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灸道堂艾灸穴位图解】中脘穴——主治疾病

2016-03-13 微信:258888029 灸道堂

【标准定位】

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在身体中心线上的肚脐约4个指幅上方。正好位于心窝与肚脐中央的为中脘。



【主治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此外对一般胃病、食欲不振、目眩、耳鸣、青春痘、精力不济、神经衰弱也很有效。


此穴位为人体任脉上的主要穴道之一,胃脘痛,腹胀,呕吐,呃逆,翻胃,吞酸,纳呆,食不化,疳积,膨胀,黄疸,肠鸣,泄利,便秘,便血,胁下坚痛,虚劳吐血,哮喘,头痛,失眠,惊悸,怔忡,脏躁,癫狂,痫证,尸厥,惊风,产后血晕。


【穴位配伍】

配百会穴、足三里穴、神门穴治失眠、脏躁;配膻中穴、天突穴、丰隆穴治哮喘;配梁丘穴、下巨虚穴治急性胃肠炎;配肝俞穴、太冲穴、三阴交穴、公孙穴治疗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配上脘穴、梁门穴(电针20分钟)治胆道蛔虫症;配阳池穴、胞门、子户(针灸并用),治腰痛、痛经、月经不调(子宫不正);配气海穴、足三里穴、内关穴、百会穴治胃下垂。

【别名】上纪穴,胃脘穴,大仓穴,太仓穴,胃管穴,三管穴,中管穴,中碗穴。

【穴义】任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

【名解】

(1)中脘。中,指本穴相对于上脘穴、下脘穴二穴而为中也。脘,空腔也。该穴名意指任有脉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而行。本穴物质为任脉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继续向下而行,如流入任脉下部的巨大空腔,故名。中管、中碗名意与中脘同,碗通脘。

(2)上纪。上,上部也。纪,纲纪之意。上纪名意指本穴对胸腹体表的气血有抓总提纲的作用。本穴物质为胸腹上部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在本穴为先聚集后下行,本穴如有对胸腹体表气血抓总提纲的作用,故名上纪。

(3)胃脘。胃,胃腑也。脘,空腔也。胃脘名意指本穴气血直接作用于胃腑。本穴气血为地部经水,性温,与胃经气血同性,可直接调控胃腑气血的阴阳虚实,故名胃脘。胃管名意与胃脘同,管通脘。

(4)大仓。大,与小相对,大也。仓,仓库也。大仓名意指本穴为地部经水汇聚的大仓库。理同中脘名解。太仓名意与大仓同。

(5)三管。三,指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也。管,孔也。三管名意指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的冷降之水皆由本穴聚集下流。

(6)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它不光来自于任脉上部经脉的冷降之水,还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三经的冷降水液,故为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任脉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地部经水。

【运行规律】循任脉下行。

【功能作用】聚集及传导地部水液。

【治法】寒则补之留针或多灸,热则泻针出气或水针。

【刺法】直刺0.8~1.2寸;可灸。


重灸中脘穴可调理一切胃寒胃热微信:258888029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咨询艾灸



    


中脘穴是一个交汇穴,是不同的经脉交汇在一起的穴位,这些经脉是任脉、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这些经脉都交汇在人体中脘穴的位置上,足阳明胃经这条经脉走在我们人体的胸部,在中脘穴的两侧有几个胃经的穴位,上面叫作:不容穴,下面叫作承满穴,往下叫作梁门穴。这三个穴位代表我们吃饭应该吃多少,我们吃东西吃梁门的位置是正好。这几个穴位的位置也恰恰和中脘穴相邻,又交汇在这里。所以中脘穴治疗消化系统的病症,特别是胃的病症特别有意义和作用。


《类经图翼》曰:“主治心下胀满,伤饱食不化,五隔五噎,翻胃不食,心脾烦热疼痛,积聚、痰饮、癫痫、面黄,伤寒饮水过多,腹胀气喘,温疟,霍乱吐泻,寒热不已,奔豚气,寒癖结气,凡脾冷不可忍,饮食不进不化,气结疼痛雷鸣者,皆宜灸之。”


讲到中脘穴,就不得不提“西子捧心”这个故事。西子当然指的就是西施了,话说西施有一天去村口溪边洗衣服,突然腹痛,怎么办?只能停下工作,用手脾捧着肚子,走回家休养、吃药。怎么说也该是“西子捧胃”啊,怎么就“西子捧心”了,这可能是庄子觉得美女捧胃不太雅观,于是改成了西子捧心吧,这就不再追究了,捧腹怎么就对腹痛有作用呢?主要是点按腹部中脘穴对腹痛有作用。如果当时西施运用艾灸,相信效果一定更佳!


以灸道堂的临床经验,不论胃寒胃热,重灸中脘,均能引胃中生气强行。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临床发现,使用灸道堂脾胃调理专用艾条给胃部不适的患者艾灸中脘时,患者哪里有病,往往艾灸时的热量就会主动“通窜”到哪里,通常会先“通窜”到十二指肠的位置,然后再“通窜”到贲门、胃部、幽门。倘若这个患者还有肝病,则热量就会自然“通窜”到肝区(这就是灸中脘可以治疗各种胃病、肝炎或胃癌、肝癌的原因)。


所以不论胃寒还是胃热,只需一味的放手灸下去,待邪气祛除,胃的正常功能自然会恢复。


此外,灸道堂临床发现很多患者在施灸的时候,会短暂或长时间出现燥热或痛热的感觉,大都是因为灸道堂脾胃调理专用艾条里所含有的特殊中药作用在病灶区域,使得这种“通窜”过程中所产生的痛感要比烧灼皮肤的痛感强烈的多。但一般这种痛感会在4小时内基本上就会消除,这就是经脉被疏通的表现。


有时候患者会觉得喉咙异常干痛,这种反应通常都是病邪(寒邪)逐渐外发时的必然症状。我们在艾灸某一个部位时,经常会出现很多反病现象。这种反应点往往并不在施灸部位,而是别的地方,这是因为病邪被驱赶到那里了。病邪被驱赶到哪里,哪里就会出现西医所谓的炎症。很多人,西医包括很多中医都会任认为灸过火了,要立即停止,往往使得功亏一篑。有经验的灸师则会乘胜追击,驱赶病邪,继续施灸下去。待几次下来或者灸至病所,灸量已足,胃部往往会在突然出现有一股清凉的感觉向下涌动,患者会觉得胃部温热舒服,腹中就像有个热水袋或温水流动的感觉,此时绝对不会感到疼痛,“通窜”感也会在瞬间消失。很多人艾灸时极少出现的生津现象同时也会发生,就是津液会在同时涌上来,喉咙干痛的感觉也就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此时的津液千万不能吐掉,而是应该吞到肚子里。


大多数人艾灸时,都会觉得口干舌燥,灸道堂在这里需要提别提醒大家,出现口干舌燥的现场大都因为以下三个原因:一种是使用了劣质的艾条,造成的燥火伤阴现象;一种是配穴不对,盲目艾灸或者胡乱艾灸所致,认为拿着艾条对着穴位就是艾灸;还有一种就是正常的反病现象,是一种病灶反应点,就像前面所述的现象。

   

无论胃寒胃热,都切记要戒除一切冷饮!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喝冷饮、吃寒凉的食物。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这些人包括成人和小孩鼻子旁边、眼睛下边的脸部,都有一个或几个很突出的黑痣、肉疙瘩或较密集的斑点,这就是很严重的胃病,这就是常年吃冷饮的结果。要想除根,只有重灸中脘的方法,可以治愈胃病,黑痣、肉疙瘩也就会自行脱落。


很多人说我不喝点冷饮,我心烧的难受啊!所以必须要通过喝冷饮来降火。其实,“烧心”的人通过喝冷饮来降“热”无疑是火上浇油!很多人所谓的“烧心”是因胃酸过多或是胃中食物向食道逆流,或是食道运动异常、食道粘膜过酸、胃内压力增强所致。其它还因食道炎、食道溃疡、胃炎、胃溃疡等等引起。有时候我们在过度的熬夜抽烟喝酒之后,心窝会宛如火在燃烧似的难受,这种无法形容的感觉俗称“烧心”。在用餐或吃点心之后,或是吃柑桔、栗子、糕点等酸性较强的食物时也会有“烧心”的感觉。 在“烧心”的同时还会嗳气,在嗳气中所带有酸味之物又称“吞酸”。“烧心”和“嗳气”虽然性质不同,但也时常同时发生。


治疗常年喝冷饮所造成的胃寒,只有重灸中脘才能完全治愈。有时候可配合艾灸足三里或内庭以疏导之。一般治疗胃寒的药物,只能治疗较轻的胃寒疾病,对于非常严重的胃病,只能治愈一半,不可能完全治愈。而重灸中脘则非常快捷,并且非常彻底,只是较药物来说会痛苦一些而已。


有艾的人自会信艾!坚持艾灸,健康就会信手拈来!

  ◆  ◆

1、全国专业艾灸馆必备的艾灸百科全书。

2、全国中医院针灸科必备的艾灸临床宝典。

3、全国艾灸从业者必备的艾灸大全!

4、全书1065页,168万字。

——全国免快递费,498元/本!热线:13681330029


中脘穴临床应用

【急性泄泻】

主穴:中脘 天枢 上巨虚 阴陵泉

配穴:寒湿内盛者,配神阙;湿热伤中者,配内庭、曲池;饮食停滞者,配下脘、梁门。

方义:中脘为胃之募穴,腑之所会,可以健运中州,调理气机;天枢为大肠之募穴,穴居腹部,上巨虚伪大肠之下合穴,“合治内腑”,两穴募合相配,调理胃肠气机,运化湿滞作用显著;阴陵泉为脾经合穴,善于健脾化湿。


【便秘】

主穴:大肠俞 天枢 上巨虚 支沟

配穴:热秘者,配合谷、曲池;气秘者,配中脘、太冲;虚秘者,配脾俞、气海;冷秘者,配神阙、关元。

方义:天枢为大肠募穴,与大肠俞同用属俞募配穴,加用大肠下合穴上巨虚,三穴共用能疏泄阳明腑气,腑气通则大肠传导功能复常;支沟宣通三焦气机,三焦之气通畅则腑气通调,是治疗便秘的经验要穴。


【绝经前后诸证】

主穴:气海 肝俞 脾俞 三阴交 肾俞

配穴:肾阴亏虚者,配太溪、照海;肾阳虚者,配关元、命门;肝阳上亢者,配百会、风池、太冲;痰气郁结者,配中脘、阴陵泉、丰隆;心神不宁者,配通里、神门、心俞。

方义:本病涉及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气海为任脉穴,可补益精气,调理冲任;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与肝俞、脾俞、肾俞三穴合用,可调补肝、脾、肾三脏。



【按摩中脘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疏肝养胃、消食导滞、和胃健脾、降逆利水,且去眼袋、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的作用;

2、缓解治疗胃痛、腹痛、腹胀、呕逆、纳呆、反胃、食不化、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黄疸、胃扩张等;

3、缓解治疗肠鸣、泄泻、便秘、便血、胁下坚痛、治疗慢性肝炎等;

4、缓解治疗喘息不止、恶心、痰多、咳喘、失眠、脏躁、癫痫、尸厥、子宫脱垂、荨麻疹、食物中毒、治疗烧心等。

中脘穴的按摩方法

点击法:两手相对,如果另一只手不方便,用一只手也可以,但是一根手指头的力量很弱,不容易点揉到这个穴位,所以至少要用两个手指头,对于胀气,胃痛,可以点击它,点击它会出现酸痛,随后会出现打嗝,用力要大,坚持 一般3-5分钟。

按摩法:按摩中脘穴益先顺时针后逆时针按摩,以拇指螺纹面施力。


【特别提醒】中脘穴孕妇禁止按摩。



灸道堂

药物艾条典范  ·  手工艾条代表


与艾同行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咨询艾灸


微信互动:258888029

艾灸诊所 · 艾灸培训 · 艾灸会议 

艾灸加盟 · 艾条产品 · 艾草种植

-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



-点这里可购买本产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