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正经说

其他

跟着故事学古诗: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怎能有三千丈白发?

翻译:满头的白发长到了三千丈,因为我的忧愁像它这么长。不知道在明亮的镜子之中,从哪里得来这满头的秋霜。
2020年9月1日
其他

生“锈”的手

(田间地头小课堂)拔草大概是每个在农村生长的孩子都做过的事,我就不例外。农村每家每户都有自己的田地,地里生产的粮食作为一家子人一年的口粮,如果有剩余,还会卖掉作为家里的一部分开销。我小时候最害怕的就是被妈妈喊着上地里拔草!小时候,我们的地里种过花生,那个时候的科技并不发达,所以花生地里一旦长草了纯粹靠人工拔草,大概是我一二年级的样子,有一次和妈妈一起去地里拔草,刚开始还是兴奋的,可是拔不了多大一会儿,便开始找各种理由离开那块花生地。“妈妈,我渴了,想喝点水。”这是一种理由!“妈妈,我想上个厕所。”这又是一种理由!“妈妈,我们为什么要把草拔掉啊?”这还是一种不想拔草时发问的理由。“妈妈,我们还有多大会儿可以回家?”这是用试探的口吻告诉妈妈自己实在不想在地里待着了。虽然用尽各种方法,但是还是没有办法说服妈妈回家,然后自己就开始在田地里玩耍,反正就是不想弯着腰拔草,过了一些时候,又问妈妈:“妈妈,咱们为什么不种一些很高的粮食呢?那样子草不就长不过粮食了,也不用拔了。”妈妈笑了一笑:“你的理由真多,有一句话叫做懒驴上磨屎尿多,你懂吗?”当时不太明白这句话完全的道理,只大概明白或许是说自己懒吧。可是我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妈妈,为什么没有除草的药呢?打药不是更快吗?”事实证明,后来真的有各种各样的除草药上市了,确实省事了很多。这仅仅是一次拔草的经过,其实小时候在家里劳动不仅仅只是拔草,割麦子、割稻子、收玉米等等都做过,现在回想起来小时候所发生的的一件件和劳动有关的事情,其实也还蛮有意思的,并且在劳动过程中我懂得了坚持、我懂得了毅力、我懂得了不容易,这大概也是我能够坚持上学的原因吧,只因为不想每天待在地里拔草,就是这么简单。说到劳动真的是孩子们必须要学会的,虽然现在城里的孩子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去每天面对拔草,但是劳动中学到的一些知识是书本上学不到的。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一亩田,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亲身感受一下劳动的苦和劳动的魅力,有些时候苦中才能体会更多的甜,这大概也是劳动的魅力。今年雨水较多,班级一亩田里的草已经开始疯长,完全抢了农作物的风头,组织孩子们去进行了拯救农作物活动,孩子们刚开始和我小时候一样,很兴奋,一个比一个拔草有劲头,可是也就是片刻时间,只见孩子们的额头上汗珠滴了下来,当即就有同学说:“这就是汗滴禾下土吧。”所以,有时候课本中的知识只凭想象很难感受。孩子们的背后已经被汗水浸湿,直呼“太热”,我给他们说了一句诗歌“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他们立马就能明白啥意思,这大概也是劳动的魅力吧。(开心生长的花生)生“锈”的手在拔草过程中,因为没有戴手套,草上的小刺把手划得微微作疼,并且草上的绿色印在手指上,我以为是泥土粘在了手上,结束后洗过手才发现其实并不是,而是一道一道的划痕,看起来就像生锈一般,孩子们和家长的手上大概也因为拔草而生锈了吧,看看拔过草后的田地,内心是满满的成就感。一双生锈的手创造了一块纯洁的田地,这大概还是劳动的魅力。手生锈了,田地干净了,虽然流下了汗水,但是浇灌了农作物;手生锈了,农作物轻松了,虽然留下了一道道划痕,但是看到了丰收的希望;手生“锈”了,精神富足了,虽然拖着疲惫的身体,但是劳动中看到了坚持的毅力!
2020年8月5日
其他

《葛覃》:回娘家原来这么激动

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2020年6月17日
其他

请学会“回位”

现在的家长真的是很累,为了孩子真的是倾尽一生的精力,恨不得把整个生命都给孩子,但是孩子已经很优秀的表现还是不能满足自己的内心,因为自己的内心住着一个别人家的孩子。究其原因现在的家长是站在成年人的位置上要求孩子、用成年人的思维束缚孩子、以成年人的标准折磨孩子。虽然如此,但我们往往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真的是气死我了!”如何能够轻松应对孩子,并且不单是父母轻松,孩子也会轻松,请您回到应该有的位置上来处理事情!回到自己的童年位置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的欢乐与痛苦相信都会砸心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并且童年所遭受过的痛苦很有可能会在孩子身上重现,当然童年时的幸福经历也会让孩子深刻感受!故事:我想看看鸡到底会不会游泳!在我二年级的时候,有一件事情我到现在记忆犹新。因为家住农村,九十年代的农村还相对来说比较落后,所以每年过年的鸡肉都是自己养殖的,因为多数人都舍不得掏钱去买别人的鸡肉。我的家里也不例外。每年开春时节,大街上就会有卖鸡仔儿的人出现,妈妈买了十几只鸡仔儿就是为了养大以后作为过年时的鸡肉。有一次突发奇想,从学校放学回到家里,和几个小伙伴在玩的时候,看到院子里跑的还未长成的小鸡,就问小伙伴:“书上说小鸡不会游泳,你们信吗?”他们几个都不信,我说:“要不咱们试一试吧,这不是有小鸡吗!”很显然他们同意了,我们几个每人拿了两只,走到村边的池塘边,一起把小鸡扔到了池塘里,记过看着那些小鸡拼命地扑棱着翅膀,仿佛真的是要被淹死一样,但最终还是艰难地到岸边了,可是上了岸后,一只只小鸡都蔫儿了,赶紧拿到家里放在院子里,都好像是感冒了一样,无精打采的。妈妈回到家里以后,看到落汤鸡一样的小鸡,就问事情的经过,我也很认真地把事情前后讲了一遍,看出来妈妈还是很生气的,但是她并没有给我一顿揍,只说:“这些小鸡活不了了!”第二天,小鸡真的只剩下了两只,走路还是一晃一晃的。看到这种情景,我去上学的那一天都在想这件事,但是妈妈并没有吵我,但我能感觉到妈妈的心疼,毕竟是好几块钱买的。一直到现在,我会想到这件事的时候,总觉得妈妈是那么的伟大,她心里肯定是为了满足我的好奇并没有责备我,所以一直到现在,每次当学生有一些无关紧要的错误时,我就会想到这件事情,自己的童年时期的感受可以折射到学生的感受,有些错误并不一定是真正的错误,没有必要大发雷霆。所以也希望家长能够在发生一些事情的时候先回到自己的童年位置,以自己的童年想法去处理孩子的童年事情。回到家长的位置家长毕竟是家长而不是孩子,所以孩子的一些事情总该孩子自己去做,而家长只能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辅助人,不是取代孩子的人,包括孩子的想法不能取代、孩子的行为不能取代、孩子的思维不能取代。很多事情孩子是可以自己去解决的,比如拓展课的选择,孩子喜欢的才是真正的喜欢,并非家长喜欢的就是孩子喜欢的;再比如吃饭穿衣的安排,孩子的双手完全可以自理,家长喜欢的衣服孩子并不一定喜欢穿,特别是穿衣服这件事,总该交给孩子自己去完成的,吃饭更是如此;再比如学生对待一件事情的思考方式和成年人是不同的,我总是在两个小朋友闹矛盾的时候,会听到一句这样的话:“别和他玩了!”特别是对待自宠爱到溺爱的时候,但是一到学校孩子又玩到一块了,并且开开心心的。这就是孩子的思维与成年人的区别,成年人的脑海里已经有了仇恨和偏见,但是孩子的心里是纯真和友情。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乞求家长回到家长的位置上,做一个辅助型的家长,请不要用家长的心去做儿童的事,让孩子真正地成长为孩子才是最正确的路径!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请您区分开“家长”和“孩子”的含义,不要喧宾夺主,做家长就好好地做一个家长,不要“不务正业”地去做家长不该做的事,闹得孩子也跟着有点偏离轨道,更不要为了一点小错误就无限制地放大,给孩子下个“病危”的结论,家长能做的就是:请您回到自己正确的位置上,让孩子成为真正的孩子,而并非家长的孩子,更非别人眼中的“小大人”!
2018年10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