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篾匠已渐远  竹编情犹深

孙祥虎 石庄大茶坊 2024年09月16日 06:01
“筛子淘箩修盘篮哇——筛子淘箩修盘篮哇——!”在如皋、通州、如东三县市交界的乡村大道上,经常会见到一辆机动三轮驶过,车上满载着大小筛子、四方竹篮、竹蒸屉、簸箕、淘箩、拐笿儿篮子、箩筐,车主是一位花甲开外的篾匠师傅,名叫宗友林,如东新店人。

当年仅有15岁的小宗,就背着刀包跟师傅走千家,学习竹编手艺。那时的庄户人家,土墙茅舍,院前屋后,沟坎河堤,几乎都有大小不一的竹园,蝉鸣狗吠中风吹翠竹,摇曳多姿,夏日里更是一方清凉。俗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在生产队挣工分的岁月,学个篾匠真好,吃人家潮的,拿人家干的,每天八角现钞,还不用肩挑脚蹬干苦力,劈竹削丝绕指柔,一件件精美实用的农家生活生产用具就能做出来,引得大姑娘小媳妇目不转睛……
昔日广袤的江海平原,大小乡镇都有竹行,也许是削耳扒的不能开竹行吧,那可是用的山区毛竹,制作的产品,诸如船篙、凉床、竹椅、扁担、蒸笼、粉筛、竹笆脚手片,当然也有粪桶耳子、连枷、锄柄、痒痒挠、竹筷之类的。而农家篾匠用的却是本乡本土出产的柄竹、应竹和四季竹,一根两年生的青竹,加工成品,则需经过砍、斫、锯、劈、削、刮、抽、拉、煮、烤、编、扎、插、盘、弯、压近二十道工序,高风亮节亭亭玉立的翠竹,一般可劈分为四层,有头青、二篾、三黄、四瓤,各有其用,可薄如蝉翼,亦可厚似藤皮,有道是:篾刀神剖千般竹,巧手揉编万种情。

宗友林师傅每到主家,少则三日,多则一周。匠心“守”艺,一床滑柔的凉席,就要蹲在地上专注编织两天才能收工。谁说竹篮打水一场空,宗师傅加工的睡匾放在河面上,躺进一个伢儿半天都不沉,不光细紧密实,还图案精美,花式多样。他编制的大小孔径的竹筛子,曾经供不应求,豆制品作坊,潮糕店,乡村厨师、生产鱼腐的厂家一订就是二三十只,就因为这些竹编器具天然、环保、零污染、无添加,能保证食品安全,群众放心呀。
然而,时过境迁,现代文明带来了人们生活理念和物质生产的巨大变化。城乡高楼鳞次栉比,过去村居随处可见的成片竹园已日渐稀少,宁可食无肉,无竹使人俗亦成昨日黄花,大量的塑料产品,不锈钢用具成为新宠。一把捞面的竹笊篱,如今在农家庄园都不多见了。传统的竹编器物核算成本划不来,一只直径1.2米的簸箕要花上两个多人工,售价200元还很难卖出,一把竹筛子也难百元出售,除去材料还要一整天工夫。收效甚微,而且后继乏人。农家子弟也多已大专毕业,谁还愿意学习这手工劳作,挣钱又少的老玩意儿呢?

宗友林师傅匠心独运,守着一份惆怅,因为岁月不饶人,又不能外出打工,就添置了机动三轮车,干起了怀旧乡韵的老本行,不同过往的是,他一是现在经常走乡串镇,沿途吆喝,定点服务,多驻足于村居小区,乡镇农贸市场和街道超市旁,零星编制出售竹编产品。二是修残补缺,满足中老年的传统需求,可定制,可预约上门,竹篮破旧了,可以补新篾,筛子沿口残缺了,可用黄色塑料带包扎,甚至红而发亮,带着汗水包浆的老竹席、盘篮也可修复如初。有时也加工一些诸如棒针、灯笼、鸡鸭鹅的笼子,鱼篓、簸箕、捕捉黄鳝的篾竹套子。三是回收包装塑带,加以再生利用,或是箩筐、车篓,总之变废为宝,也乐在其中。

如果你去农村民俗展览馆观光,去农耕文化园缅怀,或者欣赏影视作品中的乡韵乡愁,是否也能勾起一丝淡淡的思念呢?风雨前行的声声吆喝中,宗师傅还不忘调侃:外头漂亮的屋檐再多,再大,总不如自己手里有一把伞哈。诚哉斯言,且行且惜。请相信,在振兴乡村,申请非遗的政策下,老祖宗传承千年的竹编匠艺定会弘扬后世。

来源:西乡情韵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石庄大茶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