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2015商务印书馆冬季重点书推荐 (第二批,10种)

2015-12-03 商务印书馆

1.《中国道路与蓝领中产阶级成长》


蓝领中产阶级的成长意味着“金字塔形”收入分配结构正在向“橄榄形”或“鸡蛋形”收入分配结构转变,这是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的。


一个社会最怕的是出现一批又一批的绝望者。在社会水平流动渠道和社会垂直流动渠道相继堵塞的环境中,绝望者增多了,他们认为自己注定就是失去前途的人,个人再怎么努力都是没有希望的。


社会垂直流动渠道的畅通,使每一个勤奋进取的工作者都会有前途。这将是社会风气的巨大转变,人们会记住,未来的前途主要来自个人的努力,而并非依赖于家庭出身、父辈的门第或者祖上留下的遗产。


科学技术的发展让“蓝领”和“白领”之间的差异逐渐变小并逐步消失。

——厉以宁(著名经济学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三十多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高速增长。中国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事实证明,人类思想宝库并非只有西方的民主文明,要为中国传统留有一席之地。中国道路丰富了世界发展模式的多样性。


中国道路丛书由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主编。

延伸阅读:

1.《中国道路与新城镇化》

2.《中国道路与混合所有制经济》

3.《中国道路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2.《制造路易十四》


人们一眼即看出:那位国王是由假发、高跟鞋和皇袍包装成的……理发师与制鞋匠亦如此这般地造就了我们所顶礼膜拜的神灵。

——威廉·萨克雷


大多数与国王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们视他为神。人们相信:只要他用手施以那“国王触摸”,就能治愈身患皮肤疾病者。他是个具有神授超凡能力的人,不管从什么意义上说都是这样。


然而这一神授超凡能力是要不断巩固加强的。这就是路易十四在其凡尔赛宫内的舞台上进行表演的主要目的,也是国王在传媒上一再表演的目的。


不用“制造形象”而用“制造路易十四”这一说法,是要点明传媒对世界影响的重要性。

——·彼得·伯克



3.《文化拯救——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


本书分别讲述了从19世纪末叶到20世纪中叶十六位先贤编写教科书的往事。他们社会身份不同,政治倾向各异,都在教科书编写方面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历史印记。本书资料扎实,语言平实,叙事翔实,从中可以窥见近代中国经历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个侧影。

——丁东 (著名学者)


教科书是传播中国近现代文明的主要媒介,将中国近现代名人与教科书集中研究是一个崭新视角,本书史料完整,判断得当,值得学界关注。

——谢泳(厦门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当我们读到吴小鸥的这本新著时,脑海中,很自然地会浮现出这样的句子:“他们穿着长袍马褂或西装革履,或洋人、或官员但更多的是出版界志士,他们说着江浙方言或京腔京语,在书斋中或圆桌旁,印刷所或出版社,以文化拯救中华民族,伴随着无数个晨钟暮鼓黄卷青灯,以其学养、眼界追随新知,汲汲于教科书的责任与担当。他们就是中国近代教科书的编撰者们。”


在《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启蒙价值》一书的后记中,吴小鸥最后这样写道:“以中国近代教科书为基点,对其前后中国以及国外教科书的启蒙价值继续不懈地探寻。这,一定就是我一生的研究课题了。”





4.《写给恋人(1945-1948)》

本书辑录了作者留美期间共120通写给未婚夫的信

《柳林风声》与《彼得潘》译者杨静远女士1945-1948年间的情书。

一个25岁的女留学生在上世纪40年代对爱人、家人、国家的真情表白。

如实记录了40年代中末期中国留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当时的国内外文化背景。


时间不是物质,本没有重量。但双手托着这摞发黄变脆的老信札,我仿佛分明掂出了时间的重量。


这厚厚的一摞行密字小的信,躺在我的箱底柜角,已有半个世纪。经历了峥嵘岁月的颠簸磨洗,它竟然皮实地存活下来,得意地冲我眨眼,真有点儿不可思议。



5.《那些说不出的慌张》

我总想进到心灵层面,

在这个时代,会不会不礼貌


一个人的内心真实不是伸手就可以拿走的现成之物,它常常是被视而不见、藏在意识的褶皱里,或者已经悄悄流走却又意外重现的东西。


人之存在是个谜。它被消解在人们对确定性的期待里,确定性让人安全,让生活容易,确定性对于谜一样的本质没有好奇心。所以,尽管有这么多历史的磨难,人们有了相对丰富的经验,下一回合却依然蠢笨,好像跟苦难初初相遇。


文化是应对危机的古老而长效的技术。我打算这样写下去。越来越有把握的一点是:过一种审美的生活,是成为一个写作者的必要条件,是接近我想去的那个地方的必经之路。心无旁骛去听一场音乐会,看一次画展、一场芭蕾演出,或者在闷热的下午为自己配一壶茶,不是品味,不是沉溺,是在动荡岁月里提高综合技艺的一种修行,为写出更像样的东西。

——作者·李宗陶



6.《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欧文D. 亚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精神病学教授

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权威、当代精神病学大师

存在主义治疗三大代表人物之一


为什么要聚焦于令人痛苦而不可更改的现实?

如果说治疗的目的是灌注希望,为什么还要唤来挫败希望的死亡呢?


只把死亡留给垂死的人是不可能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死界限相对精确,然而在心理上,生命与死亡彼此交融。死亡是生命的一种事实,我们只要稍作反思,就知道死亡并不只是生命的最后一刻。


我们在出生时就开始死亡;终点从起点就已开始。

——马尼留(古罗马思想家)


尽管肉体的死亡会毁掉人,

但死亡的观念却能拯救人。



7.《批评生理学》


批评无权为各种文学体裁制定准则,因为批评就代表了一种文学体裁。批评仿佛恶作剧一般,总是违背权威的劝告和命令,在相反的道路上获得成功。

——作者·蒂博代(法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和作家)


有热情,则批评的灵魂在;

无热情,则批评的灵魂王。


文学批评可分为三种: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和大师的批评。


不同的文学批评各有其危险。自发的批评的危险是不读而评、小团体、赶时髦;职业的批评的危险是不读而论、迟疑症、缺少批评趣味;大师的批评的危险是容易沦为作坊批评。


文学的正常状态得以建立,几乎一边是作家,一边是有道德的、有修养的、有耐心的读者。



8.《延续与断裂:徽州乡村的超稳定结构与社会变迁》


传统中国,小农经济极为脆弱,然而却是国家的主要税源。


如何确保税收?

如何保持乡村社会稳定?


16-20世纪的长时段,徽州农村基本不变或很少变化的社会要素主要有徽商、宗族和理学科举,它们之间的统合构成了徽州农村权力结构的基本框架。


徽郡保界山谷,土田依原麓,田瘠确,所产至薄……山峭水激,滨河被冲啮者,即废为沙碛,不复成田。以故中家而下,皆无田可业,徽人多商贾,盖其势然也。

——顾炎武



9.《史籍举要(修订本)》


《史籍举要》经过此番之修订,既完整地保留了柴德赓先生原著无可企及的厚重的学术分量,又因增添若干弥足珍贵的研究资料,不仅使旧日整理本更加完善,而且亦成就了当代学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柴德赓,字青峰,浙江诸暨人。著名史学家、教育家、书法家。民国时历任辅仁大学历史系教授、白沙女子师范学院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江苏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兼系主任。柴先生的一生,有将近四十年从事于史学研究和教育实践,是陈垣史学的主要传人之一。



10.《心灵的成长:儿童心理学导论》

库尔特·考夫卡

美籍德裔心理学家

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儿童的眼睛若一见有发光的物体,便立即停止其无规则的转动,而加以注视。婴孩常表现这种行为。在某种情形之下,他更可因此止哭。


吸乳运动的持续既不是无限期的,也不必等疲倦时才停止;因为婴儿若取得充分的营养,我们纵使把乳头放在他的嘴里,他也加以拒绝而不再吸食。反之,当他饿而要吃时,吸食动作不仅为乳头所引起,其母亲的指头或两颊,只须和他的嘴唇接触,也都可为吸吮的目的物。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

在商务印书馆官方微店选购您心仪的图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