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地球进入“人类世”新纪元的标志将确定,加拿大克劳福德湖获最终提名,中国四海龙湾湖落选 | 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2023-10-21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地质学


地球进入“人类世”新纪元的标志将确定,加拿大克劳福德湖获最终提名,中国四海龙湾湖落选


克劳福德湖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为了在全球范围内有效探索地球历史上同步发生的各种地质事件,地质学家们将一些特别的地层剖面和地质点标定为“全球界线层型剖面和点位”(Global Boundary Stratotype Section and Point,GSSP),即“金钉子”。“金钉子”是国际地质学某一地质时代分界点的唯一标准,是划分全球各时代地层的"标尺"。 2016 年,由国际地层委员会(ICS)召集数十名地球科学家组成的人类世工作组(AWG),确定 20 世纪 50 年代初为人类世的起点,但还需要一个“金钉子”来确定始于 11700 年前的全新世(Holocene)的结束和人类世(Anthropocene)的开始。


据《自然》新闻(Nature news)消息,7 月 11 日,人类世工作组发布了一项提议,建议将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克劳福德湖作为人类世的“金钉子” 。克劳福德湖宽 2.4 万平方米,深 29 米,底层水很少和上层水混合。每当夏季温度升高时,湖水沉淀碳酸钙进入底部沉积物,因而记录了环境的长期变化。对采集的湖底沉积物岩心的分析显示,这些沉积物清楚的记录了 1950 年起,氢弹爆炸带来的钚元素含量的飙升及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后含量下降的过程。此外,其中还存在煤电站的灰烬、重金属、塑料碎片等标志着人类活动“大加速”的地质指标。


今年早些时候,人类世工作组将“金钉子”名单的缩小到克劳福德湖和中国吉林省的四海龙湾湖。四海龙湾湖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韩永明团队提议。四海龙湾湖的泥芯不仅显示了烟尘、球形灰颗粒和重金属的增加,还记录了轻碳的快速增加(由化石燃料燃烧形成)。今年 4 月,克劳福德湖获得了工作组中 60% 人员的批准,获得了候选金钉子站点的称号。目前,相关的资料已经提交国际地层学委员,而其将在明年决定该颗”金钉子“是否建立,人类世是否能够作为一个新的地质时代(其中第一个时代的名称或为克劳福德时代)。未获得“金钉子”的地点中的一些或可以作为补充地点,帮助定义人类世。Nature news,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航天


全球首枚液氧甲烷运载火箭!蓝箭航天朱雀二号遥二发射成功


图片来源:LANDSPACE 蓝箭航天


据公众号“LANDSPACE蓝箭航天”消息,7 月 12 日 9 时整,蓝箭航天自主研制的朱雀二号遥二液氧甲烷运载火箭(代号“ZQ-2 Y2”),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成为了全球首款成功入轨飞行的液氧甲烷火箭。这也标志着,中国运载火箭在新型低成本液体推进剂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也是国内民营商业航天领域的液氧甲烷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


据“界面新闻”消息,此次朱雀二号遥二火箭并未搭载卫星,仅搭载了配重,主要为验证其全飞行过程。朱雀二号遥二火箭是两级构型火箭,箭体直径 3.35 米,全箭高度 49.5 米。火箭一级采用四台天鹊 80 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并联,二级采用一台天鹊 80 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和一台天鹊 10 吨级游动液氧甲烷发动机组合而成。相对于其他燃料,液氧甲烷拥有比冲更高、推力更大、无毒无污染等优势。蓝箭航天 CEO 张昌武表示,蓝箭航天开发的天鹊系列的发动机已累计完成了近 10 万秒的地面试车,是国内成熟度最高的液体火箭发动机之一,也是唯一具备飞行技术成熟度的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蓝箭航天已经启动了可重复使用火箭的项目,期望在 2025 年取得大的进展。(LANDSPACE蓝箭航天、界面新闻)



· 气候与环境


《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发布,我国多项气候指标刷新记录


7 月 8 日,中国气象局发布了《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3)》,总结了全国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最新监测信息。蓝皮书指出,全球变暖趋势持续存在,2022 年中国夏季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高度等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高。中国升温速度高于同期全球水平,2022 年中国地表平均温度较常年偏高 0.92°C。此外,中国的极端高温和极端降水事件增加,降水变化区域差异明显,青藏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呈显著增多趋势,西南地区平均年降水量总体呈减少趋势。气候风险指数呈升高趋势,高温和干旱风险指数都达到了 1961 年以来的最高值。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总体呈加速上升趋势,冰川也呈消融退缩的状态,与全球变化趋势一致。


然而,《蓝皮书》也指出了一些积极转变。中国的植被覆盖整体呈持续增加趋势, 2022年中国平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 0.379,较 2011 年至 2020 年平均值上升 8.7%。红树林面积总体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至 2022 年已达到了 240 平方公里。此外,在全球主要温室气体浓度逐年上升的情况下,中国气溶胶光学厚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国气象局)



· 流行病学


科学家揭示长期新冠感染易感基因


据《自然》新闻 (Nature news) 报道,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所(Karolinska Institute)等机构的研究团队首次通过全基因组搜索,发现了一个导致长期新冠肺炎(Long Covid)的易感基因片段,为 FOXP4 基因中一些突变位点。目前,科学家已经发现长新冠涉及 200 多种症状,包括严重疲劳、神经疼痛、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困难。


研究团队收集了 16 个国家共 24 项研究的数据,涉及 6450 名长新冠患者以及另外 100 多万名的参与者作为对照,对长新冠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该研究首次识别出 FOXP4 基因中的突变位点和长新冠显著关联。以往的研究也发现,FOXP4 基因与相关肺炎的严重程度、肺功能和肺部癌症相关,而新冠肺炎重症会更容易导致长新冠。FOXP4 基因主要活跃于肺部和一些免疫细胞中,而新发现的突变位点或会导致患长新冠的几率增加约 1.6 倍。不过,该研究认为基因变异对长新冠发病的风险影响极大,不能仅通过其与新冠肺炎重症的相关性来解释。同时,该研究结果进一步支持了肺功能障碍和新冠肺炎严重程度在长新冠发病中的作用。相关研究于 7 月 1 日作为预印本发布于 medRxiv 。(Nature news)



· 医学


消除癌细胞中多余的染色体,能阻止肿瘤生长


人体内正常的体细胞含有 23 对染色体,而癌细胞中经常会出现“非整倍性”现象,即某些染色体拷贝出现了增加或者减少的现象。而一直以来,科学家对非整倍性与肿瘤的生长关系争论不止。据耶鲁大学官网消息,由该校等机构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发现非整倍性的癌细胞依赖多余的染色体拷贝以实现肿瘤生长,消除这些染色体,能够阻止恶性肿瘤的形成


研究人员基于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开发了一种从癌细胞中消除整个染色体的新方法,将黑色素瘤、胃癌和卵巢细胞系中非整倍体部分额外拷贝切除,具体为 1 号染色体长臂(q 臂)的第三个拷贝。这种情况出现在癌症早期,它能增加一些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抑癌基因的作用,存在于多种癌症中。结果显示,这些癌细胞的非整倍性被消除后,它们失去了形成恶性肿瘤的能力。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通过作用于 1 号染色体上对一些药物敏感的基因 UCK2,可以改变细胞的演化方向,使细胞群具有正常的染色体数量,从而降低癌变的可能性。基于这一结果,研究团队提出癌细胞可能具有非整倍性依赖(Aneuploidy Addiction),这可以为靶向治疗癌症提供新的思路。相关论文已于 7 月 6 日发表于《科学》Science)。(耶鲁大学)


编写:金典、孙嘉悦、欧阳光、汤雅汶、陈卉妮

编辑:石云雷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