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家长不焦虑,童年才能不恐慌——智慧家长如何规划智慧假期?

孙云晓 守望新教育 2021-10-26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家校合作共育]


家长不焦虑,童年才能不恐慌

——智慧家长如何规划智慧假期?

原创|孙云晓

来源|齐鲁晚报

 

中高考后,大量“别人家的孩子”轮番刷屏朋友圈。当我们翻着学霸故事啧啧称赞时,内心不仅仅是羡慕和比较,应该也在思考:一个充满正能量、努力的孩子,他内在的驱动力究竟从何而来?家长们总以为焦虑是自己的情绪,其实已在不知不觉中伤害着孩子。6月底,齐鲁晚报记者对话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研究员、著名家庭教育专家孙云晓。(《培养六个孩子全部上哈佛耶鲁——她是怎么做到的?》)


“别人家的孩子”未必优秀


齐鲁晚报:每年中高考后,都会有大量“别人家的孩子”刷屏朋友圈,或者见诸公共媒体。在您眼中,什么样的孩子算是优秀?他们有哪些共同点?

  

孙云晓:我认为,优秀学生是有很大差别的,不能笼统地讲成绩优秀就是优秀,这里面有一些学生是真正优秀的。表现在什么方面呢?首先是人格健康,真正地爱学习、有良好的习惯和自己的目标,因为这样的孩子是真正有后劲的。(《分数和人格、智慧完全是两回事》)

  

也有一些表面上看起来很优秀的学生,甚至考上中国最好的大学,其实未必优秀。北京大学徐凯文教授做过一个调查,发现很多考入顶尖大学的学生,生活没有目标,不知道为什么活着,他把这种心理状态形容为“空壳病”。那么,我相信,这样的学生从本质上讲不能说是真正的优秀,只能说,他通过刻苦地学习,达到比较好的成绩进了名校,但是这样的人格是有严重缺陷的、成长是有风险的。

  

齐鲁晚报:从您的观察看,么这些优秀的孩子有什么共同点?

  

孙云晓:真正优秀的学生成长是有规律可循的。北师大著名心理学家陈会昌教授曾对200多个孩子从两岁跟踪研究二十年,有个最重要的发现:能够发展理想的、幸福的、成功的孩子,表现出两个特点,第一是主动性,第二是自制力。(《短期看成绩,中期看兴趣,长期看格局——父母的视野影响孩子的高度》)

  

真正优秀的学生这两颗种子都发达。主动性就是有兴趣有爱好,能够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潜能优势,自制力就是有自我管理的能力,有底线。我认识北京101中学的一对兄妹,两个人被牛津大学、耶鲁大学名校录取,他们两个有什么特点呢?就是一到了学习时间,就放下自己玩的东西去学习,自制力很强。(《孩子的“自律”是怎样炼成的》)


有潜力的学生往往认知需要很强大

  

齐鲁晚报:主动性和自制力的确是许多父母头疼的问题,我们在采访中,常常会遇到父母有类似的困惑。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呢?

  

孙云晓:怎么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呢?就是给孩子尽可能多的体验的机会,让他发现自己的潜能,激发出兴趣,积极、主动、快乐地去做自己的事情;如何培养自制力呢?就是设定规则要求,有些事情可以做,有些事不能做,做了就要设置必要的惩罚,当然惩罚不是打骂,而是取消某些权利。(《相信孩子,静等花开。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颗参天大树——林虹的种子课程》)

  

关于学习,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我们在一个关于独生子女人格的研究中发现,中小学生学习一般有四种动机:第一种是认知需要,学习就是为了获得知识和能力,这是最稳定、最重要的内在动机;第二种是发展需要,为了考上大学,将来找到好工作,多挣钱等等;第三种需要是报答需要,就是觉得爸妈对我很好,或者爷爷奶奶对我很好,我要好好学习,报答他们,这种动机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第四种学习动机就是竞争的需要,这也是最糟糕的需要,学习就是为了超过别人,或者不被别人超过。这是最消极的一种需要,是最可怕的,这会异化学习需要,把学习当成竞争手段,为竞争会不择手段伤害别人。学习毕竟是山外有山,遇到无法超越的对手,会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伤害和无奈,甚至产生报复行为。

  

齐鲁晚报:在这四种动机中,认知需要是最重要的吧?

  

孙云晓:是的。真正有潜力的学生往往认知需要很强大,获取知识就是为了探索这个未知世界、为了获得能力或者知识,这样就会心胸开阔地与别人合作,学习还会充满乐趣。真正成为科学家的人、有作为的人往往是这样的人,在学习中获得了巨大的乐趣,他就有动力。我想父母可以培养孩子的认知需要,让孩子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父母是预防童年恐慌的主角

  

齐鲁晚报:谈起竞争,我觉得如今从孩子出生起,父母就在处处谋求孩子在同龄人中取得优势。如今无论哪个城市、哪个家庭,对于教育的焦虑已非常普遍。父母的焦虑来源于哪里?给了孩子怎样的伤害?

  

孙云晓:我在多年前提出一个概念——“童年恐慌”,指孩子在巨大压力下,导致童年缺失,进而出现强烈的焦虑心态。这种压力主要来自于父母过高的学历期望、只注重成绩的教育评价以及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念。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口号已变成制造童年恐慌的宣言。童年恐慌的主要来源是学习压力,父母可能警告孩子:你学习不好,你就完了,你连扫大街的工作都找不到,把孩子前途说得一片黑暗,毫无希望。父母老师乃至社会夸大了学习不好的后果,这是造成童年恐慌的原因之一。父母要让孩子做非凡的人,因而追求高学历、高社会地位、高收入。这种高标准脱离了孩子的实际水平,特别容易让孩子产生童年恐慌。(《如果有起跑线,父母的格局就是孩子的第一个起跑线——教育如何改变命运?》)

  

扭曲的价值观也导致了童年恐慌。比如有句俗话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为什么非要当状元呢?假设我想当木匠,如果非要当全国第一名不可,就会恐慌。实际情况是,即使我可能做不了最好,也同样是社会需要的。因此,社会要以人为本,要承认人的潜能和特质是有差异的。

  

现在有句话叫“做最好的自己”,我很赞成。我不能和别人比,我不需要和别人比,我尽到我最大的努力,或者说我用我喜欢的方式工作,我就感到很愉快。人要避免那种做什么就要当状元的想法。状元意识就是悲剧意识。

  

父母是预防童年恐慌的主角,也可能成为造就童年恐慌的主角。童年恐慌来自多方面,我们不能简单地界定只有学习压力造成恐慌。如果教育得当,再大的压力也不一定产生恐慌。

  

齐鲁晚报:所以说,要想孩子不恐慌,家长先不要恐慌。具体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

  

孙云晓:因此,不要把眼光只盯在孩子成绩的提升上,还要关注人格的发展。第一,不要吓唬孩子。二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保持信心。三要培养孩子抗挫折的能力,对孩子不能只有表扬,只表扬孩子就是在制造危险,制造隐患。孩子是在体验中成长的,他一定要体验挫折。我一直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负责的教育。孩子一定要面对责任敢于承担。(《眼界和视野将决定格局——BBC跟拍了14个孩子56年,原来他们的人生是被这样改变的......》)


生活教育是让孩子健康的最好途径

  

齐鲁晚报:暑假就要到了,许多孩子的假期又将成为“第三学期”。在您看来,假期在孩子成长中的使命是什么?智慧家长如何规划智慧假期? 

  

孙云晓:假期的本质含义是让孩子过一种不同于学校和家庭的生活,过一种适合他们成长的生活,这是一个国际共识。其间完成作业,看看有关学科的书是可以的。但最好的假期是给予孩子不同于学校和家庭的体验,比方说参加各种各样的夏令营、拓展训练营。(《美英学生暑假怎么过?》)

  

回到老家度暑假的方式也很好,让孩子感受自然和亲情,每个人的故乡对孩子的成长都是巨大的营养库。甚至如果单位允许的话,带孩子上班,给他创造一个体验的机会,都是可以的。(《会玩的学生,走得更远》)

  

我的女儿上中学的时候,学校安排我们家接待过三批外国孩子来民宿,后来我的女儿也到国外家庭中民宿。我特别倡导这样的活动,国内国外学生交换、南北学生交换,或者城市与农村交换都是可以的。(《中国心,天下行:一道研学,一起出发,一道追寻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齐鲁晚报:前不久,世界卫生组织把网瘾列为精神疾病。我们调查发现,中小学生中,玩网游非常普遍,甚至成为交往方式。您觉得暑假如何预防网瘾?

  

孙云晓:我一直有两个基本的建议,第一就是用丰富多彩的生活代替单调平凡的生活。孩子陷入网瘾的时候,往往生活中是失败的。生活单调贫乏,就会依赖网络游戏弥补心中的缺憾。生活丰富的孩子,经常有户外活动、郊游,读书和游戏,极少有网瘾的。让孩子生活丰富,我觉得是大多数父母能做到的,只要你愿意。(《爱与丰富:重新认识基础教育的两个基本维度》)

  

第二,就是让孩子有反复成功的体验,当然这个体验并不是单纯的考试成功,而是在生活中能体验到的成功,比如学会了游泳、学会了做饭,都是了不起的。这样的机会在生活中大量存在,关键是我们能够识别和抓住,孩子也会变得健康和正常起来。生活教育是让孩子健康的最好途径。(《让生命幸福完整——人生最珍贵、最奢侈、最值得拥有的礼物》)


孙云晓教育感悟

 

与以往几代青少年相似,尽管有叛逆,00后还是把温暖的家庭放在需求第一位。希望父母们听到并相信这个心声,孩子期盼的是温暖的亲子关系而非教育。

  

儿童之可贵在于能见成人之不见,能听成人之未听,能想成人之不想。所以,向孩子学习是追求幸福的一个捷径。(《儿童是成人之父》)


考试季节往往也是问题高发时期,最考验父母与老师的爱心与智慧。研究发现,适度紧张有利于考试。所以,明智的父母与教师持平和之态,不求高分,尽力即可,让孩子安心应对,天无绝人之路。




《守望新教育》特别链接——

[新教育真教育}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2018最新版)

新教育实验十二个标志性项目成果——新教育实验:为中国教育探路

只有走进,才会发现

与美好相约同行——新教育实验历届年会掠影

一朵具体的花,远胜过一千种真理——榜样的力量

新教育能够提高教育质量吗?新教育实验是怎样促进教师成长的?——新教育实验十问十答

行动的力量——新教育十大行动的理论与实践

你有多专注,就有多自由

活出你想要的美好

新教育是什么?为什么? 有什么?怎么样?怎么做?——关于新教育实验的50个问答

2017年新教育实验大事实事掠影

2017年新教育实验第十七届研讨会年度盛典

2016年新教育实验十件大事        

2016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典

2015全国新教育实验年度盛

与黎明共舞,与经典相伴,与美好同行——新平台,天天都有新资源,新教育,天天都有新创造

如何实现生命的幸福完整?

......



守望新教育:聆听大师的教育智慧,分享高人的教育心得,汇聚田野的教育创造,助力有缘的教育梦想。守望新教育:呈人之美,成人之美。守望新教育: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新教育实验,是一个以教师专业发展为起点,以通过“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聆听窗外声音、培养卓越口才、构建理想课堂、建设数码社区、推进每月一事、缔造完美教室、研发卓越课程、家校合作共建”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


新教育新在何处?对于我来说,当一些理念渐被遗忘,复又提起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只被人说,今被人做的时候,它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模糊走向清晰,由贫乏走向丰富的时候,它就是新的;当一些理念由旧时的背景运用到现在的背景去续承,去发扬,去创新的时候,它就是新的。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