒合菜+摊软鸡蛋+烙春饼+生葱醋拌酱

        

 

第六节:船长心中最好的早餐

豆腐脑+油条的组合不仅仅是可以吃饱and吃好,它还可以是有温度的情感寄托。


本节课菜单:水炸馒头片+ 老北京的豆腐脑 +辣椒油泼酱豆腐

             

 

《打开世界美食》——随身携带的西餐厅


第一节:司机三明治真的很棒

船长早间时光的最爱,当沾着鸡蛋液的黄油面包入口,此时,胜过人间无数。


本节课菜单:健康什锦沙拉配柠檬汁+俱乐部黄油烤鸡肉三明治

       

 

第二节:意大利也有拉条子

和船长学习制作意大利的传统面食,和地中海传统的沙拉制作,并且一起体会意大利简单美食背后的美点。

 

本节课菜单:地中海金枪鱼沙拉+意大利奶油熏肉面

              

第三节:牛排,牛!

船长给同学们介绍正宗法国牛排店的牛排制作方法和法国的食品美学。同时分享正统的法国餐厅就餐知识和餐桌修养。


本节课菜单:法国煎牛排配红酒蘑菇汁+烤椒盐小土豆

             

 

第四节:俄罗斯老大妈的社会主义理想竟然是天天吃土豆烧牛肉

船长有一手中东炖菜和烤肉的厉害功夫,靠一手红酒炖牛肋,吃哭过朋友。真的很想和大家分享这些炖菜的味道。好东西,我们一起试试。


本节课菜单:经典奶油蘑菇浓汤+土豆烧牛肉

              

 

第五节:认真的,这是世间最好吃的早餐

homemade steak & eggs 颜色漂亮的沙拉,新鲜的煎蛋,来两条煎香肠和熏肉,再配上杯清凉的百分百果汁。

 

本节课菜单:粗盐培根煎牛排+小丑太阳煎蛋+法香蒜香面包+牛油果沙拉

 

       

第六节:最爱加州烧烤日

今天和船长来学习户外烧烤的看家本领,别以为烤肉就是把肉往火上一放,翻翻面再撒点调味料,就完事了,其实里面学问和技巧还真不少呢。


本节课菜单:美式牛肉串烧+照烧鸡肉串烧+咸黄油烤玉米

       





报名方式



↑识别上图进入课程购买链接↑

↓咨询更多课程相关信息识别下图↓
▲扫码入群回复1

咨询请扫码入群回复1,将有工作人员与您联系,如果您已有一土空间客服好友可直接联系。



 

 推荐阅读 





船长在线教学——抗疫亲子美食课

美食博物课之当家里有米时,我们能做......?

2020春季课程|“船长”的《美食应急手册》

冬令营丨美食博物课:让孩子爱上为家人做饭!

米其林大厨给孩子们开的美食博物课

一土学校最受欢迎的美育课,全网开放

100天陪伴你的家庭

不讲套路的数学思维课


部分素材来源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