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大考古参评项目 | 新疆喀什莫尔寺遗址

中央民族大学等 文博中国 2024-05-06




发掘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




肖小勇





项目概况



莫尔寺遗址位于新疆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莫尔村东北,西南至喀什市中心约33公里,南离汗诺依古城遗址约5公里,东距喀拉墩古城遗址约10公里。遗址地处天山支脉古玛塔格山东南部一处面积约4万平方米的洪积台地上,在台地顶部修建各类佛寺建筑,形成一座依托自然台地而建的大型佛教寺院。该台地被一条后期冲沟分隔出一个小台地,因而遗址也被分成了两部分,主体部分位于主台地上,少部分位于小台地上。寺院建筑群分布区域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年代相当于三国至唐代,绝对年代为公元3世纪中叶至10世纪初,延续时间近700年。


莫尔寺遗址位置示意图

莫尔寺遗址区域高程图

遗址全景


莫尔寺遗址考古工作始于2019年,在“考古中国—多元宗教及本土化研究”课题框架下,2019年6月开展了首次发掘,找到了遗址核心建筑区,2021年至2023年实施了遗址核心建筑区的全面发掘和整体揭露,推进了遗址南面500米处聚落遗址的试掘工作,开展了莫尔寺遗址所在恰克玛克河流域及周边区域佛教遗址调查。


截至2023年底,五个年度共计完成发掘面积3900平方米,较全面呈现了寺院分布范围、建筑布局和建筑结构,基本明确了主要建筑的性质和遗址的兴衰历程。出土了一批颇具特色的石膏佛教造像和制作精美的玉、石、铜、陶、木器,钱币等,采集到大量动植物标本。






主要发现




遗址的范围和寺院总体布局


通过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确认莫尔寺遗址建筑区长近200米,宽近100米,面积近2万平方米。寺院借助自然台地形势,不设围墙,沿台地西南面约8米高的陡崖修建各类佛寺建筑,整体呈西北—东南走向,形成高耸于恰克马克河冲积平原之势。在台地顶部地面尚存两座土坯塔,一座为覆钵式舍利塔,保存较好,位于遗址中心;另一座为方形大塔,破坏严重,位于遗址西北端。利用探方和探沟相结合的发掘方法,发现了覆钵式舍利塔的东部基台,探明了方形大塔的基台和第一层塔基的形制结构,为两塔的复原提供了重要依据。发掘出山门和阶梯式山门大道,以及10处房屋建筑计45个房间。采用探沟发掘法,在小台地西侧底部附近发现有建筑迹象,说明台地底部附近也可能存在某种设施。


莫尔寺遗址遗迹分布图


寺院以覆钵式舍利塔为中心,于北、东、南三面修建不同形制的僧舍、佛殿、禅房、厨房等建筑,各建筑物多毗连相接。方形大塔位于建筑区西北端,山门及山门大道位于东南端,面朝东。覆钵塔北有中心广场,广场周围是核心建筑区。佛寺遗址南500米有莫尔聚落遗址,其与佛寺遗址的关系有待进一步考古证实。


覆钵式舍利塔


寺院变迁


莫尔寺遗址为地面佛寺,以土坯于地面起建,废弃后逐渐倒塌,在地面形成倒塌堆积,经过长期风雨侵蚀,大部分已不存,少部分形成板结保留下来,因此难以通过层位关系确定各建筑物之间的相对年代。所幸大部分建筑物相互毗连,因此可以通过朝向的变化、墙体之间的打破、借用,推断其早晚关系。结合分别从墙体和室内采集的年代标本测得的绝对年代,以及具有年代特征的遗物,基本明确了主要建筑早晚关系和寺院的发展演变。


覆钵式舍利塔是遗址最早修建的建筑之一,位于建筑区的中心,以其为基点,于北、东、南三面陆续增建和扩建,大体可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公元3世纪中叶)规划修建了从南部通往台地顶部的山门大道和山门大殿,中心区的覆钵式舍利塔及其西北、东北面2处独栋式僧舍。


第二阶段(公元4-6世纪)前期建筑仍然使用,在覆钵塔北面和东面新修Ⅲ、Ⅳ、Ⅶ号“回”字形佛殿,Ⅵ号建筑的厨房和一些带坐台的单间式僧房或禅房。其中,Ⅲ号建筑打破Ⅰ号建筑(独栋式僧舍),Ⅳ号建筑侵占Ⅱ号建筑僧舍前面的地域,Ⅶ号建筑进入到了覆钵塔的空间。厨房被晚期的大佛殿所借用。这些建筑和覆钵塔一起构建出中心广场。这一时期也可能修建了Ⅴ号建筑和方形大塔,不排除更晚的可能性。佛教信仰则从以舍利塔崇拜为中心向以佛像崇拜为主转变,供奉的佛像形体较小。


第三阶段(7世纪前后至最后废弃)在方形大塔南面,紧靠Ⅱ号建筑西半部即独栋式僧房的东墙新建了大佛殿,大佛殿还同时借用了厨房建筑的北墙,因此其年代应相对较晚。其中供奉2倍于真人大小的巨佛。在厨房东面修建一个大型单室建筑,室三面设坐台,推测为讲经堂,因房内垫土中出土大量陶片和少量石膏塑像残片,显示为晚期建筑。在讲经堂与厨房之间的走廊两端增修了连接的墙壁,形成了带坐台的单间式僧房。至此,遗址达到最大规模。多数建筑长期沿用,或有改扩建,大约到9世纪末10世纪初,主要建筑被烧毁。遗址废弃后,还经过了长期的废弃后利用阶段。


主要建筑的结构特点


建筑物均为在经过整修的自然台地表面起建,开基槽,以土坯砌墙,墙的内、外壁涂抹草拌泥,再施以白石灰面。房内房外地面先用掺和有树枝、草等物质的混合土整平,再用发红的细泥加工。覆钵式舍利塔完全按照佛典记载的造塔样式建造;两座塔均有以土坯墙包边的巨大基台,方形大塔的基台边长37.31米。Ⅲ、Ⅳ、Ⅶ号等建筑的中心砌土坯台,形成“回”形结构,出土佛像残片,根据同类遗址推断,很可能是带中心塔柱或佛台的佛殿。独栋式僧舍地域特点明显。单间式僧舍或禅房等内均沿一至三面墙砌坐台,有的置灶或壁炉。Ⅱ号建筑东半部即大佛殿结构独特,规模宏大,平面呈长方形,由中室和两端各两个厢房构成,仅中室就有近11米长,约8米宽,朝向也不同于其他建筑,显示受到中原文化影响,初步推断可能与武则天时期建的大云寺有关。全部建筑物均四角大致朝向正方向。


清理出方形大塔的基台和第一层塔基

号、号建筑

号建筑(左:大型佛殿;右:僧舍)

号建筑

号建筑局部

号建筑F4

号建筑

V-X号建筑

莫尔聚落遗址探沟发现建筑遗迹

石膏佛像残件

出土木器、玉石器

出土陶器

出土铜钱、琉璃珠

出土带文字的石膏造像残件

出土动植物遗存、骨制品


多学科探索


针对莫尔寺遗址及其周边环境实施了年代、古环境、微形态、动植物物、残留物、建筑材料和建筑工艺、废弃后再利用等方面的科学探索。初步研究表明,遗址周围地貌为洪积平原和洪积扇,晚全新世气候整体更加湿润。房屋废弃后堆积显示经历过火灾和复杂人为占领,及风力、水力等自然因素改造等多个过程。食物种类十分丰富,经鉴定的动物骨骼主要为羊、黄牛和马,植物则有桃、杏、苍耳、大枣、小麦、青稞、葡萄、甜瓜子、黍、粟、大麻、葫芦、顶羽菊以及刺山柑等,与今天当地的作物相同。制作土坯的粘土可能来自遗址附近。提取的大量古环境、微形态、残留物标本等,其检测分析结果出来后,将有助于进一步开展遗址周围环境、气候和石膏产地等方面的研究。






学术价值与意义




莫尔寺遗址是目前经过系统发掘的我国最西部规模最大、始建年代早、延续时间长、平面布局基本保存完整、发展演变基本清楚的大型土建筑地面佛寺遗址,提供了佛教初传中国时期的早期大型独立式佛教寺院布局和中国化发展演变的关键样本,也为研究丝绸之路文化交流、佛教造像艺术发展演变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第一手详实材料。


犍陀罗地区的佛教最晚从公元1世纪向周边传播,3世纪以后在塔里木盆地、巴克特里亚、楚河流域形成三种模式。莫尔寺的发掘能够为解决这三种模式之间的关系问题提供新的线索。


莫尔寺遗址是喀什地区汉唐时期流行佛教文化的有力见证,也是新疆地区多种宗教并存的实证,对文化润疆具有特殊作用。


莫尔寺遗址的考古发现,既有当地传统的体现,也反映了中原文化的影响,是中原和西域交往交流交融以及中央王朝对西域有效管治和宗教管理的新的实证,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的有力见证,是人类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见证。




诚征巡展单位,携手宣传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点击图片,查看详情)

编辑 | 张小筑   实习编辑 | 张涵清

复审 | 冯朝晖

监制 | 李学良






本公号刊载的作品(含标题及编辑所加的版式设计、文字图形等),未经中国文物报社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改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授权转载的请注明来源及作者。投稿邮箱:wenbozhongguo@163.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