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七月 外研语文 2022-06-09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最近,这个梗在B站火了

起初,类似的梗出现在一些

“说了跟没说一样”的视频的评论区



接着一些B站“名场面”视频

被up主用这类梗进行二次创作

于是视频弹幕区就变成了这样

👇🏻👇🏻👇🏻


原视频出处:电视剧《康熙王朝》


原视频出处:电视剧《征服》


最终,“热心”网友们

在这个语言结构的基础上竞相模仿

创造出许多生动有趣的

表(fèi)达(huà)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不崩的

三句话,让男人听了我三句话

等我回过神来,我已经回过神来了

……


甚至连共青团中央

在微博上嘲讽“美式双标”时

画风也变成了这样

👇🏻👇🏻👇🏻



有人调侃

“这种废话,我能说一下午不重样”

所以这种废话的魅力究竟在哪

为何能引起如此巨大的反响

作为一个

正经的语文类公众号



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揭秘一下

这类表达的独特魅力

及隐藏在“废话”背后深刻的语言本质



01

信息结构


从功能的角度来看,语言是说话者通过符号的排列,传递一定的理性内容,并能让听话者接收、解读信息的一种工具因此,有意义的话语除了符合语法和逻辑外,往往要包含一定量的信息。

如果某段话平平无奇,内容多在听话者的意料之中,理解起来毫不费力,那么它的信息性就比较低;相反,如果某段话比较有深度,内容多在听话者的主观经验之外,需要开动脑筋、琢磨品味,那么它的信息性就比较高,相应地趣味性也就随之较强。



不过,无论是说话者和听话者,从语言本身来说,在交际中都会涉及一个句子的线性排列问题——如何把思维意识中的内容用线性的方式排列出来。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认知过程与语言表述过程具有一致性,即通常情况下,遵循由“已知信息”“未知信息”的顺序。


比如,两人初次见面时,一方在自我介绍时说:

“你好,我是一名学生。”

其中,“我”是隐含于情境中的、不言而喻的内容,是双方的已知信息;“学生”是听话者不知道的信息内容,因而属于未知信息。“我是一名学生”在信息结构上,就是一种最常规的表达。

另外,常规情况下,句末的未知信息中往往也蕴含着句子的“焦点”,即未知信息的核心内容。换句话说,一句话往往要听到最后,才能知道说话者要表达什么。


简言之,常规句子的内部信息结构是:

【已知信息+未知信息(焦点)】

所以,我们回过头来审视“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这个句子时就会发现,整句的信息结构是:

【已知信息+已知信息(焦点)】

“听君一席话”是句子整体表述的出发点,在信息推进的过程中,本应是整个句子表述内容的核心的“未知信息”部分,却离奇而又鬼使神差地拐回了出发点,使整个句子看起来没有一丁点儿新信息存在。

如此一来,废话便产生了……




02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

的独特性


那么,为何火的是这句话,而不是其他呢?

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形式与语义的高度配合。一般的废话,类似于脑筋急转弯,其信息的无效主要体现在语义上,有些情况下,还需要听话者具有一定的相关背景知识才能理解,在语言形式上体现得倒并不那么明显。

比如,“每过1分钟,你的生命就消耗了60秒”“如果你爱吃土豆的话,你也一定爱吃马铃薯”……1分钟等于60秒,土豆是马铃薯的通称,前后两者说法不同但概念相同。

再看“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从形式到内容,是那么得和谐统一,无懈可击,以一己之力,将废话提升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度,不得不令人赞叹!


第二,反预期的表达手法。反预期是一种语用表达手段,表示实际发生的情况与预期的情形相反。“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是历史中形成的、固定的谚语,用以夸赞说话者的知识水平之高。人们往往听到前半句后,自然而然地就已经预想到后半句一定是恭维与夸赞的话语。

但是,“如听一席话”横空出世,打破了传统的表达常规,使人的预期犹如坐过山车一般急转直下,产生了浓浓的幽默感与戏剧性。正是此种反差,造就了此类表达的张力。


第三,隐喻机制的作用。“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还有一个功能,即以前后两个“一席话”合为一个整体,用来隐喻“说话者说与听话者听”的整个过程,认为说话者的话对人毫无营养,只能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什么都剩不下。


通过这三方面的融合,一个形象、滑稽、新颖、富有表现力的表达就宣告完成了。在适当的情形下抛出,便会产生出人意料的幽默感。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这句话并不是废话,而是一句具有一定语用功能的巧妙表达。



03

文学中的“废话


其实,这种非常规的语言表达手法,古今中外的前辈们其实早就玩过了,并且相当地乐此不疲,甚至两千年前的孔老夫子,也有类似语录。

示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为政》

尘归尘,土归土。

——《圣经》

钱塘江上潮信来,今日方知我是我。

——《水浒传》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五灯会元》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秋夜》

可见,某些概念由于自身语义的独特性,在文学语境中进入这个形式后,便会产生更多的语境义。此外,文学的功能不在于传递交际信息,而在于借助某种意象表达主观的情感、态度、理想寄托等,这种情况下,就不能以语言交际的标准对其进行衡量。

因此,鲁迅先生“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表达之所以会引起争论,原因就在于从语言交际的视角审视文学作品,而从文学欣赏的角度看,这恰恰是一种隐喻的手法,一株枣树比作自己,另一种枣树比作与自己一样有着坚定革命理想的人。




归根结底,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判断某句话是不是废话,除了字面上传递的信息还应看它所在的语境是否赋予它更多的含意,如果没有的话,那它就是一句彻彻底底的大废话,比如下面这句:

当你看完这篇文章的时候

你已经看完这篇文章了



【参考文献】

[1]陆方喆,2014.反预期标记的性质、特征及分类[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6),53-59

[2]郑贵友,2002.汉语篇章语言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



-End-


文字编辑 | 刘智贤

排版设计 | 周悦(实习)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欢迎转发、分享、点赞~


外研语文

- 扫 码 关 注 我 们 -

FLTRP Chinese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