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条个人信息不足两毛钱 年底冲业绩还有打包出售价

LBS 2022-10-05

        在一个地方留下个人信息,可能会时常接到相关骚扰电话,因为你的信息有可能被人转卖了。记者调查发现,只要花费一两毛钱,就能买到一条个人信息。

        理财投资圈  购买个人信息精准拨打

        “买房买车投资理财,只要你在任何一个地方留下详细的个人信息,就有可能被人转卖。”日前,爆料人杨华(化名)联系法制晚报·看法新闻记者,讲述个人信息买卖内幕。

        “电话邀约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机器拨号,按照一定的号段接连拨打,一种是进行精准拨打。”杨华说,业务员若想精准拨打,就必须弄到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多是老板购买交给业务员,“假如你在一家收藏品公司投资过,信息泄露之后,你就会接连接到类似的投资理财电话。”

        曾经做过“渠道”的杨华仍然在一个“金融理财渠道群”中“潜水”,这里不时会有人发布转卖个人信息的广告。

        “出售精品客户资源,高质量高品质高回报……”日前,微信名字为“阿智先生”的网友在群里打出广告。表示,自己出售的大部分都是最新的一手资源,也有部分老资源,还有一部分是某银行的客户资源,但全部都是高质量的,“打不出来可以退款(指向客户打电话)”,适合业务员年底冲业绩,目前打包出售,7000条打包价为5000元。

        “阿智先生”出售个人信息聊天记录



        记者在一两天后尝试进行砍价,“阿智先生”将价格降到了最低,7000条个人信息只需1000元就可以买到,如此算下来,每条个人信息的价值不足两毛钱。在记者的要求下,“阿智先生”发来部分样板。

        可以看到,包括姓名、住址、电话、身份证号码以及投资金额在内,每条个人信息内容一应俱全。

        事主均称被多次骚扰   苦不堪言

记者拨打一个“110”开头的身份证号码所有人黄先生,他表示,之前在一家公司进行过投资理财,目前已经不再做,但是仍时常接到类似的相关电话,让自己很是烦恼又无可奈何。

        而另一名身份证为“371”开头的郭女士则对陌生电话保持警惕,她表示,由于无法核实记者身份,不方便进行回应。

        还有一名男士表示,自己是一名高校老师,姓名和电话都正确,但是身份证号和家庭住址与记者报出的并不一致。“大约一两天内总能接到邀请我投资的电话,非常烦恼。”这位老师表示,不知道谁把自己的部分信息泄露出去了,导致骚扰电话不断。“希望有关部门对这样的倒卖个人信息者进行严打,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频接理财电话   老人“投资”100余万

        住在北京市东直门外的郝先生今年将近70岁了,近年频繁接到投资理财电话,他目前已经有28万元无法收回,自己也不敢告诉家人。

        郝先生说,退休之后,他经常能够接到一些电话邀约,让他到通州、顺义以及河北怀来等地参加酒会、温泉洗浴等活动,其中会有人介绍一些投资项目,收益很高。“我投资了五六个项目,共花费100多万元。”老人说,刚开始前半年这些投资项目都会返钱,但即将到期返本时可能就会找不到人了,“现在有28万元的投资已经找不到人了。我也不上网,不会查询公司的信息,不知道各个公司的情况,还容易相信人,希望警方多多打击这些骗子。”

        记者在网络搜索“理财被骗”的关键词,有1500万条相关信息,“电话被骗”的词条信息则有将近400万条。

        律师说法   转卖个人信息涉嫌犯罪

        北京本同律师事务所徐学义表示,转卖个人信息行为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一)转卖行踪轨迹信息,被他人用于犯罪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他人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犯罪,向其转卖的;

        (三)转卖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五十条以上的;

        (四)转卖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五百条以上的;

        (五)转卖第三项、第四项规定以外的公民个人信息五千条以上的;

        (六)数量未达到第三项至第五项规定标准,但是按相应比例合计达到有关数量标准的;

        (七)违法所得五千元以上的;

        (八)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转卖给他人,数量或者数额达到第三项至第七项规定标准一半以上的;

        (九)曾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受过刑事处罚或者二年内受过行政处罚,又转卖公民个人信息的;

        (十)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犯罪主体包括自然人和单位,即公司可能涉嫌犯罪。若公司客户为个人,公司出售或提供客户个人信息,达到定罪量刑标准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公司判处罚金。如公司为网络服务提供者,不履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经监管部门责令采取改正措施而拒不改正,致使用户信息泄露,造成严重后果的,涉嫌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一旦发现个人信息泄露,被泄露者有权要求侵权人停止使用,要求发布主体删除有关信息,防止进一步扩散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有权向有关行政、刑事主管部门举报、控告违法犯罪行为;另外,还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