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回归教育常识,回归教育本真——从“常识”开始的教育

李镇西 李政涛 守望新教育 2021-10-25


[置顶关注][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今日推送文章摘要——


李政涛《从“常识”开始的教育》:尽管常识具有时代、地域和个体的差异,但总是存在一些恒久不变的“常识”,教育常识之“常”,是一种“常道”和“常理”,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它都如星辰般安然悬置在寥廓的天际,需要我们去敬畏和仰望。

 

之所以倡导教育常识,是因为那些遍布世界的令人心痛的教育,几乎都与对常识的遗忘、对常识的违背和扭曲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


李镇西《回归教育常识,回归教育本真》:常识就存在我们的日常教育生活中,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上和我们的班级里。但是,越显而易见的道理,却越容易视而不见;或者即使见了也觉得“过时”“老一套”而抛在一边。于是,在我们追逐“新理念”“新模式”的时候,教育却失落了。

 

这篇文章了无新意,因为常识本身就没有“新意”,相反它往往朴素得让你看过就忘。但如果我们紧紧抓住这些朴素的常识,并在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体现出这些常识,那么真正的教育便回到我们的身边了。


关颖《家长需要家庭教育常识》:养育孩子未必有适合所有人的“说明书”,但家庭教育基础知识却是所有家长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家长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明了“家庭教育是什么”;懂得家庭教育的真谛,才能教育好孩子;学会学习的家长,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


《教育,没有秘密,都是常识》:从《爱的教育》、《夏山学校》到《罗恩的奇迹教育》,我们像发现宝矿的人那样不断地挖呀挖呀,试图发现教育的秘密。

 

可是当你看过足够多,经历过足够多,你就会发现,教育,没有秘密,都是常识。


一诺《中国的教育,需要回归常识》:为什么说好的教育体系其实很简单,因为无非是回归常识,或者说是“第一性原理”。


回归教育常识,回归教育本真

作者|李镇西

来源|守望新课程

 

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越来越多清醒的教育者呼吁,教育要回到原点,遵循常识。

 

所谓“常识”,我认为简单地说,就是人所共知的真理。百度上的解释是:“普通的知识,众所周知的知识,一般的知识,与生俱来、毋须特别学习的判断能力,或是众人皆知、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知识。”当然,认真推敲,这个解释也不绝对严密,因为任何“无须解释或加以论证的”可能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需要“解释或加以论证”甚至成为“非常识”。比如,过去“太阳围绕地球转”是常识,而现在“地球围绕太阳转”才是常识。但我这里说的“常识”,当然是指相对正确而且得到公认的真理性教育命题。

 

那么,教育有哪些常识呢?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这是老得不能再老的常识了,但往往被人遗忘。教育是师生双方心灵交融的过程,充满着浓浓的人情味。但现在许多人越来越把教育仅仅当做“技巧”的操作或“艺术”的施展。我们不是否认智慧和专业能力的重要性,但是,爱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没有了爱,“水平”再高,没用。

 

“只有爱,也没有教育。”


缺乏爱的教育是伪教育,但用爱取代一切,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师还要有职业精神,要有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要有渊博的学科素养和厚重的文化底蕴——一句话,要有不可替代的专业能力。虽然对学生的爱能够促使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但爱本身不是专业水平。对孩子的爱,教师超不过家长,但家长不一定都能搞好教育。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这话的意思就是做什么都得付出艰辛劳动,只有勤奋,才有成功。但我们现在不少教育者恰恰喜欢“发明”捷径。一些校长或专家时不时会宣称自己创立了什么“模式”或什么什么“几步法”之类的“科研成果”,从而“迅速提升了教学质量”,“创造了教育的奇迹”云云。对此我嗤之以鼻。方法无论多么科学,都需要刻苦精神。“梅花香自苦寒来”永远都不会过时。

 

“最好的教,就是让学生学会学;最好的学,就是让学生给别人讲。”


现在各种名目的自主学习课堂,被冠以这样名称那样名称,并都以改革创新的面目出现在媒体。但在我看来,其实这些都是常识的胜利。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到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小先生制”,再到八十年代上海育才中学段力佩校长的“茶馆式教学”,一直到今天山东杜郎口中学的“小组合作”……贯穿其中的都是对学生的尊重,只要学生动起来了,教学自然“高效”;否则无论表面上多么热闹,都是“搞笑”。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话的意思就是教育没有“万能钥匙”。任何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任何班级都是一个与众不同充满个性的集体,任何学校也都有属于自己的地域文化、社区环境、办学传统、生源特点,因而成为一个具有鲜明独特性的“精神共同体”。所以,无论一个人,还是一个班,或是一个学校,都不可能用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技巧、方法、模式去“搞定”。教育当然有着普遍的原则,但所有的“绝招”都具有“针对性”、“现场性”、“临时性”甚至“一次性”。

 

“任何一个孩子首先是其家庭的产物。”


我们常常不切实际地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夸大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其实,一个孩子能否成才,和其父母有直接的关联。最起码孩子的智力就取决于其父母的遗传基因,这点我们始终不愿意公开承认。我们不要总是认为“优生”都是教师教育出来的。以品行而言,孩子做人的高下,最重要的依然是取决于其父母的家庭教育。一个孩子举止粗俗,言行不一,满口脏话,不讲卫生,懈怠懒惰……不能说和学校一点关系都没有,但关系实在不太大,而和他家庭教养太糟糕有关。对这样的孩子,做教师的只能出于职业良知而尽量引导和教育。希望把所有的责任都担在肩上,企图单凭学校力量而彻底改变一个孩子,这就违背了常识。

 

“班级的魅力就是班主任的魅力。”


就课堂教学而言,一堂课的所有吸引力都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许多孩子因为喜欢某个老师而喜欢上了相应的学科,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同样的道理,一个孩子是否喜欢他的班级,主要还是取决于他是否喜欢班主任老师。因此,班主任要明白,让自己的班级充满魅力的主要途径,就是让自己富有魅力。有爱,平易,博学,多才,幽默,敏锐,点子多,有感染力,会讲故事,善于走进孩子的心……这些都是班主任让孩子佩服的魅力所在,也是班级的魅力所在。

 

“学生的成长不能仅仅分数,少年的生活应该丰富多彩。”


我想没有谁会反对这个常识。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学校的校园生活只剩下考试和分数。什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什么“以人为本”,什么“为了学生的一切”,什么“为了学生的未来”云云,大多是写在墙上的标语,而实际上音体美课被挤压,课外活动被取消,春游秋游更是以“安全”的名义禁止。教育所应有的浪漫、情趣、感动、开心统统让位于考试,因为“分数才是硬道理”。如此畸形的教育,只能造就孩子畸形的人生。到了高三,他自然而然地便接受了“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等雷人的励志口号。这样的教育多可怕!

 

“教育科研是做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


这本来是不言而喻的,可现在不得不作为常识来强调。因为在现在一些的校长和老师眼中,教育科研似乎就是写论文,所以谁写得多谁的教研科研就搞得好。一些学校搞教研科研实际上是这样的操作的:先找一个比较时尚的“课题”(比如最近就可以选“关于中国梦教育与学科教学互相渗透的实践研究”),然后写开题报告,再请教育专家来进行课题论证,一旦通过,便束之高阁,平时无人问津,也不会有人真搞研究的;两年或三年之后,待结题时间快到的时候,赶紧集中精力写结题报告,参研人员也抓时间时间写课题论文;最后再请来专家进行课题验收,一旦验收合格,万事大吉,把课题证书陈列于校史馆,将有关论文汇集成煌煌大作屹立于学校图书馆的书架上……这样的“科研”和学校发展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真正有效的科研必须是源于本校实际的“做”。这是常识。没有做只有写的科研,是不折不扣的假科研。

 

“名师名校无法速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渐渐习惯了这样的说法:“三年打造名校!”“五年培养名师!”……我不知道这“三年”“五年”的期限有什么科学依据,我知道名师名校无法速成,这是常识。很简单,名校也好名师也好,都是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结果,揠苗助长就违背了规律,而违背规律却偏要去做,而且还做得声势浩大,这就成了笑话。和这个笑话相关的还有一个笑话,就是名校和名师都可以由教育行政部门来任命!其实,名校名师之“名”就是“影响”,而“影响”或大或小都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而不应该由教育局教育厅来“认定”。所以我一直认为,所谓评选“名校”“名师”是很可笑的,因为这样做违背了常识。真正的名校名师都是有口皆碑的结果,请问当年的晓庄师范是否被授予过“名校”的荣誉称号?钱梦龙是否又当选过“国家级名师”?

 

……

 

教育常识还有很多,当然不止上面随便例举的这些。其实,常识就存在我们的日常教育生活中,存在于我们的课堂上和我们的班级里。但是,越显而易见的道理,却越容易视而不见;或者即使见了也觉得“过时”“老一套”而抛在一边。于是,在我们追逐“新理念”“新模式”的时候,教育却失落了。

 

这篇文章了无新意,因为常识本身就没有“新意”,相反它往往朴素得让你看过就忘。但如果我们紧紧抓住这些朴素的常识,并在每一天的教育生活中体现出这些常识,那么真正的教育便回到我们的身边了。

 

从“常识”开始的教育

作者|李政涛

来源|家庭教育

 

李政涛,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大学访问学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现任华东师大“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院院长。长年参与“新基础教育”与“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16年来,已在中小学听评课4600余节,著有《重建教师的精神宇宙》、《教育常识》等。

 

此书是写给天下所有教育者的。

 

在人类生活中,教育无所不在,教育者也随处可见。凡是试图促进他人的生长和发展、改变和提升的人,都是教育者。

 

为叙述方便和依循大众的语言习惯,不妨将“教育者”缩称为“教师”。有资格称为“教师”的人,不只是学校中以教书育人为业的人,也包括家长、各行各业的领导者、管理者和培训者,他们虽无教师之名,行的却是教师之实。

 

教师要做好教育之事,需要懂得教育的道理和知识。有无此道理和知识作为根底的教育,结果大为迥异。那么,哪些是教育者不能不知的有关教育的道理和知识,就成为一个需要明确的任务。本书就是为此而生的,是为“教师”而写的“教育常识”,这是我长久以来的心愿,也是我的尝试,现在,它近在咫尺。

 

所以确立这样的任务,与我的人生体验和职业经历有关。

 

作为在“文革”中出生的人,我虽然没有直接经历过“文革”的风暴,但过程中的体验以及随后对“文革”历史的持续关注,使我产生了一系列极大的困惑:

 

为什么会有如此荒谬绝伦的年代?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多的悲剧?为什么当时的人如此狂热、无知、愚昧?那些为数众多的具有良好理性思考能力、判断能力的学者与知识分子,为何也是如此?

 

这一切的根源是什么?

 

在我看来,就是社会弥漫着的对“常识”的无知和漠视,是对常识的尊重和敬畏的缺失。当年提出的很多观点和口号,制定的许多政策,包括教育政策,如“知识越多越反动”、“破四旧”、“停课闹革命”等都是极度缺乏常识的表现。那是一个无视常识、违背常识、批判常识的年代。失却常识让世界惶然失措,深受伤害。

 

沈从文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文学是对人性的治疗”、“文学不应成为政治的附庸”,以及新中国成立后钱谷融提出的“文学是人学”,无非是“文学常识”而已,但却成为被口诛笔伐的对象,没有常识的文学反而大行其道。那个时代罕见的思想家,如顾准等人提出的观点,其实并无原创意义上的新意,只不过回到了常识而已。正是这样的常识,才使顾准这样的知识分子在那个蔑视常识的年代显得弥足珍贵,成为天籁之音。“文革”之后的改革开放,放出和放回的不过是常识,只是努力让中国社会的发展重新回到常识的轨道而已。比如,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取代了阶级斗争;恢复高考,提升知识分子的地位;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无一不是对常识的回归和尊重。

 

“历经多年的动荡,今日我的灵魂,是教育的灵魂。”这句话有三个含义:我的灵魂是教育的产物,我的灵魂属于教育,教育就是我的灵魂。此外,还有另一层隐秘的内涵:经过多年的流亡漂泊之后,我的灵魂“叛逃”到了教育的世界,并且在那里安顿下来。这种安顿是一生的安顿。我的一生,从此成了皈依教育的一生。

 

自从确立以“教育”和“教育学”为志业以来,学会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之间,在教育实践和政治实践、经济实践等其他类型的实践之间,在教育学理论和相关学科理论之间穿梭往来,似乎成为我命定的生存方式。我试图打破横亘于不同世界间的壁垒,让穿梭趋向自如流畅,但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过程中的艰涩、艰辛和艰难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就理论和实践的关系而言,我感受到它们之间面临着许多共同的问题,其中之一与“常识”有关。教育学理论不分学科,无论新旧,也不论中外,都需要提炼出所谓“教育学常识”,不了解此常识就难言真正进入了“教育学世界”。教育实践更需要呈现最基本的“教育常识”,不掌握此常识就无法成为合格的“教育者”。两种常识又是互有关联的:教育学“有意”为教育实践提供“常识”,以此显示自己的价值,但教育学提供的“常识”又有必要从教育实践常识中汲取、采择。“教育理论来源于实践,教育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常识,它的另一种说法是“教育常识是教育学常识的源泉和根基”。这两种常识的关系并非本书关注的重点,我希望聚焦并和读者们交流探讨的是常识本身,即“教育常识”。

 

“教育常识”就是“有关教育的最基本且简单的事实性的知识与道理”。做事,需要掌握做事的基本道理;做人,则必须懂得做人的基本道理,如此才能成事成人。无论教育之人(如教师),还是教育之事(如教学活动),都要从懂得“最基本且简单的知识和道理”开始。通常所言的教师的基本功,来自于最基本的教育常识,这也应该是判定教师是否合格的标准。我们常常需要对那些被称为或自称为“教师”的人发问:请告知你所知道的教育常识,如果他张口结舌或默然不语,这样的“教师”可以摘帽离去。

 

所谓“简单”,首先,是表述方式的清晰和精练,尽可能用一两句话把道理讲得清楚明了,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一句话就讲明了“教育者的教育是从自我教育开始”这个基本道理。其次,是运用的方便,具有可操作性,至少要具有可转化性,即转化为具体行为的可能性,是有可能被技术化的知识和道理,而不是书斋中的玄谈,更不是卧榻上的呓语。当然,不应把常识缩减为“操作手册”之类的东西,它还必须有情、有趣、有味,让理解者和运用者因为拥有了、运用了常识,而感受且享受到其中的趣味和快乐。生命的欢愉之一,来自于对常识的寻找和运用。生命的艰难,又何尝不是如此?无数历史事实表明,对常识的坚守不是件轻松的事情,因坚守对“常识”的信仰而殉难者,已是满天星斗。因对利益的追逐而放弃常识或把常识作为工具者,也比比皆是。

 

所谓“基本”,有基础、本源或根本之意。“教育常识”理应是所有教育者及其教育活动的本源,无论是教育的思想,教育的技术、技巧和方法,还是教育智慧,都是源发于“常识”这一“根本”并从中流淌出来的,由此构成教育活动的基础,成为教师安身立命的基础。判定一位教师及其教育活动是否有根基,是看其灵魂深处具有多少“教育常识”的基础,更要看他的每一个教育行为细节中展现了怎样的“教育常识”。“基础”的另一个含义是寻常可见的事实性存在,它渗透弥漫于教育过程中的“时时、处处、人人”,是无所不在、寻常可见和反复出现的事实。这样的事实才具备了成为“知识”的可能性。在“知识”的意义上,最容易被人理解的教育知识,才最可能被转化为教育实践。那些弥漫和渗透在教师日常教育生活中,成为教师的眼光,化为真实具体的言行,进而发挥出教育力量的知识,就是常识意义上的教育知识。

 

教育常识不是固定不变的,过去的常识,今天未必还是常识,新常识在新时代的出现也是寻常可见的事实。常识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性,在中国的教育常识未必是美国或德国的教育常识,近年来的“虎妈狼爸式”教育引发的教育观念的冲突,实质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常识之间的冲突。常识也可能是一种“个人知识”,别人眼中的常识,不一定是“我”心目中常识。

 

尽管常识具有时代、地域和个体的差异,但总是存在一些恒久不变的“常识”,教育常识之“常”,是一种“常道”和“常理”,不管世事如何变迁,它都如星辰般安然悬置在寥廓的天际,需要我们去敬畏和仰望。

 

之所以倡导教育常识,是因为那些遍布世界的令人心痛的教育,几乎都与对常识的遗忘、对常识的违背和扭曲有着或明或暗的关联。

 

例如,不少教师总是津津乐道于教导学生认真读书,好好学习,但自己却不爱读书,不会学习,丧失了自我教育的欲望和能力。这显然是对“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的违背。坏教育导致的诸多悲剧往往是无视“教育常识”的结果,诸多所谓“差生”或“问题学生”的形成,究其根源,大都与教师对教育常识的无知和漠视有关,最常见的现象是:由于教师对学生的不尊重,导致学生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钱理群曾言:“教育难,难就在回到常识。”难的症结在于我们对常识既缺乏了解,更缺乏敬畏。教育者最大的无知,是对常识的无知,我们往往以为自己知道很多,但实际情形却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教育中最可怕的缺失,是“对常识的敬畏”的缺失。

 

如果仔细检视当代中国的各种教育改革,它们为中国教育带来的首要改变,是让教育回到了常识,把已往对常识的违背变成对常识的遵守,让教育常识重新成为教育的底线,成为教育生活的基础。诸多新理念或新观念,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本”、“为学生一生的幸福生活奠基”等等,都是常识意义上的观念,是对长期被遗忘的教育常识的重新唤醒。一直被反复提及的时代转型,其实就是从湮没常识、漠视常识、篡改常识的时代,转向理解常识、敬畏常识、创造常识的时代。

 

带着严肃、认真和尊重的态度,找回和确立常识、倾听和理解常识、再思并创造新的常识,成为我们时代教育的重大任务。

 

对常识的寻求,对于教育理论也有重要价值。它可能导致一种转向的发生:让教育理论的生产转向常识,回到教育常识,基于教育常识去创造理论和运用理论。这种转向也有助于满足教育实践者长期以来对教育理论的一种吁求:请给我们常识!

 

对常识的探究,也有育人价值,它有可能使我们学会向常识追问教育的思想和理论,向常识索取教育的方法,进而把思考常识、运用常识、创生常识进而超越常识,变成自身的意识与习惯,化为我们理解教育世界,改变教育世界的眼光。这个眼光的实质就是:让教育回到常识,以常识作为教育的基础和起点。最终,使“回到教育常识进行教育”,成为教育常识的一部分。

 

对于教师而言,教育常识的获得,不仅需要发现和学习,更需要运用和创生。换言之,它不是被动的给予,而是主动的建构。唯有如此,教育常识才会扎根于内心之中,变成自我存在的根基。

 

我不希望与本书结缘的读者,把阅读此书的过程当成接受和灌输的过程,我期待的读者,是能够在思考、质疑、实践中完成自我建构的读者。理想的阅读,不是“六经注我”,而是“我注六经”。我的作用是“阶梯”、“管道”、“肩膀”,仅此而已。

 

既然回到并探究教育常识的意义已然知晓,梳理和运用何种常识就成为关键。本书试图提供的常识,既有名人的格言慧语,也有经典性的教育故事,还有自身对教育的体悟感言,无论是哪一种,我都希望它们是“真常识”,这不仅是经过众人多年实践和岁月淘洗后验证过的“真”,也是经由我个人精神行走中体悟过的“真”,归根到底,它们主要不是思辨演绎和逻辑推演出来的“理性之识”,而是经过生命体验和领悟,体现自我真性情的“体知之识”。

 

本书的写作伊始,我就告诫自己:要把自己放进去,讲述自身在教育的汪洋大海中沉浮浸泡,在茫茫知识草原中咀嚼之后,感悟、反刍出来的教育常识,每一条教育常识都力求讲述自己的体验,而不只是为大家早已熟知的常识作鹦鹉学舌式的广告宣传。

 

说到底,本书所讲的教育常识,首先是我自己眼中的教育常识,它绝非教育常识的全部,可能只是其中极少且微不足道的一部分,甚至有些是他人眼中的“谬论”。我无意替代他人视野中的教育常识,别人的教育常识很可能比我更丰富、更准确,但我要努力做到讲出我思考过、体验过因而确信过的教育常识,是在和已有常识的对话中“自己讲”和“讲自己”。

 

我相信,融入了真体验、真性情的常识,才是真常识。

 

这样的真常识,才会融入自己的血液和细胞,成为自身须臾不可动摇的根基。

 

家长需要家庭教育常识

作者|关颖

来源|中国教育报

 

“我们不知道该怎样做父母,往往是父母怎样教我们,我们就怎样教孩子。想改,但不知道该怎样做。连一块钱的玩具都有说明书,养孩子咋就没个‘说明书’?”一位网友曾在我的微博上发评论说。

 

这个问题问得好,养孩子的“说明书”确有必要。同时必须承认,孩子是人不是物。对不同的孩子、孩子的不同行为,家长的教育行为要有不同的反馈,需要家长的教育智慧去应对。这位网友让我推荐几本书,像他这样懂得从读书开始学做父母是明智的。家庭教育不能只盯着孩子,家长提升自己最重要,而提升自己的前提是懂得家庭教育的基本常识。家长教育应当是由政府买单的“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

 

教育误区源于缺少常识

 

我参与过两次全国未成年犯调查,曾经不止一次去过未成年犯管教所,那里关押的都是因为犯罪被判刑的孩子,最小的只有14岁。我跟一些家长聊过,没有一个不后悔的,回忆起往事总是难过得痛哭流涕。有个孩子的妈妈说,她和丈夫做生意,家里条件不错,孩子本来学习挺好,他们外出对孩子也很放心,万万没想到孩子在网吧里拿刀子捅死了人。孩子被抓了妈妈才知道,他一个人在家感到寂寞、害怕,就时常去网吧,还带着一把刀子壮胆。因为跟同伴发生争执,一刀子下去就要了那孩子的命。妈妈说“他从来没跟我说过他自己的感受,我要是早知道孩子会这样,打死我也不会让他一个人在家”。

 

我们国家数千万留守儿童,总有发生遭受意外伤害、产生心理疾病、自杀、犯罪……的问题,根本原因是父母的监护责任缺失。而大多数父母外出务工最朴素的想法、最大的动力,就是挣更多的钱,让孩子生活得更好。

 

当然,不是所有的留守儿童都会出问题,但所有的家长都应该知道:监护人对孩子法定的义务是什么?儿童的权利是什么?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是什么?孩子自幼感受不到父母亲情、没有家庭的呵护会受到怎样的伤害……这些是每一位为人父母者不能不知道、不能不认真思考的问题。因为,养育孩子没有“后悔药”可吃。

 

在现实中我们不难看到,许多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尽心竭力地付出、为孩子的问题而纠结、为孩子的未来精心设计,却没有仔细想过究竟“家庭教育是什么”。有的家长把孩子和钱都交给学校和社会教育机构,却不知道家庭对孩子意味着什么;有的家长一心盯着孩子的问题、怪孩子“逆反”,却没意识到是大人漠视孩子的权利,在跟孩子“对着干”;有的家长努力寻找解决孩子问题的“秘籍”“妙招”,以致对某些“专家”、某些教子成功的“名人”或“万能”的社会教育机构趋之若鹜,却不知道,纠结于孩子问题的细枝末节,不注重自身教育素养的提高,不可能有好的结果……

 

而我们多年来的家庭教育指导,缺少的恰恰是对家长的基础教育。父母对孩子法定的义务是什么?家庭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是什么?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是什么?家庭与学校、与社会的关系是什么……这些最基本的问题,很多人并不清楚。因此,家庭教育常常被误读,家庭的教育优势未能得以充分发挥。一些家长角色失范,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茫然、困惑、遇到问题不知所措,甚至干些傻事、错事,也就不可避免了。

 

履行责任难以无师自通

 

教育部2015年末颁布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进一步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对“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广大家长要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本领”。

 

其中强调家长的“主体责任”,以及“全面学习”“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的知识、理念和方法,在我国有关家庭教育的政策文件中尚属首次,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家庭教育和家长教育责任的认识更加清晰,同时也对家庭教育工作提出了如何强化家长教育的新问题。

 

只有扎扎实实的基础教育,才能达到这种“全面”“系统”的要求;只有家长主体责任明确、把握孩子成长规律、教育素质提升,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而家长的家庭教育基础知识欠缺、自我教育意识淡漠,正是家庭教育盲目性的根源所在。

 

有时候,家长们很容易被那些自称有教子“秘籍”“绝招”的“伪专家”忽悠。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特点、自己的家境,以“别人家的孩子”为楷模,轻而易举地毁了自家孩子的闪光点;有的家长面对孩子成长中的细小问题无比纠结、无限夸大,养育焦虑带来更多的教育行为扭曲……类似问题,与人们缺少教育孩子的基本常识不无关系。

 

一位心理学博士妈妈说:“我了解婴幼儿发展每个阶段的特点。比如宝宝满月后越来越爱哭,6到8周达到顶峰,4个月之后会减少,变得慢慢镇定。所以,当宝宝变得爱哭,我并没有很焦虑,也没有怀疑自己哪里做错了,因为我知道绝大多数宝宝都需要经过这样的过程。”她把这个常识告诉家人,大家在宝宝哭的时候都能保持比较平稳的情绪。了解宝宝发展规律,能让自己比较自信和从容,有底气、有预期。

 

尽管不是每个妈妈都有这样的心理学知识,也不是每个学过心理学的人都能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带孩子的实践中。值得学习的是这位博士妈妈并不是纠结于解决孩子啼哭的问题,而是把握孩子发展的规律并学以致用,避免了这一表面现象带给大人的焦虑情绪。养育孩子并没有标准答案,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是非常必要的,这样才能把握大方向不偏离,遇到具体情境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理论和原则。

 

遵循规律启发自我教育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认为,人类的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他人总结的已有的知识,隐性知识本质上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理智地控制经验的能力。

 

在广阔的家庭教育领域,对每一位家长来说,多学些“显性知识”是必需的。因为家庭教育是一门科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家长作为孩子的教育者,并不能无师自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教育是家庭的法定功能,在家庭私域也不能随心所欲。

 

国家、社会注重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把握指导和服务的方向,为家长打好学习基础,帮助他们了解家庭教育的特点、规律、核心价值是什么,孩子的权利是什么,自身对孩子的法定责任和角色定位是什么,与学校、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有组织的家长教育应当起到“防疫站”的作用,帮助家长增加自身的“免疫力”,而不是出了问题再急救的“120”,也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家长对家庭教育的基础知识真的理解了、融会贯通了,在孩子教育中一定会少走弯路,把自己该做的事做得更好。

 

每个家庭、每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日常教育行为都不同,每个孩子在不同的家庭情境和亲子互动中表现迥异。成功的家庭教育指导,不是让家长“照猫画虎”“鹦鹉学舌”,而是启发家长进行自我教育。家长不是被动的受教育者,而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因此,家庭教育指导最重要的使命是帮助家长打牢家庭教育的科学常识基础,家庭教育工作最大的业绩是启发家长的自我教育。

 

在当今社会,学会学习是做家长的基本功,检验学习效果的是家庭教育实践,评判家长是否合格、是否优秀的是孩子。相信家长在“悟道”、把握大方向的基础上,能产生无限的创意,找到并悟出更多解决孩子问题的有效方法,在教育实践中获得更多的“隐性知识”,增强家庭教育本领。

 

既然家长教育指导首先应当保证面向全体家长,就应当是由政府买单的“基础教育”“义务教育”和“普及教育”。在当今知识爆炸、互联互通的社会背景下,引领家长自主学习,就要开阔视野、创新模式,以基础知识学习内容为蓝本,开发多媒体、多形式的衍生产品。如音频、视频、APP、亲子游戏,以及系列亲子活动、小品短剧等文艺作品等,通过移动互联设备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互动,充分满足个体的特殊需求。

 

养育孩子未必有适合所有人的“说明书”,但家庭教育基础知识却是所有家长不可或缺的必修课。家长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明了“家庭教育是什么”;懂得家庭教育的真谛,才能教育好孩子;学会学习的家长,才能与孩子共同成长。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著有《家庭教育是什么——家长学习读本》《中国教育报》2018年05月24日第9版 版名:家教周刊。)


教育,没有秘密,都是常识

作者|林彩芳

来源|童书妈妈

 

从《爱的教育》、《夏山学校》到《罗恩的奇迹教育》,我们像发现宝矿的人那样不断地挖呀挖呀,试图发现教育的秘密。

 

大多数人对自己过往的教育有所缺憾,当成为父母时,带着寻找失落的教育的梦想,踏上追寻之路,每个人应该经历过类似《失落的一角》里的心路历程。

 

可是当你看过足够多,经历过足够多,你就会发现,教育,没有秘密,都是常识。

 

第一个常识:

一所名校,一个明星老师,

并不能改变真正的教育之道。

 

这个时代,技术爆炸,也让教育变得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作为工具的教育之术在高速迭代。

 

但教育之道却一直在教育者的探索与争论中始终大致维持着本来的样子。当然,会变得更加丰富和深入。

 

但教育需要做的,依然是尊重人性,贴近常识,适应未来,然后投入时间去大量实践。

 

从这一点来看,真的是古今中外亦然。美国并没有因为有了罗恩、雷夫这样的教师,就解决了教育问题;中国的各种公立和私立的名校,所维系的传统和所做的创新,也没有背离教育最本质的规律。


第二个常识:

人格化的教育奇迹,

方法可以学,

但核心人格无法复制。

 

你会发现《罗恩的奇迹教育》、《雷夫的56号教室》这样的书出来后,各地各个学校会组织老师学习,写读后感。

 

但是,就像当下的很多政策学习一样,学的时候兴致高昂,似乎马上就要去改变现状。而真正学完之后,依然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没有太大的变化。

 

是什么原因呢?是他们不思上进,不想改变?非也,事实是真的很难学,单看《罗恩的奇迹教育》时非常激动,那些活动,那些激情澎湃的语言,那些辉煌的成果,令人赞叹。

 

而且,罗恩也把他们学校的做法,从源头到细节,从规划到实施,全部都分享了出来。每一位来到克拉克学校的老师,都可以亲自去体验,去联系。

 

但是,罗恩的个人魅力是无法复制的。也就是说,同样的一段话、同样的一个动作、同样的一个游戏,罗恩做起来同学们会觉得特别有趣,但是换一个老师来做,说不定同学们会觉得特傻。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质和性格,如果仅仅是单纯地模仿,往往会南辕北辙、适得其反。

 

你想啊,有多少个老师的气质,适合上课的时候,突然跳上桌子,来一段激情的舞蹈?

 

罗恩是难以复制的,同样是美国优秀教师雷夫,他就办不了学校,为什么?他没有具备罗恩那样的明星气质和号召力。

 

雷夫更像我们见过的很多好老师,兢兢业业,心思完全放在学生身上,雷夫做的都是教育常识的事,爱学生,更用心,更尽责,更投入。学生的进步是实实在在时间的投入带来的。

 

也正因为如此,夏山只有一个,伊顿只有一个,罗恩也只有一个。

 

其实,通往教育目的地的道路有很多。我们看到别人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给我们的启发不是去走一样的道路,而是找到属于自己适合自己的道路。


第三个常识:

教育本身就是费时费力,

也会犯错走弯路的一件苦力活,

哪里有什么捷径可走。

 

对于很多教育的楷模,我们往往只看到了人家成功后的光鲜,也乐于传播他们传奇的故事。

 

但是,我们更应该知道,在这背后他们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艰辛,承担了多大的压力和痛苦。

 

我们常在微信看到有人晒美食,晒早餐之类的,美美的,很少看到厨房里的狼藉场面,对吗?

 

在《罗恩》这本书里,外行的人很可能会被奥普拉、奥巴马、曼德拉,以及同学们上CNN,去世界各地旅行……这些神奇的经历所吸引。

 

但是,我却深深地体会到罗恩做出这些背后所付出的努力。

 

他是怎样地把破旧的厂房变成一所神奇的哈利波特式的学校,他是怎样号召社区的人来帮助建校,他是怎样说服别人的捐款和贷款,他是怎样辛苦地帮助那些穷苦家庭的孩子,他是忍受了多少的白眼和嘲讽,他是怎样研究教学中的方法……

 

所以,罗恩有奇迹吗,有。他做出了很多堪称传奇的举动。也可以说,罗恩没有奇迹,他的做法无论多么炫耀,其实也都是符合教育真正的本质的。

 

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都会深深明白,真正带来改变的,就是细致的教学工作;就是日复一日的琐碎、陪伴;就是大量的时间投入。

 

罗恩在作为教师时为帮助学生,拿出周末的很多时间为学生补课,在创办克拉克学校后,他的背后一定有扎实的教学团队,而他如灵魂人物,负责呈现理念与教学成果。


第四个常识:

人格魅力不可学,

但教育本质可以学,

或许,

更少个人魅力的雷夫更容易借鉴。

 

读《罗恩的奇迹教育》,我透过那些抓住孩子内心的活动,看到的仍然是教育常识。

 

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意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

 

从词源上说,西方“教育”一词是内发之意。强调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罗恩老师做的其实就是从教育最基本的定义出发的事情。当代教育只是走得远了,就忘了出发点。勿忘初衷,这才是罗恩给当代教育的警示

 

在我读《罗恩的奇迹教育》时,我总会把罗恩和雷夫来比较。

 

不要说中国教师,就是美国的本土老师,他们都很难学习罗恩。罗恩有很强的个人风格和人格魅力。但是,更加本分和老实的雷夫是可以学习的,或者说中国有许多这样的好老师。

 

恪守这样的基本常识,即使不能如罗恩做的事情那么激动人心,那么激情澎湃,依然会影响很多学生,给他们的生命带来更高层次的成长。

 

夏山学校也是如此,他们一直为孩子做的也是引发出他们内在的潜能,在教学上并没有花哨的设计。在我们刚刚读过的《夏山学校》,大家应该还记得,当那些孩子想进教室学习时,他们需要就是朴实而专业的课堂。

 

如果说夏山学校是小众的,那么罗恩的克拉克学校提供一个更具现实意义的版本。

 

现在和未来会出现的好学校,新教育也好、私立、公办教育也罢,应该都具有这样的特质:恪守教育的基本常识,引发孩子内在的动力与潜质。


第五个常识:

教育和人生一样,

结果已经不是目的了,

最重要的是过程。

 

正如《缺失的一角》绘本所讲述的故事,我们看到缺角的圆又踏上追寻失落的一角的旅途,虽然它一度找到适合的一角,而这种适合是动态的,可能当时适合,可能过一段时间又不适合。

 

结果已经不是目的了,最重要的过程。

 

正如哲学家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因为人也是变化的。我们这样的追寻,也许没有结果,也许没有答案,可是这个过程本身就非常有意义。

 

只要自己在这个过程非常笃定,不焦虑,不盲从,就会有收获,有成长。

 

从另一意义来讲,我们是为了自身的完善,自我的圆融,为了终身的学习,踏上追寻之路的。

 

人生从来不是圆满的,而是追寻圆满的过程,探求未知美好的过程。这也是常识吧。


中国的教育,需要回归常识

(文摘)

作者|一诺

来源|奴隶社会


什么是好教育?


我自从做了妈妈,后来又涉足教育,就一直在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


就像学所有东西一样,一个人形成自己观点,是经历了三个阶段的。


一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就是觉得好像没啥复杂的啊,这么多专家,研究,这么多学校,什么是好,标准不是很简单么?


后来到了第二个状态,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开始学习,看各种书,开始深究,发现很多我们自以为的,事实却并不是这样的。


今年二月份第一次去芬兰,在这个被全世界教育者视为“圣地”的地方,又发现好的教育其实很简单。于是就到了第三个阶段。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为什么说好的教育体系其实很简单,因为无非是回归常识,或者说是“第一性原理”。


如何才能有好的教育体系呢?无非四条。


1)优秀的人愿意从事教育行业;


2)有教师培养体系,使得优秀的人可以得到以实践为导向的教育,然后投入教育实践;


3)因为教育不是生产,是生成性的,所以教育和学校体系需要高信任,低管控,多元化,让教育者可以成为有效的创造者;


4)社会资源可以有效地进入教育,让社会的先进认知和基础教育结合,才能真正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

......


(文章转自一诺微信公众号奴隶社会,更多内容请关注一诺微信)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父亲的格局,母亲的情绪,就是家庭的风水

教育与人的生命质量——培养幸福完整的人

如果有起跑线,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的第一个起跑线——教育如何改变命运?

短期看成绩,中期看兴趣,长期看格局——父母的视野影响孩子的高度

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方法: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家庭教育的根本特点和方法

孩子最渴望什么样的教育?——大数据告诉你

家庭教育之问——什么样的儿童能够获得美好生活?

教育始于家庭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边界在哪里?——如何有效开展“家校合作”“亲师共育”?

新学年,新起点,如何开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2018版)

理想与行动的力量——中国新教育实验掠影

用生命书写,用行动言说——田野草根的实践,生命在场的叙事

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奇迹——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学习培训参考资料

新教育的精神是什么?——解读新教育精神:理想主义、田野意识、合作精神、公益情怀

新教育,在海门大地上穿行——一个区域如何有效推进新教育实验?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新教育实验的核心理念有哪些?

“穿过生命散发的芬芳”——2018新教育实验颁奖盛典:榜样教师、完美教室、卓越课程、 智慧校长、年度人物获奖名单和颁奖词

“我变了,我没变”——2018新教育实验年度人物事迹简介暨颁奖盛典视频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