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佳大学生丨李彬:磨砻淬砺,才显锋芒

人才辈出的 成都理工大学 2024-06-27



十佳大学生


他们脚踏实地、笃行务实,是学习上的排头兵;他们全面发展,开拓进取,是自我人生的掌舵者;面对困难与挑战,他们始终在路上,努力成为更优秀的自己……日前,2023年成都理工大学“十佳大学生”评选已尘埃落定。共有10位同学在思想道德、专业学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面综合表现突出,被评为2023年度“校十佳大学生”。


在这里,我们对“十佳大学生”进行深度采访,呈现他们的理想、奋斗和心路历程,为这群有梦想、有勇气、敢担当的成理青年而骄傲,我们更希望有更多的成理学子践行“不甘人后、敢为人先”的成理精神,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去实现梦想。



竞赛训练“磨”出四川省金相大赛二等奖、“互联网+”四川赛区银奖等荣誉光环,党务工作、“三下乡”志愿服务“抛光”暗面、打开多面人生,学术钻研和恩师指点拨开迷雾,走出迷茫。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是李彬给自己的人生寄语,四年时间,李彬就如一块金属零件雏形,经过不断地磨平、抛光、浸蚀,一路磨砺,一路淬炼,锻造出了独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NO.1
磨平:成果是“磨”出来的


金相技能大赛省二等奖原创性的技巧训练取得,坚韧的耐性和团队协作精神拿下“互联网+”四川赛区银奖……不断叠加的竞赛成果背后,李彬始终坚信,只有千万次的磨砺,才会收获可能的成果。

四川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是一个既考验选手的毅力与耐性,又对选手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颇高的比赛。备战周期漫漫,末位淘汰机制残酷,李彬心里始终绷着一根弦。为保持最佳参赛状态,李彬每天空余时间都直奔操作台,有时是在深夜考完试后,独自一人来到实验室与月光作伴。

五一集训期间,他更是几乎全天都泡在实验室里。在练习磨平步骤时,李彬曾一度找不准均匀受力点,攥着金属元件的右手在砂纸上沿同一个方向前推磨,一遍又一遍。废砂纸磨秃了,却叠厚了,金属试样一点点变矮却始终存在轻微斜度。李彬心里着急,在多次尝试传统方法无果后他转换思路,在反复试验中钻研出自己独特的方法,瓶颈突破了,还最终取得了省级二等奖的好成绩。

此外,“互联网+”“挑战杯”等大赛中也有李彬的身影。

大二期间,李彬加入了“Cu的硫化物-
TiO2阵列的体异质结无机薄膜太阳电池”的项目,主要在团队内负责PPT的制作和项目计划书的撰写。“互联网+”大赛的规则、章程非常复杂,对于初次接触此类赛事的李彬来说,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除了找学长学姐不断询问了解经验,更多的时间李彬都是自己钻研摸索,学习模仿过往的优秀案例。

如何协调团队时间是李彬遇到的另一个难题,“因为团队里有很多专业的同学,每个专业同学上课、考试的时间往往不统一,所以我们一般都是在白天完成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后,在晚上去加班讨论和修改项目。”一遍遍地修改,一遍遍地打磨,实验室里的灯总是亮到深夜才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长达七个月的长跑之后,该项目最终获得了四川赛区的银奖。


NO.2
抛光:全面发展,臻于至善


李彬还希望学生工作可以锻炼自己的能力。大二,他主动申请了辅导员助理,协助支部书记管理党内的一些事务,包括整理归档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同学的资料,组织如“三会两制一课”等党内活动。他认为这些工作最讲求“细心”“严谨”,第一次接触到这些陌生工作,他把繁多内容一点点地吃透,自己烂熟于心,教给同学们用规范的术语书写材料。如今,一套完整的入党流程从李彬的口中流出来,语言简练,一气呵成。

关于志愿服务工作,李彬有一段特殊且难忘的经历。

大二暑假,李彬回到山东老家参加了“三下乡”关爱孤困老年人社区活动。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李彬和同伴敏锐地注意到老旧的居民楼中“暗藏的危机”:老人私自拉电线的现象严重,老化的排插有严重消防安全隐患。他很担心万一失火,老人小孩就很难安全逃走。

由于地区偏远,老人们又年事已高,对于消防安全知识知之甚少,心里仍是追求方便、便宜的“老一套”思想,对于志愿者的劝解和帮助十分不领情,甚至还出手阻挠。面对此番情景,作为工科生的李彬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配合温柔的语调,耐心地向老人做科普和讲解。
李彬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协助当地社区排除消防安全隐患,获得了老人们的一致夸赞。


NO.3
成长:拨开迷雾,走出迷茫


汗水精诚所至,金石险阻为开。李彬的简历上,成绩一栏格外亮眼,不仅高等数学一科取得了满分,材料物理化学、材料成型原理等多门课程也成绩斐然。

他深知,只有专业理论知识的地基足够扎实,才能建起科研实验的琼楼玉宇。大二的金属材料课程,是李彬与专业结缘的开始。对于初接触材化课程的李彬来说,金属材料课很艰涩,课堂的讲解并不能完全解答李彬的困惑,于是课下他开始大量翻阅专业书籍,在网上检索课程知识相关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学习。笔记本被填满的同时,一套对理论知识难点预习、自学、讲解的模式慢慢形成。不知不觉中,李彬夯实了理论基础,也慢慢探索出对专业的兴趣。这套理论学习的方法,一直伴随了他大学生涯。

“刚进校的我在面对陌生的专业课时,曾一度担心自己学不好,偶尔也会产生焦虑的不良情绪。”初入大学的李彬和很多新生一样对学习专业课还处于懵懵懂懂的状态,不过困惑并未萦绕他太久,大一专业成绩排名第一,突然就坚定了他学好专业课的信心。

大二时,李彬遇到了恩师管登高老师。管老师任教的材料物理与化学是当时较难和基础的课程,“想仅在课堂时间把这个知识学好是很难的”。于是课后时间李彬养成了泡图书馆的习惯,包里总揣着本笔记,电脑里总是关于材化的信息检索。李彬利用了大量时间、精力来精进专业课,之后每次管老师提问,李彬都能自信举手,自如地回答管老师的提问。大学四年,李彬说自己都在管老师事无巨细、如“老父亲”式的教学方式帮助下“迅速成长”。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是李彬给自己的人生寄语。一路磨砺,一路淬炼,李彬凭借坚韧与耐性,从迷茫走向坚定,从懵懂走向成熟,锻造属于他自己的精彩人生……



李彬
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学生
中共党员。成都理工大学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院外联部干事,党支部支委,辅导员助理。四川省“优秀志愿者”,成都理工大学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曾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四川省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建行杯”第八届四川省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奖项。现推免至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来源丨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文 | 夏歆喻 陆屹凡 李晨升 曾灵
排版丨史若姗 张静怡
编辑丨黄星源 赵一玮
校审丨赵一蕾
责任编辑丨张爱艾

推荐阅读


▲十佳大学生丨孙江远:寻梦摘星,演绎多彩的大学生活



▲十佳大学生丨陈示亦:天生享受学习



佳大学生丨张家玮:以“卓越”作舟,做机器人研发的筑梦




点亮“在看”,为成理加油点赞!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