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纪实|上海外国语大学举办“弘扬安重根爱国精神 加强中韩关系”国际研讨会

2024年6月29日,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与韩国国民大学暨弘扬安重根义士精神中韩民间常设委员会合作举办了“弘扬安重根爱国精神 加强中韩关系”国际研讨会。会上双方学者围绕韩国义士安重根的爱国精神,对中韩关系和东北亚国际关系的历史和未来展望发表了学术观点。

115年前,韩国义士安重根在哈尔滨火车站刺杀了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从此翻开了东亚人民反抗日本侵略扩张的第一页。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以后,日本成为东亚乃至世界强国,霸占了中国台湾、辽东半岛后,日本政府又开始策划吞并朝鲜,1909年10月26日,甲午战争时的首相伊藤博文前往沙俄控制下的哈尔滨与沙俄要人见面,试图征得沙俄对日本吞并朝鲜的谅解时,被韩国义士安重根三枪毙命。

孙中山写诗称赞安重根“功盖三韩名万国”,章太炎称安重根是“亚洲第一义侠”。周恩来曾说过:中日甲午战争后,20世纪初,安重根在哈尔滨刺杀伊藤博文,从此中朝人民开始了抗日斗争。

与会学者认为,中韩两国有共同的传统文化和近代反抗强权政治的经历,两国同为东北亚重要国家,对地区和平与发展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两国是搬不走的近邻,也是分不开的伙伴,既要铭记历史,更要面向未来。学者的基本观点如下:应该弘扬安重根义士的爱国精神。安重根义士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向侵略扩张的帝国主义国家发出了坚决抵抗的强烈信号。应该继承安重根的和平主义思想。安重根义士不是所谓“恐怖主义分子”,他是刺杀甲午战争和吞并朝鲜的策划者,是为了东亚能够换来和平,他在狱中写下《东洋和平论》,主张中日韩合作,共创东亚和平未来。应该正视历史、面向未来。中韩两国都是儒家文化,有共同的历史传统,应该避免文明的政治化,克服意识形态上的分歧,增加人文交流,奠定友好合作的民意基础。应该避免地缘政治冲突,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中美大变局给东亚邻国带来战略选择的困境,东亚国家应该避免成为域外大国分而治之的棋子,增加战略互信,为人类贡献一个和平合作的亚洲模式。应该夯实经济合作的基础。经济合作是东亚国家合作的基础,中韩两国已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中日韩三国也正在谈判三国自由贸易协定,三国已经参加RCEP框架,三国的GDP加起来占世界总量的24%。中韩两国和日本应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为东亚未来做积极的贡献。
会议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廉德瑰教授主持,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研究员为本次研讨会致辞,中国前驻韩国特命全权大使邱国洪和韩国国民大学硕座教授(前文在寅内阁报勋部部长)黄基铁为大会做特别演讲。姜锋理事长呼吁东亚为人类贡献一个亚洲合作的模式,邱国洪大使提出改善中韩关系的三个关键因素:共同利益、民心向背和政治互信,黄基铁教授强调应该实现安重根义士的遗愿。

(图片从左至右,从上至下分别为上海外国语大学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廉德瑰、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研究员、中国前驻韩国特命全权大使邱国洪、韩国国民大学硕座教授黄基铁)
参加研讨会的韩方发言者还有金泰成(韩国国民大学特聘教授)、黃善翼(韩国国民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金基鎭(弘扬安重根义士精神中韩民间常设委员会理事)、金月培(韩国安重根纪念馆研究员)、金露水(弘扬安重根义士精神中韩民间常设委员会理事)、林成鉉(弘扬安重根义士精神中韩民间常设委员会理事)。中方发言者还有李开盛(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武心波(上海外国语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夏立平(同济大学教授)、苏浩(外交学院教授)、康月华(哈尔滨安重根纪念馆前馆长)、马利中(上海大学东延研究所所长、教授)、方秀玉(复旦大学教授)、宗立宁(上海理工大学讲师)。
排版 | 高涵若
审核 | 毛咏梅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