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类首次!可控核聚变“点火”成功,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实现能量正收益|科研圈日报

科研圈 2022-12-21
你可以单独订阅“科研圈日报”了——请点击上方 #科研圈日报 话题,点击右侧“订阅话题”按钮即可。“科研圈日报”主要关注科研圈与研究者个体、科研圈与更广阔的社会环境之间的重要互动。点击 这里 可以查看往期内容。


· 核聚变


首次实现可控核聚变“点火”,美国国家点火装置实现能量正收益


惯性约束核聚变装置艺术构想图(图片来源:JOHN JETT AND JAKE LONG/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当地时间 12 月 13 日,美国能源部宣布,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的国家点火装置(NIF)首次实现了可控核聚变“点火”——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超过输入的能量。

NIF 使用惯性约束方法研究核聚变,该装置用 192 束高能激光轰击核聚变材料,利用激光产生的高温高压实现核聚变。去年 8 月 8 日,NIF 已经让核聚变反应突破了劳森点火判据(Lawson Criterion for Ignition),但当时输入的能量为 1.92 兆焦,聚变反应能量达到了 1.37 兆焦,能量增益为 0.72。而在今年 12 月 5 日,研究团队将 2.05 兆焦的激光聚焦到核聚变材料上,产生了 3.15 兆焦的能量,能量增益首次大于 1,达到了“点火”标准。但相关研究者也表示,尽管该实验产生的能量比激光器输入的能量高,但与激光器工作所需能量(约 322 兆焦)相比仍低很多,这也意味着距离其真正目标还有距离。(LLNL,Science news)

扩展阅读:
《自然》独家:美国国家点火装置的核聚变实验为何重复失败?



· 新冠疫情


国家卫健委:今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


12 月 14 日,国家卫健委在发布《截至 12 月 13 日 24 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时说明:“当前,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实行愿检尽检的策略,许多无症状感染者不再参加核酸检测,无法准确掌握无症状感染者的实际数量,从今天(2022 年 12 月 14 日)起不再公布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国家卫健委)



国务院联防联控:针对高风险人群等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据国家卫健委消息,12 月 13 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新冠病毒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方案》指出,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 6 个月以上,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有关组合如下:

3 剂灭活疫苗+1 剂康希诺肌注式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 型腺病毒载体);

3 剂灭活疫苗+1 剂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疫苗(CHO 细胞);

3 剂灭活疫苗+1 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 型腺病毒载体);

3 剂灭活疫苗+1 剂珠海丽珠重组新冠病毒融合蛋白(CHO 细胞)疫苗;

2 剂康希诺肌注式腺病毒载体疫苗+1 剂康希诺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 型腺病毒载体);

3 剂灭活疫苗+1 剂成都威斯克重组新冠病毒疫苗(sf9 细胞);

3 剂灭活疫苗+1 剂北京万泰鼻喷流感病毒载体新冠病毒疫苗;

3 剂灭活疫苗+1 剂浙江三叶草重组新冠病毒蛋白亚单位疫苗(CHO 细胞);

3 剂灭活疫苗+1 剂神州细胞重组新冠病毒 2 价 S 三聚体蛋白疫苗。(国家卫健委)


· 火星探测


“毅力”号首次获得火星尘卷风的声音记录


2021 年 9 月 27 日遭遇尘卷风时的录音文件。可以听出两段低频风声,为尘卷风前端和后端经过火星车留下的。还可以听到颗粒物撞击火星车的声音。(音频来源:Nature Communications

近日,研究团队通过“毅力”号(Perseverance)火星探测器配备的特制麦克风,获得了首个火星尘卷风(dust devil,充满尘埃的旋风)的录音。研究人员在“毅力”号上装配了各种光谱仪、照相机和麦克风等设备,其中麦克风每隔数天开启约 3 分钟,恰好有一个尘卷风在采样期间经过“毅力”号上空。

“毅力”号漫游车的导航相机同时对尘卷风进行了成像,并通过火星环境动力学分析仪的传感器进行观测。结合多种传感器数据和模型,研究人员分析这场尘卷风大约有 25 米宽,至少 118 米高,并以大约 5 米/秒的速度直接经过了火星车。同时,尘卷风颗粒撞击的声音信号提供了关于涡流中颗粒数量密度的信息。这项研究证明了声波数据可用于研究尘卷风,帮助科学家对火星大气和天气开展进一步研究。相关论文于 12 月 13 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Purdue University)


· 表型图谱


国际人类表型组倡议共建人类数据库,拟于 2025 年正式投入运营


据科学网报道,北京时间 12 月 13 日上午,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协作组召开第四次理事会,倡议国内外科学家共建全球人类表型组数据库 Phenobank,并计划于 2025 年完成数据库首期建设并投入运营。Phenobank 希望能建设成为一个全球多中心的人类表型组数据汇集、管理、分发、协同平台,为全球参与表型组研究的科学家提供服务,并为最终实现绘制全球性的人类表型组“导航图”目标提供平台与技术基础。会议还就《人类表型组测量指南》达成共识,该指南将为表型组数据产生过程提供规范化指导,保证全球不同地区,不同机构和不同实验平台产生的数据具有可比性,使得区域协作共同促进表型组学进展成为可能。

2021 年 11 月,中国科学家初步绘制了基于上海核心队列的全球首张人类表型组参比导航图,该导航图已提出了许多新的科学问题,需要科学家进行进一步的探究。接下来,复旦大学和上海国际人类表型组研究院相关团队将在数据测量方法更新、数据处理方法升级、算法模型开发等领域持续开展原始创新,实现人类表型组“导航图”的持续迭代升级。(科学网)


编写:翁佳玉、张宇、张雪莉、张琪

辑:张琪‍‍


▽ 精彩回顾 ▽


点个“在看”,及时获取最新学术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