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岛主TALK | 中山大学教授张志安:钟情于新闻,终生教新闻

海珠区融媒体中心 广州海珠发布 2022-05-02


他一直致力于传媒研究,十年前,他来到海珠治学、工作、生活,随后接棒著名传媒人胡舒立成为国内新闻传播学院最年轻的院长,而为了能更纯粹地研究和实践新闻传播,2020年底他辞去行政职务。现在的他,作为一名老师、学者,抱着对新闻传播极大的热爱,投入到与此相关的教学、研究、实践中,玩转微博、视频号、抖音等新媒体,全平台拥有过百万粉丝。他还游走于新闻学界、业界、政府之间,精力旺盛,社交能力极强,被叫做“小超人”,他是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教授、国家高端智库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志安。本期《岛主TALK》一起去了解这位新闻传播界的“海珠大V”。





一身职业西装,搭配白色球鞋和双肩包、每分钟300字的语速、出口成章的气场……张志安每次的对外亮相总有种跳脱传统教师形象的活力感,还有和互联网十分吻合的快节奏,这样风风火火的风格也成为了他个人的一个特色标签。伴随着他在微博、视频号等各大社交平台的活跃发声,以及频繁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场合授课、演讲,甚至出现在广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参与重大应急事件处置,他的名字不仅在学界,更在大众层面被大家熟知。





70后的张志安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高中时到上海,后来考入复旦大学新闻系,并完成本科、硕士、博士学业。2006年时,留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做老师,2011年,加入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三年后,他成为国内新闻传播学院最年轻的院长,2020年底,他辞任院长,以更纯粹的身份参与到新闻传播的研究与实践。


快30年了,自己的学习、实践、研究,从来没有脱离开新闻业,与新闻结缘于中学时代。


“我在中学时代就对新闻感兴趣,就给报纸做通讯员、写稿子,到大学选专业的时候,第一、第二、第三专业全都是新闻系,然后读了新闻本科,硕士、博士又都是跟新闻研究有关,留下来做老师又持续研究新闻业,光是这个新闻业的年度报告已经做到了第9本、互联网治理报告做到了第8本;过去我研究深度报道、研究新闻生产,后来研究新闻从业者、新闻业态发展,今天研究平台和新闻业的整合。”


外界形容张志安是“三栖”学者,张志安将其定义为教师、学者、公共传播者三重角色。为此,他每天都在高负荷运转,但乐此不疲。



“第一是教师的角色,都要上课;第二个是学者的角色,要去做研究,带团队写书、写论文;第三个角色就是公共传播者的角色,这里面包括给政府企业传播知识、开展培训讲座,还有利用社交平台去进行知识的分析分享。这三个角色要平衡是不太容易的,但总体来讲,我觉得一直处于比较忙、但又很兴奋又充满激情的状态。”



归根结底是热爱,因为一个人只要对一件事情特别的热爱,你就会充满激情。



钟情于新闻,终生教新闻,张志安说,这其中也受到了中山大学治学理念影响。


“中山大学里孙中山先生讲人生要立志做大事,大事并不是说宏伟的大事,而是要认准一件事情,你特别热爱,从头到尾把它做成。我在新闻这个‘人生大事’上已经走了近30年,未来应该也永远离不开新闻业这个关键,我想这可能就是我自己人生学习工作的线索,也是我一生最大的热爱。”




在张志安看来,互联网时代,媒介生态变化有三个阶段,即过去是“生活中有媒介”,今天是“生活在媒介中”,明天是“生活即媒介”。带着对媒介、对新闻的极大兴趣,他业余时间经常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拥抱新事物。



一个新的平台出来的时候,我们自己作为实践者要敢于去拥抱它,当你意识到它有很大的能量,很大的用户,这个渠道不用你就落后了。



作为各大社交平台的创作者,张志安有一套超前的实践观念:“首先对新技术对新平台不要抱有恐惧,要主动地去尝试。这种我们把它叫做proactivity,就是积极主动性,对我们新时代传播者非常重要,这种能动性是主动拥抱,是具有预见性的。”




▶▶▶

2021年,张志安个人视频号发表了293个短视频,获得240万次观看,被视频号“评选为2021优质创作者”;而在微博上,他将自己定义为“同龄人中的另类”“2021微博年度劳模”,365天每天登录,290天里都在创;全年共发微博679条、阅读量4257万,发视频248条、总播放量477万次。



扎实的专业理论以及丰富的研学经验,让张志安能够快速的从传播实践中总结出成功的心得。就视频号来说,他认为除了了解平台的规律之外,最关键的是每一个视频内容要抓住“黄金15秒”:“你要让一个3-5分钟的视频有比较高的完播率,开头那部分非常重要,前15秒或者是30秒,要抓住重点阐释结果,所以整个视频的剪辑要主题集中、节奏明快、废话少说、观点明确。”



除了投入到新兴传播平台中去“冲浪”之外,张志安还作为专家智库的一份子,参与到城市公共应急事件的政务新闻传播研究中。


他分析道,新冠疫情以来,政府的政务传播已经逐渐从信息层面走向服务层面,与受众的双向互动,让中国故事讲述得更生动。


图为张志安参加广州市新冠肺炎疫情新闻发布会

“比如说我是海珠区的‘岛民’,疫情期间,就关注‘广州海珠发布’,自己切身感受,第一个是非常及时,一旦有新的情况,第一时间就能通过海珠发布获取;第二个是非常贴近,以我为例,我在中大北门附近住,就能够通过海珠发布快速了解周边最近距离的核酸检测点;第三个是,看到这几年在发布平台当中相关疫情信息通报,越来越注重信息的简化和视觉化的表达,所以这都反映了政务信息的公开、形式的创新。”


“无视频不传播、无平台不触达、无情感不共鸣”,张志安认为这是未来政务传播的三大趋势,在此基础上,他也给区域融媒发展开了一剂发展“配方”:



“区县融媒应该成为这个区故事讲述的集中地,信息连接器,同时还应该是服务的枢纽。把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感,润物细无声地传播出去,我觉得就是非常好的。”




说到海珠区如何打造好六大名片的品牌故事(海珠六大名片:广州塔、广交会、海珠湿地、琶洲数字岛、中山大学、十香园),张志安认为新时代的城市品牌宣传,不仅要有形式上的创新,还要有能够“破圈”的精神内核。


“比方说前段时间‘琶洲指数’的发布,通过数据指标同时把琶洲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跟全国的其他的数字开发区结合在一块做比较,我们取长补短,知道整个业态的发展,同时寻求适合海珠和琶洲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方向,在带动广州整个数字经济发展发挥龙头作用,这就非常好。”


也许是因为居住在海珠区,张志安聊起这里的种种都感觉很亲切。



我很幸运这10年居住在海珠区,工作也在海珠区。我住在中大北门附近,珠江江畔,校园绿地,有水有树,交通也十分方便,非常宜居,还有美食……


听张志安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地聊美食,你会觉得这个被称为多领域跨界的“多栖学者”,似乎还漏了美食界这一栖。事实上,在他众多的头衔中,居然还真有一项是广东省美食文化交流协会高级顾问。从他随口就能列出多个各色餐馆的推荐名单,显然并非浪得虚名。





没有用脚真正深入大街小巷,没有用舌尖真正品尝过,很难如此信手拈来。


张志安还总结了一条“私人订制”的海珠游玩路线:“一般我会带朋友以中大北门为原点,第一天先去广州塔、海珠湿地,第二天又从这里坐水上巴士到珠江对岸,逛沙面、沿江长堤,晚上带他们夜游珠江,感受琶醍酒吧街,最后到下渡路吃宵夜……很方便,品尝海珠特色餐馆也必不可少,像敦和的惠城鱼仔、滨江的惠食佳等餐馆都很推荐。游海珠,感受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新广州。”


日常张志安常常要往返于中山大学两个校区,途的海珠湿地,也成为他经常光顾的“海珠一景”。



“最开始到海珠,看到湿地的时候很吃惊,在中心城区这么有限的面积里有那么大一块国家级的湿地公园,但这恰恰反映了我们的生态文明,我们的科学发展观,我们愿意不断地建设城市的‘绿肺’。在建的广州文化馆,让湿地的公共服务功能进一步强化,文化价值跟生态价值同时释放,所以我觉得海珠湿地是海珠一张非常好的名片。”


江智毅/摄


张志安说,海珠的宜居生活、数字经济的前景,广州的开放、包容与活力,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这里都是他治学的福地,他热爱的城市。


G仔手记:

上天总会眷顾那些勤奋追梦的人,多少年来,张志安老师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新闻梦,从不懈怠,从未停歇。他说在刚结束的本科生《新闻采访与写作》学科最后一节课上,他用28年时间从高中到大学,对新闻业的兴趣和实践之旅来谈如何学做新闻、如何研究新闻业,课堂最后的结束语关键词,工作是:“热爱、专业、超越”,人生是:“体验、自由、创造”。正是这种执着信念、实现理想的热烈情感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让他不断攀登人生的新高峰,推动学科探索、服务城市发展。



编辑 | 田心君、可可沙制图 | 吕婉莹摄制 | 于若曦、王若朴责编 | 吴美美、田心君投稿邮箱 | haizhujun@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