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冬梅 || 建设“最美图书馆”:学校图书馆的价值重塑与深度应用

胡冬梅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2024-09-02

导读

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学在十余年的实践中,通过重新确认图书馆的使命、规划图书馆的建设、审视图书馆的应用,将学校图书馆建设成为“最美基层图书馆”。一是明晰学校图书馆要为教育教学、学校文化建设和师生生命成长服务的价值使命;二是聚焦空间、馆藏、设备、馆员、义工、服务和推广七个要素,归纳出“七好”图书馆建设模型;三是通过“全阅读课程”的开发实施促进图书馆的深度应用,实现图书馆建设与教书育人的深度融合。

全文共6576字,阅读大约需要13分钟

 本刊从不收取任何审稿费、编辑费、版面费

《中小学管理》唯一投稿邮箱: 
zxxgl@zxxgl.com


图书馆是中小学校必须具备的功能场馆,但是当前在一些学校的“生存状态”却略显尴尬。一方面,中小学越来越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场地在扩大,藏书在增多;另一方面,学校图书馆的应用多浮于浅表,往往停留于借阅书籍和一些阅读活动的开展,馆藏利用率低,育人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中小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学校教育教学和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学校文化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载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推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平台,[1]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其功能在实践中为什么没有被深入发掘和深度应用?我们认为,若要重新发现图书馆的价值,就必须摒弃传统固有的思维与偏见,重新确认图书馆的使命、规划图书馆的建设、审视图书馆的应用。


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学自2010年创校以来,始终将图书馆建设与学校办学发展紧密结合,走出了一条与教书育人深度融合的图书馆建设之路。2015年,望湖小学图书馆被文化部(现为文化和旅游部)评为“最美基层图书馆”。以下笔者将从三个维度出发,简要阐述望湖小学基于“舒展教育”的图书馆建设路径。






图书馆使命的再确认:从藏书借书到服务教育



图书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早期的图书馆也叫藏书楼,其功能重在对古典文献的整理保护以及服务少数人群的阅读学习。到了近现代,图书馆的功能逐渐从藏书、借书、读书的单一功能拓展成更为广阔的信息交流、文化传承,且无论是公共图书馆还是学校图书馆,都强调其教育价值和服务功能。如果说服务人类发展、服务文明传承与创造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和天然使命,那么学校图书馆作为学校信息资源的高地,就要立足学校办学使命,充分发挥其智慧中心、成长中心、活动中心[2]的价值,服务于教育教学、学校文化建设和师生的生命成长。


1. 图书馆要为教育教学服务


2018年,教育部出台《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其中对中小学图书馆的教育使命有明确说明。就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而言,中小学图书馆承担着助力基础教育改革的使命;就学校发展而言,中小学图书馆兼具为中小学教育提供资源(内容)和平台阵地的使命;就学生成长而言,中小学图书馆需要利用综合化教育手段,发挥场域和资源优势,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以及信息素养和知识创造能力等。我们坚信图书馆是学校课程研发的支持中心,要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探索中发挥重要的资源与场域作用;坚信图书馆是各学科教学的支持中心,馆藏发展与活动设计必须紧贴教师的教学需求;坚信图书馆是阅读学习指导中心,需要通过科学布局物理环境、营造沉浸式学习共享空间、精心设计阅读培训活动等,帮助师生掌握图书馆利用技能,同时力求关照每位读者的阅读喜好与行为,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与指导。


2. 图书馆要为学校文化建设服务


图书馆是落实学校教育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少年的重要文化阵地,是传播学校办学思想理念、促进课程建设创新和体现学校文化内涵的重要载体,其建设水平也体现出学校文化建设的水准。望湖小学自建校起便积极探索学校文化创建之路,提出“让每个生命自由舒展”的办学理念,并通过开展“舒展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健康身心、尊重意识、创新精神与反思能力的人。在14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学校办学紧密结合。作为“舒展教育”的八大实践路径之一,学校始终把阅读育人作为重要策略,视推广“从阅读中学习”的理念为己任,围绕人、资源、时间、环境等全面发力,让图书馆不仅成为学校最重要的文化场所,而且成为展示“舒展教育”魅力的最佳代言。


3. 图书馆要为师生生命成长服务


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增长智慧的重要方式,图书馆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影响力感染着身处其间的生命个体,滋养着个体的灵魂,促进个体的生命成长。学校通过营造图书馆学习的阅读场域,整合内外资源,可以构建起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影响到学校和家庭中的每个个体。望湖小学“舒展教育”的核心是助力每个生命成长,“人人都是阅读者”“人人都是阅读推广者”“让阅读如空气般重要且自然”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全科阅读课程普及、创意阅读活动开展、书香人物案例选树等实践项目常态推进,在有声与无声处,教师丰盈了教育的羽翼,学生获得飞翔的力量,家长树立起家庭发展的希望。





图书馆建设的再规划:从“书本位”到“人本位”



图书馆为人还是为书,是区别传统图书馆与现代图书馆的重要标志。[3]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的建设一开始就要牢记这条基本原则与目标,即要根据教学和师生需要进行设计运行。望湖小学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历经十余年的实践探索,归纳出“七好”图书馆建设模型。该模型以服务教育、服务文化、服务成长为使命,以不断回应教与学的需求为宗旨,从图书馆的建设、管理、运营三个维度出发,聚焦“好空间、好馆藏、好设备、好馆员、好义工、好服务、好推广”七个要素提出具体建设标准,实现了图书馆从传统收藏型向以人为本的创造型的转变。


1.“好空间”:从单调呆板的书库到开放友好的学习中心


望湖小学遵循安全、便利、舒适、灵活的原则,通过空间设计、氛围营造、细节呈现,让师生爱上图书馆,爱上阅读。我们还非常重视对班级、办公室、连廊、门厅等泛在阅读空间的打造,由此营造综合性阅读场域。以功能区的设置为例,学校在中央图书馆内设有入口区、公告区、工作区、报刊区、推荐区、阅读区、教学区、藏书区等多个区域,每个功能区都具体规定面积要求与建设要点,在中央图书馆外还设置走廊读吧、班级书架、功能室书架、办公室书架,让学生在校园俯仰皆有书。


2.“好馆藏”:从单一匮乏的纸媒到多元丰富的全媒


望湖小学的基础馆藏按照标准配足配齐,特色馆藏推陈出新,纸质书、音像资料不断丰富,定期更新。馆藏发展充分考量并适应学校课程设置与学科需求,设有年级书架、学科书架、专题书架,同时尊重师生意愿精心选书;馆藏陈列也充分考虑读者需求和立场。以特色馆藏为例,学校特别设置“舒展教育”文集专架、学生作品专架、书香教师书架、作家签名书专架等,同时围绕学校每年开展的主题研习先后特设党史、合肥、包河、植物、博物馆等专题书架,以提供教育教学一线最需要的资源。专架中除了有精挑细选的纸质书,还有相关的实物、拟物以及视频音频等数字资源。


3.“好设备”:从架、桌、椅的传统三件套到便捷智能的软硬件


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发布的《学校图书馆指南(第二版)》指出,学校图书馆是专门的数字空间,提供覆盖印刷、多媒体和数字馆藏等多种媒介的高质量信息源,提供一系列用于知识创造、表达和分享的技术工具、软件和专门知识。这就要求学校图书馆以智慧图书馆建设为目标,培养师生的信息素养。根据《安徽省中小学智慧图书馆(室)建设指南》的配备目录,望湖小学配备了安全门、馆员工作站、自助借还设备、图书标签、云管理平台、数字资源、图书消毒设备、智能还书箱、智能查询设备、便携式阅读器、层架标签、大数据分析系统等设备,极大提高了服务水平,丰富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4.“好馆员”:从保管员到教师、教学伙伴、资讯专家、行政管理者


好馆员不再是以保管好书或简单做好借还服务为唯一职责,而是能为各学科教育教学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资讯服务,能为读者提供个性化的阅读解决方案,能制定实施以课程为基础的图书馆服务和活动,能积极应对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应承担的教育角色。望湖小学目前一校三区,共配备了一名图书馆主任、三名图书馆馆长,他们虽然都不是相关专业出身,但都接受过主管部门开展的岗前与提升培训。如2012年,图书馆主任与馆长以及当时部分学科种子教师参加了区教体局组织的为期一年半的学校图书馆教师培训,每年这样的专项培训无论时间长短,学校都会组织人员参加。2021年,学校还选派各学科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组织的第一、二期“书香校园建设与教师阅读素养项目”,持续的专业培训让图书馆工作更加专业。


5.“好义工”:从简单效力到志愿服务、协同共育


经过培训上岗的家长义工和学生义工参与学校图书馆管理并协助服务,不仅能够提升志愿服务意识,锻炼人际交往能力,还有助于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发挥图书馆在推动家校共育过程中的核心纽带功能。望湖小学每个校区大约有家长义工、学生义工各百名左右。为做好义工管理,图书馆每年新学期都会发布招募令,家长、学生加入义工组织后,图书馆会为其开展包括图书馆专业知识和阅读指导在内的岗前培训。之后,义工们按照约定时间到校参与服务,每月图书馆会及时反馈其服务时长;义工一旦退出组织,图书馆会为其统计服务总时长并颁发志愿者荣誉证书。


6.“好服务”:从单一负责图书借还到开展多元化的读者服务


图书馆的好服务体现在能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师生作息习惯以及不同读者需求,主动为师生提供便利、个性化的服务,服务范围既包含在学校图书馆场域内,也包含利用信息和通讯技术延伸至校内所有区域甚至家庭。如望湖小学为方便师生随时还书,在校内放置了不少还书箱;持有校内图书馆通行证的学生在开馆期间可随时出入图书馆。对于来馆借书的同学,图书馆还会“看人下单”,如会给小军事迷推荐最新相关书刊;对于阅读面较窄的学生进行友情提示——在可借阅的三本书中要有一本是自己喜欢的书,一本是相关联有延伸性的书,一本是差异较大有挑战的书。对于教师,图书馆更是秉承“上门服务”的理念,如图书馆主任与馆长们会主动了解学校年度研究主题,会参与学科组备课,会提前搜集整理好教师所需的多媒体资源,会主动与学科教师协作开展教学拓展活动,等等。


7.“好推广”:从校内到校外,从线下到线上线下,从无序到有序


图书馆的好推广主要考虑对象、层次和方式三个维度。其中,推广对象主要指学生、教师、家长和社区,推广层次可以从阅读活动、教学教研、书香家庭及馆际合作四个方面不断深入,推广方式可以围绕书目推荐、打造阅读空间、自媒体推广、馆员推广、馆际协助推广和阅读活动推广六个方面开展。望湖小学整理了适用于不同场景的创意阅读活动100例,每月会定期组织富有创意的阅读活动,如“我与图书比身高”“果书盲盒”“我在图书馆‘修文物’”等。学校同时开通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及时推出新书,展示阅读成效;成立校园模拟出版社,搭建采书、读书、编书、写书、出书一条龙实践体系。





图书馆应用的再审视:从活动到课程



要想真正发挥图书馆在课程改革、教研教学方面的特殊价值,达到深度应用的目标,就必须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阅读课程群,帮助每一位教师走出教室和教材,接纳更广阔的教育资源,拥抱更适应新课标的学习方式变革。望湖小学历经十余年的探索实践,构建了一套促进图书馆深度应用的“全阅读课程”。


1. 明晰指向全人发展的“全阅读课程”目标定位


望湖小学的“全阅读课程”是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中的具体探索,是集情景营造、全员协同、学科参与、时间覆盖、阅读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它体现出“全情景、全人员、全学科、全时间、全体验”的特点,力求实现“阅读内容多元、阅读方式多样、阅读过程真实、阅读评价客观”,目的是让教育过程中的所有相关人员参与进来,让阅读成为一种风向和氛围。“全阅读课程”作为打通学科壁垒的媒介,以及学生获取学习资源、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旨在让儿童知阅读、会阅读、善阅读、爱阅读,让阅读从单一走向多元,从个体走向合作,从学科本位走向全人发展。


2. 搭建包括四类课程的“全阅读课程”框架体系


“全阅读课程”遵循从“学习阅读”到“从阅读中学习”的基本逻辑,由图书馆课程、学科阅读课程、主题研习课程和自由阅读课程共四类课程构成,实现“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学习理解”的闭环。


其一,图书馆课程。作为支援性课程,图书馆课程依托学校教师领衔编写的《我的图书馆课》实施,主要围绕“图书馆素养”“阅读素养”和“信息素养”三个模块、七个主题设置内容,各年级学习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图书馆课程采取沉浸式教学方式,每班每周一节,学生在图书馆教师和语文教师带领下,在真实场景中学习图书馆利用的知识与技能,学习多元文本的阅读方法和多种阅读策略,学习探究式学习工具,培养获取、辨识和选择信息的能力,不断提升阅读素养和信息素养。以三年级为例,学生会在“图书馆素养”模块中学习“认识索书号、我会选书、认识版权页、使用图鉴、网络资源的检索与判别”等内容,在“阅读素养”模块中学习“报纸杂志、阅读科普书、六何法”等内容,在“信息素养”模块中学习“电子书”等内容。


其二,学科阅读课程。作为应用性课程,学科阅读课程是从学科角度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阅读与学科有关的读物,以促进对学科内容的理解与应用。实践中,我们将该课程分为学法指导课、同步阅读课和文化拓展课三类,同时在研发的阅读教学指导手册中为各学科教师提供了具体建议,上课地点与协作伙伴则由学科教师自主选择。以科学学科为例,许多学科核心概念难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几页内容或几节科学课就能理解,科学教师就精心挑选书籍带领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如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中的“斜面”“杠杆”“轮轴”等基本原理较抽象难以理解,科学教师便挑选了《揭秘机械》一书并请图书馆教师备齐书籍,在单元学习开启前对学生进行导读引入,再由学生课下自读。课上,科学教师再结合重难点知识同步推进阅读,有时还会邀请同组其他教师进班点拨指导。阅读完毕,科学教师会带领学生分组创作并分享总结。通过这种系统且有针对性的科学阅读,学生拓宽了学科视野,学会用科学语言去表达现象和结论,逐渐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其三,主题研习课程。作为探究性课程,主题研习课程旨在打通学科壁垒以及阅读与生活的界限,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在“问中学、读中学、做中学、省中学”,在此过程中发现、分析、解决问题,提升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该课程在每学年第二学期和寒暑假组织实施,一般由班主任牵头、多学科教师共同完成,研习历时短则一个月、长则一学期,各年级研习内容围绕学校大的研究主题进行细分。如2024年春季学期学校的研究主题是“文物”,各年级在项目组指导下迅速确定研习主题,一年级是“遇见博物馆”,二年级是“钱币文化”,三年级是“汉字文化”,四年级是“文房四宝”,五六年级是“青铜文化”。之后,图书馆教师会根据各年级的研究主题汇总相关纸质和网络资源,布置专区,并根据研习进程开展“世界知名博物馆图片展”“我是文物推介官”等相关活动。学校也会结合春季研学项目组织学生探访博物馆,实地观摩所研究的文物。六一儿童节时,学校将会按照惯例组织一场主题为“文物会说话”的大型创意市集,各年级会以望湖博物馆分馆的方式展示一学期的研习成果。


其四,自由阅读课程。自由阅读课程处于“全阅读课程”的核心位置,其作用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个人读书喜好,成为终身阅读者。该课程在实施中既相对独立,又与其他三类课程相互融合,阅读时间一般是每天校内15分钟,晚上在家30分钟。自由阅读书目均由学生在教师推荐的范围内自由选择。为了给学生推荐优质图书,学校图书馆会定期推出年级推荐书目、假期推荐书目、年度最受欢迎书目,并把这些推荐书目送到班级书架,每学期一回收。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形成自己的阅读策略,我们还精心设计了《我的悦读手册》,帮助学生记录阅读足迹,同时每年都开展“书香少年”“图书馆形象大使”等评选活动,不断营造自主阅读、快乐阅读的良好风气。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的通知[EB/OL].2018-05-31[2024-03-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jcys_jyzb/201806/t20180607_338712.html.

[2] 教育部 文化部 国家新闻广电出版总局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工作的意见[EB/OL].2015-05-20[2024-03-13].http//www.moe.gov.cn/srcsite/A06/jcys_jyzb/201505/t20150520_189496.html.

[3] 吴建中.转型与超越——无所不在的图书馆[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121.



(本文作者系安徽省合肥市望湖小学校长




4期文章回顾  



张东娇丨从学校图书馆说起

李镇西丨指向孩子心灵的教育迫在眉睫

谢   凡丨对话全国人大代表张大冬:让历史名校的教育“行走”彰显时代精神

王   烽丨夯实教育强国基点:基础教育需要七个关键突破

褚宏启丨让每个孩子有尊严地“活着”

李玉海丨我国中小学图书馆的发展现状、困境剖析及应对策略

陈   罡丨文化中心:学校图书馆的价值旨归



文章来源:

《中小学管理》2024年第4期 · 本刊视点

文章编辑:王淑清

微信编辑:黄子珂

微信设计:新媒体运营部



《中小学管理》订阅GO

在线购刊请点击↑↑↑

欢迎订阅 共同成长


为不“失联”,请“星标”我们:)如您没有“星标”本号,将很容易错过我们的日常推送。按左图快速“星标”本号,让我们保持联系,感谢关注!1.搜索关注“中小学管理杂志社”2.点击左图所示三个小点,选择“设为星标”




  

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

AMI扩展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连续十次入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18次居人大《中小学学校管理》年度全文转载量榜首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小学管理杂志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