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海燕《絲綢之路新疆、敦煌等地區石窟寺佛教圖像研究》出版

中古史
2024-09-15

从孤立艺术语言释读历史与图形意义 ——《丝绸之路新疆、敦煌等地区石窟寺佛教图像研究》出版发行

兰州大学出版社 2024-03-07 09:12 甘肃


《丝绸之路新疆、敦煌等地区石窟寺佛教图像研究》

高海燕 著

ISBN 978-7-311-06583-6

106.00元

选题背景


     丝绸之路沿线的佛教图像集中分布在新疆龟兹地区和甘肃敦煌地区的石窟寺中,这两处均为佛教东传的关键性中转站。加之丝绸之路南道的新疆于阗(和田)地区,西域周边各地与河西地区、中原地区历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梳理这些图像,重点把握其演变脉络,可从另一个侧面看清“印度、中亚—西域各地—河西走廊—中原地区”佛教文化融合与交流的过程。
     对图像艺术的分析和阐释是艺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石窟寺佛教图像是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些图像资料的系统梳理和学术性研究,可从微观层面认识佛教及其信仰在中国演进变化的种种实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这一异域宗教交汇并行的状况,相关结论还可对我国尤其是丝绸之路沿线的一些佛教图像研究进行补充和完善。

关于本书


     本书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丝绸之路佛教图像演变及功能研究”结项成果。全书主要以丝绸之路沿线石窟寺的相关佛教图像遗存为研究对象,重点突出古代新疆龟兹地区和甘肃敦煌地区,也涉及佛教发源地印度,以及受丝绸之路佛教艺术影响的中原其他地区相关图像。通过对这些图像的全面整理、统计和分类,参照相关佛教经典和传世文献,进行横跨新疆、敦煌和中原其他地区的艺术史考证与功能学研究,勾勒出石窟寺佛教图像所反映的丝绸之路宗教文化交流模式与背景,以及4—7世纪初、9—11世纪佛教及其信仰在我国变迁的相关具体镜像,同时也充分考虑这些图像背后所隐含的地域文化因素影响。此外,针对相关图像的艺术风格、构图特点、发展演变及其功能旨趣进行了分析。


关于作者


      高海燕,女,1980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讲师,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 )博士。主要从事中古佛教史、佛教考古及艺术史研究。在《敦煌学辑刊》《敦煌研究》《考古与文物》《敦煌吐鲁番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舍身饲虎本生与睒子本生图像研究》。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甘川地区唐宋佛教石窟艺术走廊研究”。



出版价值


     本书是一部较为全面、系统、客观、深入解析佛教故事图像的专著,充分考虑中国文化的区域性和多样性问题,将图像资料和传世文献有机结合,寻求符合实际的新方法来展开研究,其中图像是研究有序进行的关键,文献是研究纵深度的保证,以此为契机充分解释了体现或隐藏在图像材料中的文化、史实与思想,系统构建了佛教图像新的研究方法,即将考古类型学、图像学和功能学相结合。    目前出版的有关丝绸之路佛教图像类图书,主要是针对某一地区的研究,或集中于一段历史时期,或偏重历史学、艺术学的某一方面。就跨区域、以图像学为主,辅以综合性学术研究而言,本书为第一本,适合本领域专业研究人员及对佛教艺术、石窟寺考古感兴趣的具有一定学术基础的大众读者参考阅读使用。



目录浏览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古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