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美国撤军:站在十字路口的德国,亟需这场成人礼

李子熙 李子熙 2021-10-12


借问瘟君欲何往,

纸船明烛照天烧。


美国宣布从德国撤军一万两千人。

你也许觉得这没什么,不是还剩两万多人呢吗?

但这仅仅只是开始,它发出了一个信号,多米诺骨牌都是从第一张开始倒下。一旦开始,历史的车轮将按照自己的方式,沿着最小阻力线滚滚向前,不可阻挡。

德国到了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带领欧洲人民的「去美国化」长征,就从这里开始第一步。

今天,简单地聊聊德国。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说:对于欧洲,德国太大;对于世界,德国太小

一语道破德国人的地缘政治战略窘境。理解了基辛格的话,就能理解在德国发生的事情。


 

01

 


最近德国大事件:

1.德国联邦统计局公布了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季度,下降10.1%

看上去令人沮丧,但幸福往往是比较出来的。来看看美国的,下降32.9%,是不是就没那么焦虑了。

而且专家们说了,德国经济景气指数已经触底反弹,考虑到德国人一贯的稳,没有理由怀疑他们会率先在西方国家里复苏。

2.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扩大对北溪二号项目的制裁。

我已在昨天发布的《美国剑指欧洲地缘大动脉,德意志战车硬杠到底》分析过了。

对于德国来说,北溪二号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而且项目接近尾声,前面投入了那么多,是根本不可能停下来的。按照特朗普的尿性,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制裁是躲不掉了。但德国表示,会采取报复措施。

特朗普政府一边拉德国打中国,一边又打德国,这样的玩法,除了心理变态我想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

3.美国单方面宣布从德国撤军1.2万人,并将美国欧洲司令部从德国迁到比利时。

在军费分摊的问题上,美国和德国吵了好几年,特朗普也威胁了好几年,这次算是靴子落地。

至于事先不打招呼就将司令部迁走,与美国突然撤我领事馆的行为如出一辙,是美国牛仔式的泄愤,非常不礼貌。


02



德国与美国之间的矛盾,主要包括:北溪二号项目、伊核协议、中导条约、北约军费分摊、如何对待国际组织等。

北约军费分摊问题,起因是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抱怨军费分摊不公,呼吁北约成员国提高分摊比例。特朗普给出的方案是,各国的开支占国内生产总值不低于2%

对此,德国铁娘子默克尔明确回应:不接受

她表示,从现实角度测算,要到2031年,德国才能达到2%这个指标。

2031年!

贫道掐指一算,还有11年。

人生有几个11年,特朗普鼻子都气歪了,到处说德国的坏话,指责德国拖欠军费,还在贸易上占美国的便宜。

7月29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写道:

「德国每年花几十亿美元从俄罗斯进口能源,而美国却有责任保护德国免遭俄罗斯入侵,这是怎么回事?」

默克尔不甘示弱,对于美国单方面撤军的行为,她表示欧洲需要为自身安全承担更多责任。

原话是:「如果美国现在自愿决定放弃这一角色,我们将不得不就此好好进行思考。」

言外之意,道不同不相为谋,是考虑跟美国说拜拜的时候了。

这话说得有水平,有理有据有节,顶花带刺,体现了德国人的自信。

默克尔的表现,在我们这边的恨国党、公知们看来,那就是「德国版的慈禧老太后」。跟美国作对,不是自寻死路吗?

别急着给默克尔戴帽子,来看看美国撤军后德国民众的反应。

这件事情最吊诡的地方在于,特朗普是想以撤军惩罚德国,但德国全国上下却洋溢着喜送瘟神的节日气氛,就差放鞭炮了。

不久前,德国媒体做了一次民调,在德国人最讨厌的国家里面,美国喜提榜首的位置。德国民众巴不得美国军队赶紧撤走,彻底告别二战战败后被外国占领的历史。

不过也有几个德国北约问题专家,忧心忡忡,担心俄罗斯军队打过来德国挡不住。这个就呵呵了,要知道冷战期间,苏联最强的时候,都没有越柏林墙半步。

90年代初挥剑自宫的俄罗斯,至今半个身子还陷在泥里,中间还隔了不共戴天的波兰和乌克兰,说俄罗斯威胁德国国土安全,连三岁孩子都不信。

美国撤军对德国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国家主权的回归。

但回归的还不彻底。

如果有一天,美国把剩下的军队、部署的导弹也撤走,那么恭喜德意志人,终于扔掉了拐棍儿,解除了封印,从此独立行走于江湖。不再受制于人、仰承鼻息,告别「垂头仰饲居樊笼」的旧时代。

《文子·上德》:「怨人不如自怨,求诸人不如求之己。」

连三岁孩子都知道(还是刚才那个小孩,有点早熟),要自立,先断奶,要学走路,先习惯摔倒。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化成龙。

幼虎别家离群自立门户,方能傲啸山林,百兽震惶;雏鹰挣脱窠臼,奋力一飞,才可俯瞰天下,与星辰日月为伴。

我不是精德分子,德国与中国在很多方面也存在分歧,存在争议,未来双边关系也存在较大变数。

我只是就事论事,纵观德国历史,德国人有值得骄傲的资本。


03



19世纪上半叶,那时还没有德国,德意志地区是由二百多个邦国组成的封建制联盟,一片散沙,国弱民穷。

当时的邻居法国是另外一番景象,他们经过大革命的洗礼,已经进入现代民族国家阶段,人民组成公民社会,无论是国家治理能力,还是全国动员能力,都是封建制国家所无法比拟的。

在拿破仑时代,法国民间流行一句名言:「人人都打德意志人,只有懒汉才不打德意志人。」有点欺负人了。

中国人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德意志人说:天不生俾斯麦,万古如长夜。

正是「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横空出世,改变了德意志人的历史,他带领普鲁士王国的军队南征北战,像完成拼图一样,把一盘散沙的各个邦国整合在一起。

他又是一个高超的战略大师,玩转国际关系的魔术师,利用欧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合纵连横,远交近攻,最终确定了德国的大国地位。

国内迅速完成工业化,赶超英国,成为欧洲第一的工业国。

一战、二战期间,德国走了弯路。我们看到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急于突破旧的世界格局,却受困于有限的自然资源、狭小的国土纵深、恶劣的地缘环境。

为了破局,铤而走险、孤注一掷,赌上了国运,最终山河破碎,任人宰割。

但德国人勤劳、严谨、纪律性强的基因未死,就像一颗种子,只要土壤合适,阳光雨露充足,就会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变成参天大树。

战后的联邦德国,和东亚的日本一样,受益于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地缘政治需求,被深深嵌入到美国所构建的西方世界市场体系之中,承接了从美国转移出的非垄断性工业,大力发展钢铁、汽车、化工等制造业,逐渐成为欧洲经济的火车头。

「德国制造」,成为产品品质保障的代名词。

这里插一句,美国的产业空壳化、去工业化问题,由来已久,伴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欧洲和日本,是美国去工业化的第一站,然后是亚洲四小龙,直到90年代中期,才逐渐转移到中国。所以,特朗普说是中国人抢走了美国工人的工作,根本就是胡说八道。

进入上世纪70、80年代,美国的汽车业、钢铁业等传统工业千疮百孔,跟德国、日本根本没法竞争。美国人从那时起,开始对盟国频频举起贸易制裁的大棒。

 

04


 

到80年代,日本和联邦德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和第三的两大经济强国,威胁到了美国的老大地位。

1985年,美国为了制裁日本,逼迫日本签署了广场协议,此后日元大幅升值,再后来日本国内出现经济过热的现象,房价节节攀升,高歌猛进,最高时东京的地价,能买下整个美国。

但泡泡吹得越大,破得越厉害,到了90年代初泡沫破灭,日本经济遭受重创,从此一蹶不振。

其实当时,联邦德国也加入了这个广场协议,却稳扎稳打,经济越来越好,没有掉入日本式的陷阱。

德国人的「稳」发挥了重要作用。

日本为了应对本币升值带来的压力,防止通货紧缩,实行了激进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大幅调低利率,扩张财政支出,将经济泡沫越吹越大,最终不可收拾。

而德国在前期调低了国内利率,后来又逐渐提高了利率,在财政支出上也实行了与日本相反的紧缩政策,减少了财政赤字。其结果就是在德国没有出现日本式的泡沫,躲过一劫。

除了稳健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还有一件大事帮助了德国。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东德和西德实现了统一。

美国打压德国和日本的目的,就是为了阻止德国和日本的产品冲击美国市场,这会带来德日两国产能过剩的严重问题。

德国的统一,让西德过剩的资本和工业产能找到了新的市场,相当于让国内市场整整翻了一番。

加上华约组织的解体,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欧元区的成立,让德国在欧洲开辟了新的市场,承接了此前失去的美国市场,还扩大了规模。

相比而言,日本就没这么好的运气,国内投资和消费遇到了天花板。当时中国市场体量还小,不足以消化日本过剩的产能,而东亚自贸区的构想,谈到现在也谈不拢。

以前在欧洲,英国、法国还能跟德国拼一下,2009年欧债危机爆发后,德国和几个北欧小国凭借领先的科技水平、扎实的工业基础、稳健的财政政策,日子越过越红火,与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形成鲜明对比。

直到今天,遭遇了新冠疫情,才出现了经济下滑,但我们相信德国会很快复苏。

我曾经在化工行业工作过一段时间,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德国的产品和技术,确实体现了工匠精神,从德国进口来的设备和零部件,在工程师的眼里堪称艺术品。

当然了,那价格也是艺术品级别的。高额的工业附加值,支撑了他们的社会福利体系。


05



虽然我夸了半天德国,但回到开头基辛格的话,德国对于欧洲太大,所以欧洲舞台不足以支撑其野心;德国对于世界太小,所以处处受大国所掣肘。

像中国一样独立自主?

资源禀赋不允许。

像日本、澳大利亚一样做美国的腿子?

丢不起这个人。

这导致德国,又像百年前一样,来到了十字路口:未来何去何从

上一次选择了「我命由我不由天」,孤注一掷,上场梭哈,结果输得内裤都没了。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还是得学老前辈俾斯麦,独立外交,不卑不亢,既不让美国牵着鼻子走,又不能彻底得罪美国,要有底线思维,该坚持的一定要坚持住。

现在到了拼国运的关键时刻,不能有丝毫马虎。

略作分析。

1.稳住欧洲基本盘不能动摇,是德国的重中之重。欧洲的团结和稳定,是德国重新回到大国舞台中心位置的关键。

冷战前美国战略专家们常说,控制了欧洲就控制了世界,可见欧洲在美国心目中的地位,作为欧洲火车头的德国,其重要意义对于美国不言而喻。

2.渲染俄罗斯威胁论,遏制俄罗斯崛起,是美国势力继续留存欧洲、染指中东的重要策略。德国为了国计民生,跟俄罗斯做生意,是对美国对俄罗斯战略的解构,美国必然会横加干涉。

从长远来看,一个和平的欧洲才有利于欧洲各国的发展和稳定,德国人懂得这个道理。保持与俄罗斯的沟通和对话,彼此深入开展经济合作,互通有无,彻底摒除冷战思维,才会真的对欧洲有利,对德国有利。

3.由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引发了美国的焦虑。美国自奥巴马时期,将战略重心回到亚太地区,构建围堵中国的包围圈。

客观地说,这对德国来说是个战略机遇期。但如何把握好外交平衡,对于德国领导人来说,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别忘了,中国已经连续四年成为德国第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和德国之间的互补性远远大于竞争性。这在疫情阴霾未散、世界经济受挫的情况下,德国和中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拥抱彼此。

千万别学五眼联盟中的某些国家,把自己绑上美国那辆行将散架的破烂战车。

从事实上来看,德国与美国也确实在渐行渐远。

德国外交大臣马斯这样评价美国:曾经,美国带来的是希望。但是近30年,美国的故事陷入了困境。

美国的故事,失去了吸引力。昔日的灯塔,已黯淡无光。

德国人,正在适应,与逐渐衰落的美国,与蒸蒸日上的中国的相处之道。

这适应会有痛苦,但对于德意志人是个机会,找回自己的机会。若干年后,他们会感谢特朗普的这次撤军,那是属于他们的成人礼。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

德国人,终于再次站在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希望这一次,德国,这个为世界贡献过许多伟大思想的国家,马克思的故乡,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

写好自己的故事。


扫描二维码

关注李子熙


顺便读读下面的文章:
评论|从美国驻成都领事馆的关闭,想起了教员的话
假如特朗普败选,这个世界会变好吗
欢迎分享、点赞、在看,一键三连!让更多人知道真相!顺便留个言~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