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奕含丨“云”深更知“乡梓”处

外研语文 外研语文
2024-09-04

“新词语 新生活 新时代”主题征文活动由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同济大学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联合开展。

经过广泛征集和初筛、复筛、终评的层层选拔,活动最终评选出了特等奖3名、一等奖5名、二等奖10名、三等奖15名以及优秀奖20名。获奖名单已于近日公布。

此外,主办方还邀请到了资深语文教育专家对部分获奖作品进行点评,“外研语文”公众号将在近期陆续发布优秀作品及专家点评内容。今天为大家展示的是特等奖作品《“云”深更知“乡梓”处》,一起来看看吧!


作品展示

“云”深更知“乡梓”处

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 林奕含

指导老师:赵桂凤

时代的车轮碾轧着社会的轨迹,顺时光瞬息万变的洪流高歌猛进。它留下的车辙化作风向标被我们拾起,以文字的形式被载入册中,凝集成我们今日所见的那一本厚重的词典。

一次次的修订,一次次的增补,为词典熏染上时代的气息。提及“云”一字,或许昔日我们的印象仅限于它作为蓝天的主角。古语道:“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对“云”的本义作出了形象的诠释。但在我们今日所阅的最新版词典中,它被赋予了全新的寓意,其中增补了“比喻通过计算机网络提供计算服务的方式”的义项,为时代掀开了“云”的新篇章。

在“云社会”中,“云服务”“云计算”等新词频频进入我们的视野。从计算机到AI,从应用到服务,从网络到生活,“云”将我们的生活数字化,并时时刻刻改变着社会面貌。智能通讯为我们架构起异地畅聊的平台,“千里眼”“顺风耳”不再只是神话传说;大数据为全世界提供了乌托邦式的虚拟空间,将每个人的生活紧紧连接;“物联网”赋予每一件物品灵魂,为我们洒下一片“云深处”的星辉幻梦。这是一个焕然一新的“云”时代。仅仅词典中所添的一项新释义,就已包容了如今社会万千气象。

诚如所见,“云”一字已俨然成为新时代的代言者,日新月异的科技是我们眼前的壮阔蓝海。然而,不少人对此提出担忧——时代被“刷新”后,传统该何去何从?面对铺天盖地的“云”讯息,这个时代是否会留下一片属于曾经传统情怀的净土?有朝一日我们是否会忘却了昔日的古色古香,难以拨“云”寻“日”?

对此,第四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已在暗中默默书写了属于它的答案。除去“移动支付”“秒杀”等一系列“云社会”词,更多夹杂乡土气息的新词也早已步入词典的桥梁,被捧送至我们的视野中。在新收录的诸多蕴含着传统文化特色的词语中,“乡梓”一词的意蕴尤为值得深究。

《冷眼观》第九回有云:“严办则伤乡梓之谊,不办则损清正之名。”“乡梓”一词出自此言。乡梓,从最原始的字面意思上看,它是指家乡的梓树。在千千万万羁旅他乡的游子心底,家乡的梓树早已成为那方寄托思乡切情的港湾。乡梓之地,父母之邦,水之源头,树之根本。故在古时,“乡梓”一词便已有“家乡”“同乡亲友”之意。时光荏苒,而今,我们沿用“乡梓”的释义,将其收录入词典,在古言与今词所隔的迢迢长河上搭起一座美好的“鹊桥”。

何时无乡梓?何处无乡梓?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日,拨开“云”雾,乡梓仍存于华夏大地每一位儿女的心中。每逢佳节,远在他乡的你是否会打开手机中的视频通话,与故乡亲友一叙“倍思亲”的酸楚?闲暇之余,在工作岗位的你是否会浏览本地新闻网站,关注家乡所发生的时事热点?平日生活,一时无暇顾家的你可曾点击各类外卖APP,为家中父母点上一份爱心美食?一条条云视频通话的背后,是我们渴望得以安放的乡梓情怀;一遍遍阅览实事的背后,是我们对生己养己之土地的挂怀;一份份外卖的背后,是我们对父母难以言说的牵挂。将“乡梓”一词捧送至我们视野的,不是光速发展的“云”科技,亦不是新版词典的白纸黑字,而是我们无数人举头所望的床前明月光。

“云”巅之上,是时势,“乡梓”之下,是时代。“云”的浅草或能没过时人前进的步履,却未成纷繁的乱花渐渐迷蒙我们的双眼。时代下的梓树在一片杏雨梨“云”中抽枝长叶,在每个人的心房愈长愈旺。“乡梓”正款款敲动时代音符,奏响新的华彩乐章。富阳90后女大学生何叶丹放弃城内优越就业环境,选择回报故土、自主创业,利用现代技术成全梦想与念乡情怀;黄骅村医刘常山30年倾注满腔热血编纂“乡梓功德谱”,一笔一划记录下故乡自清末至今涌现出的道德典范,歌咏乡土美德正气。“云”深中,我们从未忘却乡梓情怀,社会也从未摈弃乡梓情怀。

“云”是时代的“云”,而时代是“乡梓”的时代。“云”因时代而存,时代因悠悠中华千年古韵而存。若言云科技的日新月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那么人人已在心底深深扎根的“乡梓”情怀便是时代发展背后的中坚力量。新时代的洪涛必定不会屠尽传统文化的薪火,被“云”赋予新生命的古韵亦必定不会鞠为茂草。

词典字词的更替是时代发展的缩影。纵然“云”深,我们仍掌“乡梓”为灯,在漫漫长路中风雨兼程,探索属于新时代的新征程。如此,不忘本来,心向未来,方能领航时代。

(文中部分文字略有修改)


专家点评

(按音序排列)

本文以“云”和“乡梓”为切入点,突显语文工具书的出版价值。“云”由本义引申出新义项,因而派生出“云社会”“云服务”“云计算”等新词,见证着时代发展、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乡梓”则警醒追梦者不要忘记传统,不忘来时路,不忘本来,心向未来。不仅说明了语言文字与社会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也是《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守正创新的追求。视野开阔,立意高远,取材精当,而且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独特感悟。

顾之川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委会原理事长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

网络与现实,传统与现代,一“云”贯连,慧心独运。尤其是抓住“乡梓”一词,开拓出词语背后的文化意蕴、情感内涵,使文章内容饱满,意境悠远。时事、典故纷至沓来,既鲜活又厚重;起承转合,安排合理,针脚细致。语言典雅大气,流畅自然,功底不俗。

黄华伟

浙江省高中语文教研员

浙江省特级教师

作者眼光独具,妙于取舍,从最新修订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众多词语中顺手拈来“云”“乡梓”两个词,便生动表达了“词典字词的更替是时代发展的缩影”这一中心观点。“云”的义项新增,是对信息时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反映;“乡梓”旧词复归,是人们内心那种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乡土情怀的自然流露:一新一旧,都是对时代的映射。这篇文章语言晓畅,结构严谨,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汉字及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黄玉兵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中语文教研员

读完此文,让人眼前一亮,入题起笔不凡,“词典”是历史洪流的凝集。接下来先由“云”的全新寓意展开,再对蕴含传统文化特色的词语“乡梓”进行细致的分析,最后将“云”与“乡梓”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词语联系起来,“云”为现代科技代言,“乡梓”为传统人情本源,于今,两者相融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作者巧妙地勾连二者,形成一种出乎意料又倍觉合理的效果——“云”巅之上与“乡梓”之下,时代科技的进步没有削弱人情诗意,反而助力传统文化发展和应用,文化因科技而愈加深厚浓郁。

语言自然流畅富有深意,“云是时代的云,而时代是乡梓的时代”“纵然云深,我们仍掌乡梓为灯”,诗意与哲思相融,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贾玲

中国教育学会中学语文教学专委会副理事长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陕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语文教师

从“云深不知处”到“‘云’深更知‘乡梓’处”,文章构思巧妙、娓娓道来,行文引人入胜,着墨珠玑可赏,自然流畅地架接起“此云”与“彼云”、“不知”到“更知”,以及“云”与“乡梓”的关联,很好地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现代与未来的理性思考。说理蕴于字里行间,论道化于无形之中,浑然成章,体现了作者较强的写作功力。“新时代的洪涛必定不会屠尽传统文化的薪火,被‘云’赋予新生命的古韵亦必定不会鞠为茂草”,诚哉斯言!

李艳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语言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北京语言文字工作协会会长


本期编辑 | 简楚琳(实习) 严梦婷(实习)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

//  外研语文 //

FLTRPChinese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外研语文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