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三角,为什么越来越强?

决策杂志 2022-10-01
2022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8月16日起在上海举行。
这是2018年11月“长三角一体化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继在安徽芜湖、浙江湖州、江苏无锡之后,第4次召开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



梳理经济统计数据发现,沪苏浙皖一市三省年度地区生产总值合计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上升,由2019年的23.94%增至2021年的24.14%;


如今在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增长从核心城市向中心城市,再向外围城市渐进扩散,产业链条正有序实现梯度转移,创新资源分布趋向均衡,由此引发的城市格局之变,尤为引人关注。


GDP格局提档升级


2021年,长三角地区一市三省实现生产总值27.61万亿元,区域内41个城市雁阵而列。


“头雁”上海的经济总量迈上4万亿台阶(4.32万亿),人均超过17万元;财政平衡率达到92.2%,在31个省份中大幅领先。


“最强地级市”苏州GDP突破2万亿(2.27万亿),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在4万亿以上。加上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合肥、南通,长三角经济体量过万亿的城市共8个,占中国大陆“万亿城市”数量的三分之一。


其后,经济规模超过8000亿的城市有2个,在5000~8000亿的8个,3000~5000亿的8个,1000~3000亿的14个,不足千亿的1个。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聚焦“科创+产业+金融”深度融合,已成为推动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通观全域,2021年长三角城市GDP级差格局的一个显著变化,是在此前一年的短暂空白以后,8000亿至万亿区间出现了两个城市,江苏一南一北的常州(8808亿)、徐州(8117亿)同年达到“准万亿”——经验上,一个地区的经济总量突破8000亿后,有望在两三年内超万亿。


据两市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后五年常州的目标之一是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万亿,徐州要保持快于全省的发展态势,跻身万亿级城市行列。


此外,浙江温州(2021年7585亿)、绍兴(6795亿)、嘉兴(6355亿)今年也已提出“十四五”末或未来5年实现万亿级生产总值或GDP破万亿;江苏扬州(6696亿)提出5年后在确保8000亿的基础上向万亿迈进,入列“万亿俱乐部”。


雁阵另一端,皖南名城黄山市掩映在连绵的丘岳之间。黄山市常住人口133万,是长三角人口最少的设区市之一,“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也约束了工业的大规模展开,但其以文旅业等为代表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56.6%)在区域内仅次于上海和三省省会,2021年经济增长9.1%,总量达到957亿元。



苏浙皖三省各擅胜场


“分地域比较,2021年苏浙皖三省城市在总量、增量、增速上各擅胜场。”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新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孙敏山表示,江苏13个市全部是“全国经济百强市”,GDP大幅领先浙、皖城市,在三省共40个市的前十位中占6席、前二十位中占11席,均超过一半,为省内殿军的连云港、宿迁也分列第21、22位。


论GDP增量,浙江城市的表现引人注目。东方大港、工业强市宁波2021年GDP增长2186亿元,在40个市中仅次于经济体量是自己1.6倍的苏州。总量在40市中排第17位的金华,去年的增量排第15位。全面接轨上海的“桥头堡”嘉兴去年的GDP增量达到845亿,排位较其总量排位高出5个名次;该市陆域面积在浙江11个市中排倒数第二,但去年常住人口增加10.5万,占全省增量的1/7。


从经济增速看,2021年长三角有6个城市达到两位数,其中4个在安徽,且增长最快的前三位(芜湖、六安、池州)都在安徽;合肥的增速达到9.2%,在24个“万亿城市”中仅次于疫情后强势反弹的武汉,实现了高基数之上的高增长。

竞争是区域经济关系的基本面,有效的竞争增进区域合作。2018年以来,苏浙皖三省城市呈现前半区(GDP前20位)浙江追江苏、后半区(GDP后20位)安徽赶浙江的态势。


在前半区,浙江宁波超过江苏无锡,安徽合肥超过江苏南通,浙江绍兴连超江苏盐城、扬州,浙江嘉兴超过江苏泰州;杭州与苏州、温州与徐州、金华与泰州的差距也在缩小。


后半区,安徽宿州、亳州、六安分别实现对浙江的山区市衢州、丽水,以及海岛市舟山的赶超,其中亳州的位次上升5名。



经济辐射,增长扩散


“长三角的经济增长正表现出从核心城市向中心城市,再向外围城市渐进扩散的特征,表明产业正在区域内梯度转移,创新资源的分布渐趋均衡、合理。”孙敏山说,2018年到2021年,除上海外14个核心城市的GDP合计在三省总量中的占比下降约1个百分点,除上海外26个中心城市的GDP合计占比提升0.7个百分点,历史上处于外围圈层的合肥、芜湖、金华等9市成为重要的增长点。


2019年首届长三角一体化创新成果展共享合作展区。 


这里的“核心城市”,是指1997年长三角城市协作办(委)主任联席会升格为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时的15个成员,包括上海以及江苏8市、浙江6市;“中心城市”指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22.5万平方公里中心区内的27个沪苏浙皖城市。


孙敏山说,从主要城市辐射圈看,上海辐射圈形成最久,周边设区市的GDP已在6000亿以上;南京、杭州、合肥辐射圈内的六安、宣城、湖州、滁州等市的经济增速均超过本省平均增速;芜湖、嘉兴、滁州等处于两个辐射圈内的城市增长尤为明显,如宁合间的“安徽第二城”芜湖左右“开”源,2021年11.6%的增速在长三角城市中居首位,今年上半年遭遇疫情扰动,但经济增速仍达到5.2%,在41个市中排名第二


长三角,为什么越来越强?答案就蕴涵在41个城市的争先进位中!


(文中GDP总量、增速等引自国家及各地历年统计公报,比例等依此计算)


新闻链接:长三角41市经济半年报出炉,谁“跑”得更快?


长三角41城亮出2021年“成绩单”,安徽三城领跑,“腰部”城市竞争有看点!


-- END --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纪海涛 / 审稿:王运宝
转载请注明来源


大家都在读
1、国务院重要决定!2、王东伟进京履新,任财政部副部长3、省委书记批示,安徽发出预警!4、市卫健委主任等5名领导干部被免职!市委书记发表电视讲话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