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子恒丨我想中文决不会死

外研语文
2024-09-04

“新词语 新生活 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由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同济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联合开展。

经过广泛征集和初筛、复筛、终评的层层选拔,活动最终评选出了特等奖3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以及优秀奖20名。获奖名单已于近日公布。

此外,主办方还邀请到了资深语文教育专家对部分获奖作品进行点评,“外研语文”公众号将在近期陆续发布优秀作品及专家点评内容。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特等奖作品《我想中文决不会死》,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展示

我想中文决不会死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 胡子恒

指导老师:赵田

三皇五帝伊始,直至仓颉造字,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孕育生长出了一个伟大的文明——中华文明。伴随着历史的更迭,先后绽放出先秦诗歌、汉赋、唐诗等一朵朵文学的奇葩。

自互联网络的兴起,大量的信息如春潮般涌入我们认知的世界。霎时间,一系列与其相适应的网络用语便登上了流量之巅,频繁出现,更有甚者“一夜成名”,霸占了网民的眼与口。

或是缘于对“新”的恐惧,或是缘于对“猛”的畏惧,或是缘于对“繁”的厌烦,一些“有识之士”便以笔为枪,开始了自己理性情感的抒发,针对这些“新词”进行讨伐,为此长篇大论,引经据典,罗列出了条条项项或有或莫的,予“新词”以罪名。

他们大多认为,这些“新词”由于谐音、便捷等原因而过于低幼、浅薄,甚至于“低俗”。先不说有的论证多么不值得推敲,多么滑稽,多么危言耸听,单就出现的这些词语本身来讲,他们是否有过认真思考:为什么“新词”偏偏这个时候出现?为什么“新词”会被如此广泛使用?

任何新事物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必然原因。而新事物的出现自然是为了适应与匹配时代的需要。如此高速运转、信息膨胀的一个时代,难免会需要一些更为言简意丰、表现力强、使用便捷、易于理解接受的词句。

然而“新词”也不仅是这个时代的特殊产物。毕竟语言、文字绝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历史推进,时代发展,它是在不断地发展与变化的。因此,对于每一个时代,甚至每一个时刻来说,都有所谓的“新词”产生。而产生新词的方式也不尽相同。譬如就谐音来讲,唐人的诗句“道是无晴却有晴”里的“晴”与“情”;樊南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丝”与“思”。这样谐音双关的例子数不胜数。别于此的无非是载体不同,一个是抄录在书卷中的诗句,一个是出现在网络上的留言。但都是为了使用的便捷与形象、言简意丰,不过而已。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认为这样的语言就是文雅的,或者说是应当被推崇的。只是,这样的现象告诉我们:中文很好地适应了互联网这个新的环境,并且能够通过一些新的词汇、风格的出现而更好地为大家所用。仅此一点,便是中文蓬勃生命的显现。

何况而言,这类“新词”本就充当着沟通时最简单、最平凡的角色,故而极有别于书面用语,就如同文言和白话一般。并且“新词”对于口头语的渗透程度都是极低的,更不必说书面语了,因此又怎会在规范严格的书籍作品中被使用甚至长期阅读?又怎会厉害到影响书面语言的严肃性和规范性?我们对“新词”抱有保留态度,或是说不去阻止,绝不意味着我们放弃了书面语言文字的规范性。二者虽有所联系,但关联甚小,哪里能够相提并论,谈及干扰?

一些“新词”也不过是无经典之据的典故,通俗来讲,就是我们常说的“梗”。放眼而观,生活之中难不成全是“梗”?或是说我们的生活用语离开了“梗”便会梗阻不畅?非也。“是梗”“不是梗”不过都是冰山一角,为何要死死盯住,究其较真,进而全盘否定当今中文之伟盛,因噎废食?难不成会用了明火之后,便时刻怀念着茹毛饮血的生活?那岂不是成为了阻挡历史车轮滚动而自取灭亡的螳螂?

时过境迁,沧海桑田,历史滚滚的车轮是挡不得的。不光变化于语言,一切事物都在变化、革新,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造就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纵观整个社会的发展过程,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我们应当以理性的态度看待一切新生的事物,切莫偏激。

事物从孕育到诞生,从幼稚到成熟,都是人民使然。这个道理放在中文的发展中依旧适用。若不是人民创造并使用这些新词,发现了这些新词的诸多优点,那新词早早便会命不久矣,亡于彼时。

一个国家的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工具,一定是为人民服务的。如今某些字音、词义确实被错读或是被错误运用,但由于已被社会普遍接受乃至形成习惯,许多权威词典也会做出适当的调整。这便是正确的做法。因为语言文字的一切规范都应当由大部分社会成员所制定并接纳。易于民众便捷使用、交流才是语言文字的首要功能,也是语言文字变革的真理。

只要不违背了这点真理,任其发展,即使我们不约束,时代、人民也会修正它们,使之发展、淘汰或是永存。

我决然不会阻止也无法阻止中文的发展,我对之始终保有中立的态度——过于偏激的想法终是不会长久。能为人民所用,能利人民所为,便是中文最好的生命状态。

一些人总是愿作忧天的杞人,总是在害怕,殊不知害怕来源于“害怕”本身。他们担心他国的文化渗透、入侵本国文化。若是大势已就,无法抗拒;若是没有苗头,何须如此谨慎。何况以中文为代表的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极富包容力,兼容并蓄一直是中华文化闻名于世界的特点。中华文化就是在华夏大地上经交融互鉴而产生,在交流学习中逐渐趋于成熟,小到一个村落、地域,大到一个民族、国家。

中文的发展存亡,取决于我们自身对于本国文化的认同与自信。若是自己的东西都疑心重重、灰心丧气,那么如何立足,何谈永存?唯有对于本国文化认同肯定、充满自信,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以我为主,他为己用,洋为中用,以此来充实、丰富中文甚至中华文化。而后也丝毫不必时刻因所谓的“文化入侵”慌张或担忧。

中文是决不会死的!相反,只会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愈加丰盈、愈加成熟。任凭那些自暴自弃之流所言说。若是都如他们一般,连自己的文化、语言、文字都毫无自信可言的话,那中文也便行将就木了!

(文中部分文字略有修改)


专家点评

(按音序排列)

本文针对有人认为网络词语泛滥、“中文已死”的错误认识,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针锋相对,旗帜鲜明。文章具体分析了网络新词语产生的多方面原因,由语言文字的发展变化,注意到语言文字所具有的工具属性和约定俗成特点;又从中华文化包容性强、兼容并蓄的优良传统,坚信“中文决不会死”,只会随着时间沉淀愈加丰富成熟,在交流互鉴中必须以我为主,洋为中用。思考深入,材料丰富,论证有力,所得出的结论令人信服。

顾之川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委会原理事长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

文章围绕网络语言对中文表达的影响展开议论,辩证思考,说理透彻,文风自然流畅,是一篇上好的论说文。作者的辩证之论抓住三个维度:一是纵向的时代维度(时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我们应当以理性的态度看待一切新生的事物,切莫偏激”。二是主体的人民维度,“语言文字的一切规范都是应当由大部分社会成员所制定并接纳的。民众方便使用、易于交流才是语言文字首要功能,也是语言文字变革的真理”。三是横向的国家维度(空间),“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极富有包容力的”,“中文的发展存亡,取决于我们自身对于本国文化的认同与自信”。这样的三维论证体现了思考的广度和深度。

关于“晴”与“情”、“丝”与“思”,这种谐音双关,是否可以作当时的“新词”而论,值得商榷。完全否定网络用语的干扰,似乎也不合实际。

贺宏志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博士,研究员

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院长

曾任北京市学位办主任、北京市语委办主任

中文为什么决不会死呢?因为中文有强大的适应新环境能力,有强大的生长能力,“新词”不断涌现就是明证;更重要的是,使用中文的民族积极进取,富于创造精神,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就是明证。文章“概论”“新词”,视野开阔,颇有上下五千年、纵横八万里的磅礴气势。从词语落笔,用文化打底。有驳有立,先驳后立,态度鲜明,论述有力,读来有酣畅淋漓之感。

黄华伟

浙江省高中语文教研员

浙江省特级教师

这是一篇言简意赅的杂文,文章以极强的思辨性层层递进,正反相对,凸显作者对“新词”的态度——包容又当为人民服务并适应时代需要。同时作者着眼点是从词语到语言,态度是从如何对待“新词”到如何对待中文,观点鲜明,有理有据,论证有力。

文章的结构明晰,层层递进。杂文是讲究破立结合的,文章先树立批驳的靶子——列举现在对待“新词”全部否定不负责任的现象,接着据理力争,条分缕析,肯定了“新词”适时而生,以古证今,肯定“新词”对人民生活的意义;继而又联系到语言的发展与运用,表明对待语言应有的正确态度,不要杞人忧天,固步自封;最后谈到文化的认同与自信才是最关键的。这样完成了先破后立的论证,批评了片面极端的认识,也体现了作者客观全面地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贾玲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委会副理事长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陕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语文教师

《我想中文决不会死》是一篇为网络新词语立言、辩诬的文字。作者响应征文的主题,积极甚至是激动、激烈地为新的语言文化现象从时势使然、表现力强、不弃传统、群众创造等方面作论证。看得出来,作者是喜爱鲁迅杂文的。

然而,鲁迅先生的文风,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也是先生文化积淀的体现。青少年模仿,功力自然不逮,生涩稚拙而有画虎不成的感觉;另一方面,时代发展了,矛盾的性质已然不同,“匕首”“投枪”已不宜拿起就用。我以为,对学生而言,讨论这样的问题,还是以平实的态度,摆事实讲道理,比较好。

张世平

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规范标准普及与传播专委会理事长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原副司长、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原所长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修订主持人

“中文绝不会死”这个观点,源自作者对祖国语言文化的高度认同和对语言发展规律的科学认知。整个行文过程中,作者的视角宽广、思考深入,从新词的产生历史、发展衍变谈到书面语与口语表达的区别,从语言的进化规律谈到文化自信,抽丝剥茧,层层深入。可以说,认同并接纳新事物“网络语言”的存在,本身也是在推动着中文不断丰富进化的一个过程。任何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行为终将被时代洪流所淹没,任何一个词语、文体、流派、思想的诞生,势必会经历怀疑、审视、批判、锤炼的磨折,只有那些经历了风吹雨打、大浪淘沙,仍然有生命力传承下来的,才能慢慢积累沉淀成为文化的一部分,才能“随着时间的沉淀而愈加丰盈愈加成熟”。

张妍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委会学术委员

天津市教科院课程中心语文教研员

天津市中语会秘书长

天津市高考语文学科评价组长


本期编辑 | 简楚琳(实习) 严梦婷(实习)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

//  外研语文 //

FLTRPChinese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研语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