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位985大学校长的“开学第一课”!谁的话最戳中你?

01

又是一年开学季,各大高校的校长们纷纷站上讲台,为同学们燃情开讲新学期“第一课”。创新、学习、立志、使命,是今年各高校校长致辞中频现的关键词。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希望你们永远天真地相信,纯粹的热爱,‘不自量力’地改变世界。”

“大学之‘大’,在于做‘大写的人’。”

……


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些充满智慧与能量,饱含殷殷期望与深切关怀的深情寄语,与今年的新生一起走入绚烂美丽的秋季,开启2024新学年,用努力与奋斗,浇灌希望与梦想,谱写新的人生篇章。



01


涵养厚德品格 担当时代重任

——清华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路明


厚德为先、才华为重,德才兼优方能“出膺大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指明人生的方向,让我们牢记使命、奔向光明;“才”提供前行的动力,让我们奋发有为、走得更远。


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今天,3000多名新同学来到清华园,满怀对未来的期待,开启美好的大学时光。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你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你们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清华人。自1911年建校以来,一代代清华人始终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同步伐,在中国人民为救国强国而奋斗的史册上写下了自己的隽永篇章。110年前,1914年11月5日梁启超先生以“君子”为题在清华园演讲,引用《周易》中的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勉励清华学子应当效法天之刚强劲健、地之宽厚和顺,崇德修学,以膺重任。后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成为清华的校训,也成为清华人刻在骨子里的精神特质。厚德,犹如大地之博,无所不载。作为新时代的清华人,你们被寄予厚望,也肩负重任。在这个充满希望又充满挑战的时代,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你们更要以厚德立身,开阔胸襟气度,拓展人生格局,才能成就自己、成就他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


厚德就是要器量宽宏,“责己甚厚,责人甚轻”。中国文化讲究检身若不及、与人不求备。对自己要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对他人要能够理解体谅、换位思考,“与其喜闻人之过,不若喜闻己之过;与其乐道己之善,不若乐道人之善”,做到端方敦厚、温润大气。在清华,大家都认同一种“1.2和0.8”的处事方式。动力机械工程专家、我校倪维斗院士曾说,要把别人的优点放大一点,乘上1.2,把别人的缺点缩小一点,乘上0.8;而对于自己,则要把自己感觉到的优点乘以0.8,把自己的缺点乘以1.2,这样你就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很多可以学习的东西。容人之量并不是顺人之非,而是彼此相观而善,弘扬清风正气。1927年,梁启超先生曾对清华国学研究院学子说,要严格约束自己,“不怕难,不偷巧,最先从自己做起”,也要在朋友之间“互相改造与策勉”,从一个人、一群人开始,营造一种理想的新风气。同学们,希望你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乐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善于改正自身的过失,共同为构建和谐包容、向上向善的社会贡献力量。


厚德就是要胸怀博大,“处世接物坦焉无所芥蒂”。厚德之厚体现在大度容人,更体现在“大其心,容天下之物”。正所谓“存心光明正大,言论光明正大,行事光明正大”,做事真诚无欺、没有成见,特别是当遇到困难、面对挫折时,更要做到坦然处之、宠辱不惊,才能赢得尊重和信任。“坦焉无所芥蒂”还意味着秉持公心正道,去除私心杂念,看淡个人得失,以一片至诚将爱国之情化为报国之行,作出“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的业绩。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院士于2004年回到祖国,全职到清华任教。他说:“能为祖国伟大复兴的事业尽个人微薄之力,是我引以为傲的成就,也是我毕生最大的荣幸。”20年来,他带领团队打造出国际同行认可的“世界上最好的计算机科学本科教育”,推动建立交叉信息研究院,出任人工智能学院首任院长,极大促进了国内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同学们,希望你们襟怀坦荡、言行一致、无私无畏,养成纯粹清澈的优秀品质,永葆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


厚德为先、才华为重,德才兼优方能“出膺大任”。“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指明人生的方向,让我们牢记使命、奔向光明;“才”提供前行的动力,让我们奋发有为、走得更远。著名科学家、清华校友陆士嘉教授矢志爱国报国,一生倾心育人、潜心研究,从不计较名利。她在赴德国留学前夕目睹了祖国遭受日军飞机轰炸的情景,决定学习航空科技,师从近代流体力学奠基人普朗特教授。学成回国后,她曾在清华航空系任教,并积极参与创建北京航空学院。她始终以“讲2小时,至少要用6小时来备课”的态度站在教学第一线,总是选择研究短时间见不到成果的大问题,还多次婉拒增补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机会,表示“应该让年轻人上”,甘做后人的“铺路石子”。陆士嘉教授以崇高的风范和卓越的才华,为祖国培养了大批航空工业科技人才。清华校歌里有两句话,“海能卑下众水归,学问笃实生光辉”。中文系的徐葆耕教授对此解释道,“只有胸怀博大,容纳百川,而不拘一豆之见,才能使自己的学问焕发光辉”。谦虚温谨,方可日有所进、学有所得;仁厚诚笃,方可凝聚众人之心、汇集众人之才,成就艰巨而伟大的事业。“嫦娥”揽月,“天问”探火,“奋斗者”号探秘万米深海,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商运投产,这些无不是众多科技工作者同心同德、精诚合作的结果。同学们,希望你们砥砺品德、增长才干,做到又红又专、全面发展,努力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要“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从梁启超先生作“君子”演讲到今天的110年间,中国迎来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学们,你们是平视世界的一代,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希望你们涵养厚德品格,担当时代重任,秉持律己宽人之风,葆有真诚谦逊之心,增益磊落包容之量,树立家国天下之志,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02


学会持续创新

——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金力


1999届电子工程系校友赵勇花了10年时间,让自己创办的企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AI企业。我想引用他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无论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希望你们永远天真地相信,纯粹的热爱,‘不自量力’地改变世界。”


复旦大学校长金力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开学典礼,是同学们的重要时刻。新的阶梯,新的开始。我代表全体师生员工,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向一路指引陪伴同学们成长的父母师长表示诚挚的感谢!开学典礼,也是学校的重要时刻。今天,来自92个国家和地区的4337名本科新同学、12321名研究生新同学加入复旦大家庭。学校与学生互相成就,感谢大家选择复旦、信任复旦!


创新图强,是新时代的脉搏,也是复旦办学的母题和使命。119年前,复旦在吴淞口的一座废旧庭院里第一次开学,只有160名学生,是今天在座人数的百分之一。那一年,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中国科举制度宣告废除。中国人民间集资、自主创办的第一所高校,就诞生在这样的新旧分野时刻,先贤们选择“日月光华,旦复旦兮”的日新意象作为校名,为我们种下创新自强的基因和风骨。近两个甲子以来,一代代复旦人不懈创新、为国奋斗,让学校力量百千倍壮大,让我们今天有底气宣告:这一代复旦人的使命,就是要向世界一流大学的前列继续挺进!


这个世界从来没有一蹴而就、功德圆满的创新。“从0到1”的突破,不过是长期积累后的蜕变;“从1到10”的应用,仍然离不开千百次的试错和改进。创新的关键,在于持续创新的努力。再新质的生产力,不发展一定会落后;再热门的专业,不更新总会被淘汰。大至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小到每个学科、每位师生,都要有不断创新的能力和动力。学校决心,通过改革实现向一流创新型大学的新跨越,就是要让复旦成为一个创新要素不断融合、创造活力不断迸发的共同体,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乃至人类社会持续创新的一个发动机。


创新型大学最根本的任务,是自主培养造就具有终身创新能力的创新者。同学们不仅要学会创新,更要学会持续创新。来复旦求学,不是为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做好准备,而要为人生最后一个台阶奠定坚实根基。大家学习的目标,如果仅仅停留在攒绩点、发论文、拿学位、找工作,那么这几年只是人生的普通一程,就像地铁18号线复旦大学站的一名匆匆过客。没有创造性目标和体验的旅途,即便天天过得像“特种兵旅游”,也只是“打卡人生”。


如何学会持续创新?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激发创造天性。


创造力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质。脑科学家大卫·伊格曼指出,大脑有一种现象叫“重复抑制”效应:习惯了某样东西,对它的反应会越来越弱,分配的神经能量越来越少,越难有创造性。大脑总在寻找新东西,有东西可学,会让大脑兴奋。可预测的世界能节省神经能量,但只有新鲜事物才使大脑感到满足。所以,兴趣是创新之源,每个人都有学习、冒险和创造的冲动。同时,人类不仅在神经元数量上有巨大优势,而且特有的机体组织让我们拥有海量“随时待命”的神经元,可以通过学习和思考形成新的神经元线路。所以,脑子越用越好,不好好用脑子就是天大的浪费。能进复旦,同学们已经证明自己的天分。进了复旦,在最能学习和创造的人生阶段,绝不能辜负自己的天分和青春。


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校友把创新的动力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兴趣是大脑对探索未知的奖励,通过分泌多巴胺和产生α波让我们感到愉悦;第二层,如果兴趣消退,仍能持续研究,便上升为志趣;最高的境界是有趣,成为创造力充沛的人。人们常说“学在复旦”“玩在复旦”,融为一体就是“创在复旦”,学得卓越、玩出名堂,从这样的文化里走出了许多卓越而有趣的复旦人。期待大家把创新创造内化为生活方式,干卓越的事,做有趣的灵魂。


第二,训练创新能力。


把潜在天分激发为持续的创造力,离不开刻苦的能力训练。近年来,学校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了不少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是造就更多“干细胞式”拔尖创新人才。复旦学生应像干细胞那样具有多方面潜力和高素质潜能,点燃为国家和人类创造未来的雄心,主动塑造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而更好发现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比如,拥抱科学智能创新范式。新学年,学校将为全校学生提供116门AI-BEST序列课程,覆盖所有一级学科,其中本学期开课61门,加上平行班有102门次;学校也将向2024级学生开放一大批“X+AI”双学士学位、博硕双学位项目以及第二学位、辅修学位和AI+学程。此外,“文化校历”还收集整理了许多科创参与机会,等着大家去发现。我们希望,今天AI赋能每个人的成长成才,明天AI创新千行百业、造福千家万户,帮助每位年轻人乃至整个社会制胜未来。


又如,学会给自己“留白”。国务学院包刚升教授曾在一篇随笔中写道,做老师的不必高估自己,给同学们的时间松绑,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帮助。他建议,同学们不要过早地生活在一个工分激励系统之中,许多时候更需要做减法,而不是加法。大学学习远不止绩点和排名。上学期实施本科GPA改革,最核心的导向是松绑,增加容错试错的空间。一次完整的创新探索,哪怕结果失败,也比一个A更有意义。


这些改革举措为大家提供了更多自主选择发展路径、自我建构知识结构的权利,关键是运用好,真正为自己赋能。


第三,磨砺创业精神。


持续创新需要内生动力,创新者需要创业精神。


什么是创业?狭义指创办企业,更普遍更深刻的涵义是创造事业、打开新天地。刚才阮伟祥校友说“具有使命感的创新”,就是很典型的创业。创业肯定要吃苦,但肯吃苦不见得能创业。大家从小刻苦、考进复旦,现在要与全世界最优秀的同龄人赛跑,最需要创业精神。施一公教授在反思应试教育时讲,寻找标准答案、追求既定目标的惯性思维深入骨髓和细胞,让人缺乏足够的冒险精神,束缚了最珍贵的原创精神;如果重来,他将会更早选择更有开创性、挑战性的前沿研究方向。而现在的你们,就有选择的权利。


什么是创业精神?人类历史上最恢宏的一次创业,是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像这样的伟大创业,要有改变命运、改造世界的雄心,要有独立寒秋、自力更生的决心,要有初心不改、百折不挠的恒心,要有造福社会、造福人类的慈心。敢创业、能创业,就要懂得把个人奋斗融入历史洪流,站到时代潮头,把个人成长链接国家发展,用自己的进步推动社会进步。


投身创新,是成长最好的磨刀石。每一次创新实践都是不可替代的财富,品尝失败的苦涩与成功的甘甜,懂得平衡理想的丰满与现实的骨感,学会跨学科跨界的对话沟通,体验互惠共赢的团队合作,不断增加人生的阅历和质量。


我想在此向2024级同学发出倡议,共同建设一个复旦人的“创意银行”:随时在个人“创意账户”里存取新想法、新体会,与同道在“创新大厅”切磋砥砺,把失败铭记在“创意墓地”,把成功镌刻上“创新英雄榜”。让这个在线社区承载同学们的创新记录和成长记忆。


从今天起,同学们将开始书写各自的复旦故事。1999届电子工程系校友赵勇花了10年时间,让自己创办的企业成为中国第一家在A股上市的AI企业。我想引用他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无论你们的理想是什么,希望你们永远天真地相信,纯粹的热爱,‘不自量力’地改变世界。”


新复旦人们,请奋力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03


成为更优秀的学习者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丁奎岭


以乐观之心面对成败得失,养成体育运动和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迎接磨砺锤炼,永葆身心健康;以包容之心接受差异多元,保持开放大气的心境,接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交流碰撞;以感恩之心涵养岁月真情,对于父母的培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支持铭记于心,在善待与尊重中收获友谊和成长。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相聚在东海之滨、思源湖畔,隆重举行2024级本科新生开学典礼。首先,我代表学校,向来自五湖四海的你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为大家的一路成长辛勤付出的父母和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今天于你们而言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交大人”将成为大家共同的名字。这个名字的背后,是跨越三个世纪的交通大学与国同行的厚重底蕴、代代交大人丹心报国的赤诚情怀;是今日交大名师荟萃的求学环境、兼容并蓄的校园氛围;也是一幅向着未来徐徐展开的全新画卷,新中国成立75周年、建校130周年……你们将是其中的亲历者与见证者,也将成为“饮水思源、爱国荣校”校训的践行者和传承者。


大学四年是人生宝贵的青春年华,是以学为基不断拓展视野、探索自我的重要时期,也是锤炼精神品格、明确未来方向的重要阶段。今日中国对优秀人才的渴望、对创新发展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面对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本世纪中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个人都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人工智能等技术迅猛发展,更是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各位同学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已经具备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和扎实的知识根基,进入大学后,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涵,努力成为更优秀的学习者,是亟需走好的第一步,也是成长为更优秀的自己和创造美好人生的必由之路。借此机会,围绕“成为更优秀的学习者”,我和杨振斌书记一起,和大家交流三点想法:


一是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内生动力。目标如同灯塔,是个人志向追求的体现,也是勇毅前行的动力之源。在你们过去十余年的求学生涯中,考上心仪的大学是重要的奋斗目标。与高中有所不同,大学求知更像是在广阔天地中的自由探索,不能仅仅停留在追求“考高分”“拼绩点”,更要以高远的视野确立人生方向、厚植专业志趣、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唯有如此,方能笃行不倦、抵达远方。


在今年6月刚刚毕业的交大2020级本科生中,有两位来自不同学院、有着不同成长经历的同学。其中,来自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的袁林同学,在高中时被交大学长研制辽宁舰、蛟龙号等大国重器的故事深深吸引,如愿考入交大后选择了“船数”双学位专业,愈发坚定了逐梦深蓝、向海图强的抱负,养成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与科创竞赛,本科毕业后选择直博深造,继续从事深海平台相关研究。而来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张祯同学,却在进入大学之初一度对完全陌生的学科领域感到迷茫,但他以“择一事,终一生”的毅力坚持学习,鼓励自己勇于尝试,与师长深入交流,在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结合的过程中发现志趣所在,将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领域的材料研发和应用作为自己的方向,毕业后在相关领域继续深造。


同学们,如果说袁林同学的成长经历是“因为热爱,所以选择”的自觉追求,那么张祯同学的求学故事则是“因为选择,所以热爱”的执着坚守,背后都离不开对目标志向的确立和奔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远大目标的实现、专业志趣的形成,都是循序渐进、不懈攀登的过程。交大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难度大、要求高,希望你们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程、学深悟透每一则原理、高质量完成每一次实验,在实现一个个“小目标”的过程中拾级而上、行稳致远。


二是改进学习方式,适应时代发展。从中学到大学,你们迎来的不仅是身份角色的转变,更是学习场景和方式的变革。大学学习不是高中知识的简单延伸与深化,也不再是以反复训练、强化记忆来巩固提升的过程,变“知识传授”为“知识探究”,学会利用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学习效果、构建知识体系,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修课。


在交大,你们会遇到很多优秀的学长。他们有的积极投身创新创业计划、PRP等科研项目,深入体会学习研究的乐趣;有的活跃在“挑战杯”、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等科技赛场,团结协作共展青春风采;有的登上“雪龙”号极地科考船,走进重大装备、大型工程现场,在实践中感悟专业使命;有的前往行业一线、基层社区、国际组织等,深入接触社会、推进学用结合。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不满足于接受既定答案、做知识的“存储器”,而是以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善于进行合作学习,增强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在与师长同学的深入探讨中共同寻求答案、深化认识;更加注重在实践中学习,将所学知识与具象化应用场景相结合,深入地理解并运用专业知识,打牢攀登学术高峰的根基。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演进,生成式人工智能蓬勃兴起,也为我们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用结合提供了新的助力。学校正在搭建“AI+教育教学”的广阔平台,为同学们提供更加多元的教学应用场景和更加丰富便捷的AI工具集,希望你们在提升自身AI素养的同时,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突破认知边界、积极创新作为。


三是丰富学习内涵,促进全面成长。大学学习以专业为基础但又不局限于所学专业,兼具求知的深度与广度。既要以深入系统性学习打牢“基础”,练就扎实专业本领;又要在交叉融合中建立“链接”,感受不同学科的魅力,激发新的灵感。在交大,不同院系、学科汇聚交融,开放包容的校园环境、打破专业壁垒的课程体系、丰富多彩的科研项目,给大家提供了全面学习成长的选择。


李政道先生是享誉全球的华人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也是与交大多年友好交往的老朋友,倡导科学与艺术融合的躬行者。上周日,李政道先生悼念追思会在学校李政道研究所举行,大家共同回顾了他心通天宇、情系华夏的一生,被他身上体现的科学精神和艺术修养的完美结合深深折服。他常说“科学和艺术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在从事物理学研究的同时与艺术交叉融合,用彩笔抒发了对人生、对自然的真情诗意,用艺术的语言引导人们探索宇宙之奥秘。化学系1944届校友徐光宪学长被誉为“中国稀土之父”,凭借在化学、物理等多个领域的扎实基础,为了祖国所需四次更改研究方向。他在总结科研创新的经验时谈到:“实际的学科基础是金字塔,有比较广的知识,但是又要有塔尖,有高度,也就是你的专业知识高度。但是一条竹竿是站不直的,所以你除了‘高’,还要有一些‘宽’。”


“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求创新”是学校一直以来的办学传统。希望你们在学习中首先要做到“基础厚”,打牢过硬的“基本功”,以爬坡过坎、跋山涉水的精神扎牢专业根基。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成为常态的当下,大家还要形成宽广的“知识面”,具备跨越学科边界的知识储备,学会融会贯通的思维方式,激发自身强大的创新潜能。


同学们,今天是你们求学交大的起点,如何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式、丰富学习内涵,是过好大学生活的重要思考。作为师长,希望你们能够以乐观之心面对成败得失,养成体育运动和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迎接磨砺锤炼,永葆身心健康;以包容之心接受差异多元,保持开放大气的心境,接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的交流碰撞;以感恩之心涵养岁月真情,对于父母的培育、师长的教诲、朋友的支持铭记于心,在善待与尊重中收获友谊和成长。


同学们,你们的交大探索之旅于今天正式开启,我将和全体老师一起,陪伴、支撑着你们的学习和成长。希望你们继承并践行百廿交大的精神品格,“求真务实、努力拼搏、敢为人先、与日俱进”,做更优秀的学习者,成为更好的自己,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04


争做低调务实、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国铸剑的“总师型”人才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宋保维


“00后”“05后”的你们,是最具创造力的一代,是最具责任担当的一代。希望你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找准奋斗坐标,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为国铸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书写人生精彩华章。


西北工业大学校长宋保维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各位来宾、家长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相聚在秦岭脚下、沣河之滨,隆重举行西北工业大学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在这个喜悦的时刻,我代表全校师生,代表李言荣书记,向来自国内外的4654名本科生、7707名研究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欢迎你们成为西工大这个大家庭的成员!向精心培育你们的家长和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信任西工大、选择西工大!


西工大是一所“总师育人文化”特色鲜明的学校。西工大以“总师育人文化”引领人才培养。八十多年来,校友在我国航空、航天、航海等国防科技领域作出了重要贡献,涌现出以“三大军机总师”(歼-20总师杨伟、运-20总师唐长红、直-20总师邓景辉),“三大民机总师”(ARJ21总师陈勇、C919基本型总师韩克岑、C929总设计师赵春玲),“三大航空发动机总师”(沈阳发动机研究所总设计师刘永泉,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黄维娜,航发集团专职型号总师程荣辉)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领军人才和行业骨干,半数以上的航空领域重大型号总师和副总师均为西工大校友,形成了人才培养领域独特的“西工大现象”,被社会誉为“总师摇篮”。


西工大是一所科研系统创新能力强的学校。自主研制生产的无人机先后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70周年,建军90周年阅兵式上三次接受党和人民检阅,先后两次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颁发的“重大贡献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高校。近年来,学校在铸国之重器中再立新功,抓总研制的“澳科一号”卫星B星成功发射,牵头研制的“飞天一号”火箭冲压组合动力成功发射,翼身融合大型民用客机缩比试验机成功首飞,作为技术总体单位牵头主持的20亿元级水下无人系统项目取得重大进展,为国防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新的重要贡献。


西工大是一所科技成果转化基础好的学校。学校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强化重大项目谋篇布局,找到“真需要”、研究“真问题”、产出“真成果”。先行先试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大批有产业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及时高效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新质战斗力,实现“真转化”、取得“真成效”,在全国高校引起了强烈反响,是2022年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的全国唯一高校。成果转化企业产品广泛应用于弹箭星船机等百余项重点型号任务,填补了20余项关键核心技术国内空白。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企业铂力特、华秦科技登陆科创板,分别成为中国“3D打印第一股”“隐身材料第一股”。


西工大是一所国际化办学创新发展的学校。学校致力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至少一次出国交流的机会,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全球胜任力。成立了西北地区首家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学院,与“阿里·法拉比”哈萨克国立大学共同成立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发表署名文章中指出“要共同办好西北工业大学哈萨克斯坦分校,培养更多中哈友好事业接班人”。今年8月,在中白两国总理见证下签署了“西工大—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合作意向备忘录”,持续提升国际化办学能力水平。


同学们,你们将在这里开启全新的人生篇章,结识五湖四海的朋友,接触更为广阔的知识,共同探索未知的领域,启迪智慧、追求真理。在此,我想对同学们提四点希望:


一是希望同学们低调务实,锤炼“崇德修身、向上向善”的品行。今年暑假,“去西工大看大飞机”成了很多家长带孩子参观研学的必选项目,“铸剑勇士”的雕塑、“校友总师明星的机型展陈”等特色育人场馆,成为学生们汲取成长力量的“网红打卡地”。我理解,大家不仅是来看学校打造的国之重器,也是来体会镌刻在西工大人骨子里的优秀品质。同学们,你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希望你们用心感悟“公诚勇毅”的校训和“三实一新”的校风,扎实用功、扎实学习,在学习生活中加强品德锤炼,实学实干、脚踏实地,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二是希望同学们兼收并蓄,广积“勇于探索、锐意创新”的力量。在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我国取得参加夏季奥运会境外参赛历史最好成绩,运动健儿们充分展现了中国青年顽强拼搏、自强不息、自信乐观的形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人的成长是一个全面的过程。学校不仅为大家提供了学习专业知识的平台,也为大家搭建了社团交流、体育运动、文艺欣赏、社会实践等丰富的平台。希望同学们不断提高格局视野,博采众长、全面发展,充分汲取各方面营养,积蓄前进能量,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是希望同学们厚积薄发,练就“追求卓越、引领未来”的本领。今天你们的学姐赵春玲总师也来了现场,她在校期间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和理论基础,工作后前后参与了ARJ21、C919两个里程碑式的研制项目,积累了宝贵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如今已成为C929的总设计师。正是如她一样的一大批飞行器设计者、制造者,锚定航空强国目标,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学习、积累,一次次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大飞机技术研制体系、创新体系。大学是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地方,更是创新的重要源地。希望你们在学习和科研中,努力汲取知识的力量,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直面挑战,争当科技创新生力军。


四是希望同学们为国铸剑,坚定“胸怀天下、不负时代”的担当。我们正处于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现在距离实现“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只有11年时间了。未来十年是你们本硕博学习、打基础的黄金时期,2035年到建国百年是你们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同频共振、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00后”“05后”的你们,是最具创造力的一代,是最具责任担当的一代。希望你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找准奋斗坐标,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坚定不移为国铸剑,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书写人生精彩华章。


同学们,希望大家珍惜宝贵的大学生活,不负青春理想,不负伟大时代,用奋斗擦亮青春底色,争做低调务实、兼收并蓄,厚积薄发、为国铸剑的“总师型”人才!谢谢大家!






05


定位大格局 练就硬功夫

迈向新卓越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韩杰才


希望同学们锚定强国复兴的重大命题,以开阔的视野、奋进的姿态,把握和汲取学校的优质资源,在磨砺自身中不断校准成才路径,在解决难题中持续锻造真才实学,在集体生活中善于“集百家之所长”,加速成长为能担重任、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材。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韩杰才对全体新生提出3点希望。


一是要以报国之心定位大格局。希望同学们始终牢记国之重托,传承哈工大人对家国天下的“大我”情怀和许党报国、强国有我的红色血脉,在为国解忧、为国解难中,砥砺报国之心,坚定强国之志,提振哈工大人特有的精气神,向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奋勇前行。


 二是要以担当之志练就硬功夫。希望同学们锚定强国复兴的重大命题,以开阔的视野、奋进的姿态,把握和汲取学校的优质资源,在磨砺自身中不断校准成才路径,在解决难题中持续锻造真才实学,在集体生活中善于“集百家之所长”,加速成长为能担重任、可堪大任的栋梁之材。


三是要以尖兵之魂迈向新卓越。希望同学们接过哈工大的“尖兵”接力棒,涵养“尖兵”之魂,练就“尖兵”之能,以争当“尖兵”的志气、骨气、底气,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新课题,在创造性突进中挑大梁、当主角,以当“尖兵”、求“卓越”的果敢和魄力,去探索和成就拥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06


不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荣光

奋力书写强国有我、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 包信和


大学之“大”在于开拓大视野、开阔大胸怀、培育大情怀,在于做“大写的人”。唯“学”方可致“大”。同学们,希望你们既要抓紧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读好“有字之书”,也要积极拓展兴趣爱好,读好“无字之书”,努力做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让自己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重任的可靠接班人和高素质建设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包信和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秋叶轻落,新知渐长。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我们相聚在美丽的科大校园,隆重举行2024级本科生开学典礼,共同欢迎2024名同学正式成为中国科大的新成员,至此,我们拥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科大人”。我谨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向各位新“科大人”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祝贺,同时,向一直以来辛勤养育你们的家人、悉心教导你们的老师、真诚陪伴你们的朋友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问候!


60年前,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核讹诈,为新中国抵御帝国主义的武力威胁发挥了巨大作用。“两弹一星”事业的巨大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中国科大正是我党为“两弹一星”事业而创办的红色大学。1958年6月8日,学校筹备委员会主任郭沫若先生召开筹委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学校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学校成立暨开学典礼上,郭沫若先生作了题为《继承抗大的优秀传统前进》的致辞,他满怀信心地寄语广大新生:“我们的学校如果可以说像一张白纸,就请把它办成最新最美的学校吧!”66年来,一代代科大人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以智慧为笔,以汗水为墨,共同绘制了一幅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命名的绚丽画卷,书写了我国科教事业蓬勃发展、飞速进步的宏伟篇章。


同学们,你们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个神圣光辉名字的感召来到这里,选择在这里度过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不知道大家可曾想过,创校先辈们为何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学校命名?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又很值得思考,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你们会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我本人之前在中国科大担任了13年的科教融合系主任,现在,又作为校长在中国科大工作了7个春秋。借这个机会,我这个“老生”想向在座的各位“新生”分享一下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理解和体会。


以“中国”为首,就是希望同学们胸怀祖国,做红专并进、科教报国的科大人。“我的祖国需要我,作为一名中国人,我没办法坐视不管。”这是我国放射化学奠基人、中国科大创校元勋之一杨承宗先生在接到祖国召唤后的回答。杨先生拒绝了海外的高薪,带着用全部积蓄换来的13箱珍贵资料毅然回国。在我国放射化学基础几乎为零的情况下,他亲自设计放射化学实验楼,培养了新中国急需的第一代放射化学研究人才。1960年,在苏联撤走专家、铀厂尚未建成的内外交困之际,杨先生临危受命,开展核燃料化学分析技术攻关,建立起一整套核纯铀产品质量检验方法,为“两弹”研制和中国铀工业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杨先生的一生只为解决国家之需,为原子弹炼出铀原料,在科大创办紧缺专业。淡泊名利的他,为原子弹加“铀”,一生心血打造护国神器,是没有勋章的无双国士、共和国功臣。


在祖国大地播撒科学的种子,是老一辈科学家毕生的夙愿。以自己所学为国家科技事业发展贡献力量,是他们人生的第一要义 。同学们,希望你们向老一辈科学家们学习,在当今全球科技博弈的紧要关头,胸怀祖国、又红又专,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


以“科学技术”为擎,就是希望同学们勤奋钻研,做理实交融、追求卓越的科大人。我们熟知的潘建伟院士在本科时候就被量子理论深深吸引,这就是当今世界最深奥和最重要的科学之一。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发现量子力学中的各种奇妙的现象,需要更尖端的实验技术才能得以验证。怀着这样的信念,潘建伟在量子实验方向继续深造,立志“在中国建一个世界一流的量子光学实验室。”21世纪初,他筹建实验室,组建研究团队,带领一群年轻人闯入微观世界,开启了与量子的“纠缠”之旅。“墨子”升空、“京沪干线”建成、“九章”“祖冲之号”横空出世,这一系列重大成果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完美融合,背后是潘建伟团队的“几十年磨一剑”,是数千个矢志不渝埋头钻研的奋斗日夜,也是无数个不言放弃追求卓越的坚定瞬间。正是因为有一大批这样的科研团队,我国的量子领域多个研究方向进入国际领先行列,量子科技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部分领跑的历史飞跃。


“灵光一现”不是天降好运,而是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上思考、探索后的豁然开朗。技术突破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长久的攻坚克难中累积、在大量试错后的水到渠成。同学们,希望你们勤奋钻研、锤炼本领,将所学运用于实践中,化知识为能力,不断向“无人区”进发,追求“高峰要高到九重”,在科技的疆场上实现更多更大的突破。


以“大学”为基,就是希望同学们全面发展,做文武双全、堪当大任的科大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经典《大学》开篇明确了“大学”的宗义。新时代的大学,更是为同学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供成长沃土。我们不难发现,近现代很多杰出的大科学家、令人敬仰的大先生都是学贯中西、纵横文理、心忧天下的智者。我校近代力学系首任系主任钱学森先生在大学期间广泛阅读哲学、文艺理论方面的书籍,还担任学校乐队的次中音号手。他在专著《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中,大力提倡艺术与科学结合,认为文艺与科技是不能割裂的。著名华人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不仅精于绘画,而且对中国传统工艺诸如陶瓷、丝绸等也颇有研究心得。他曾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除了文艺,体育和劳动也是不容忽视的,须知“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大家可以放下手机、走出宿舍,享受挥汗如雨的畅快淋漓,释放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


大学之“大”在于开拓大视野、开阔大胸怀、培育大情怀,在于做“大写的人”。唯“学”方可致“大”。同学们,希望你们既要抓紧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读好“有字之书”,也要积极拓展兴趣爱好,读好“无字之书”,努力做到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让自己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重任的可靠接班人和高素质建设者。


同学们,刚刚我分享了自己对于校名的理解。其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这个名字早在建校之初就被赋予了深刻的内涵。1958年6月,《人民日报》关于中国科大筹建的报道上明确提到,我们的学校就是为新中国“培养目前世界上最新的尖端性学科的科学研究工作干部,培养忠实于工人阶级事业,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能掌握最新的科学实验技术的又红又专的新型科学干部。”在此,我要向各位新同学推荐一本书,我手中的这本由校档案文博院汇编的《师之大者积厚流光——中国科大科学家精神系列展》,通过图文形式,系统展示为学校的创建与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包括曾经在科大工作过的11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在内的老一辈科学家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勇攀科技高峰,无私奉献甚至为国捐躯的感人故事。他们就是红专并进、科教报国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精神的最生动的实践者,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务必学习的楷模。时至今日,66年后的今天,我们所处的国际环境、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内外科技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党和国家对尖端科技人才的迫切需求没有改变,科大“科教报国、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和“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精神没有改变!新时代新征程赋予青年新的光荣使命,希望同学们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信任与厚望,胸怀祖国、勤奋钻研、全面发展,用今天的汗水浇灌明天的希望,用今天的奋斗铸就明天的辉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争当先锋者,勇当排头兵,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


最后,祝愿同学们在科大的求学之路上硕果累累,生活充满欢笑,梦想照进现实。祝愿这段在科大度过的时光,成为你们青春岁月中最璀璨、最值得珍藏的记忆。


谢谢大家!







07


立志成才,卓越有为

成长为引领变革时代的复兴栋梁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振元


大学是走入社会的试炼场,你们即将开启独立生活,开始面临处理人际、学业、情感等一系列从未遇见的新挑战。“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经历这些“风雨”,塑造强大的意志品质,练就健康的身心,才能更好应对纷繁多变的社会变革。


大连理工大学校长贾振元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共同见证来自全国各地的6350名本科生、6349名硕士生、1389名博士生,以及来自67个国家的525名留学生圆梦大连理工大学。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书记项昌乐院士、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和海内外校友,向全体2024级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祝贺!对关心陪伴你们成长的家长和老师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昨天,在迎新报到现场,我们见到了一个个2024级的“萌新”,感受到你们能力卓著、奋发有为,你们通过努力奋斗、脱颖而出进入大工,彰显了“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也感受到你们活力满满、风华正茂,你们中超过85%的学生是“00后”,大连理工大学莱斯特国际学院陈一牛同学年龄最小、只有15岁,最年轻的硕士生是建设工程学院闫永斌同学、只有19岁,最年轻的博士生是能源与动力学院姜敏迪同学、今年只有20岁。青春的你们加入大工,为学校增添了无限活力与希望;还感受到你们动力十足、抱负不凡,踏上人生新征程,你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许,特别期待你们为梦想而付出的努力都能结出硕果。“凡是过往,皆为序章”,从今天起,你们拥有了一个将伴随你们一生的新身份,那就是“大工人”。请相信,学校一定不负你们的选择、你们的期待、你们的未来!


今年是大连理工大学建校75周年,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一直是大工不变的初心与坚守,培养“学术大师、工程帅才、行业精英、治国栋梁”更是大工在新时代秉持的使命与担当。在这里,你们可以直观感受到厚重的历史积淀、卓越的强国作为。第一台激光器、第一艘核潜艇等新中国科技史上诸多“第一”,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港珠澳大桥、C919大飞机等新时代“国之重器”和“大国工程”都凝结着大工人的智慧和汗水。在这里,你们可以充分感知时代前沿、探索未来发展。15位院士领衔的大师团队将带领你们在大工这个“读书做学问的好地方”求知问真;以4个全国重点实验室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平台,还有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卓越工程师学院,将为你们探索科学前沿提供广阔的舞台;你们所在的书院将搭建综合素质能力培育平台,让你们在不同领域全面发展、分类卓越、多元成才。在这里,你们可以潜心求学问道、尽享大学时光。当今的大工校园,处处是风景、处处显生机。学校建设了楼内淋浴间,安装了空调,上周西部校区学生新宿舍已经开工,一年后部分研究生同学将搬入崭新的生活区;新建成的凌水湖成为热门“打卡地”,你们可以在湖边畅谈古今、描绘未来。特别是,今年入学的本科生是学域培养、书院育人改革后的首批学生,学校对你们的成长格外用心,构建了适应时代所需的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了充足多样的书院活动空间,选配了优秀师资担任育人导师,助力你们梦想启航。今天的大工,正统筹推进“卓越大工、魅力大工、幸福大工”三大工程,相信,同学们定会同学校一起力争上游,加速卓越、再创辉煌!


同学们,今天你们面临新的成长际遇。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驱动力量,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将产生深远影响。前不久召开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我们真切地感知到,这是一个变革的时代,各领域都在发生巨变,这其中包括你们的学习,不再是仅仅获取知识,更要培养应对变革、引领未来的能力。在此,我向新同学提三点希望:


一是要明确发展目标,把准成才方向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向犹如航标,指引着人生前进的方向。考上理想大学并不是你们人生的终极目标,此时此刻的你们,更应该思考几年以后的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要成就怎样的事业。而答案,就蕴藏在你们的志向中,也蕴藏在大学这几年的奋斗中。历史一再证明,只有立下高远志向、明确成长方向,才能激发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才能努力奋斗、引领未来、成就事业。


立家国志、做贡献者,始终是大工人执着的追求。介于空、天之间的临近空间是主要军事强国激烈竞争的主战场,被称为“平流层伪卫星”的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对夺取制天权、制空权、制海权具有重大意义,但保证无人机的续航能力是关键技术难题。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读研究生毛润钥同学,入学初就立下科研志向,要以所学解决国家之所需。在导师的指导下,他和团队锚定这一目标毫不动摇,久久为功,成功研制出能够在零下90℃极端环境下长期稳定服役的高性能锂硫电池,助力“东风之眼”实现从“看得见”到“看得久”的跨越。这一科研成果获全国“挑战杯”特等奖!同学们,你们将在大工到处都能见到像毛润钥同学一样,为国家战略而不懈拼搏、奋斗、担当的师生。你们要在这样的精神文化熏陶中树立爱党报国的高远志向,并将这一志向细化为可及的奋斗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将理想变成美好的现实。


同学们,明确发展目标是你们成功开启大学生活的“金钥匙”。距离基本实现现代化只有10余年的时间,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也只有20多年时间,把眼光放长远就会发现,你们就是中国未来的主力军。希望你们能够赓续大工精神传统,树立高远志向、坚定成才方向,激励自己为强国建设而不断奋进。


二是要强化能力塑造,夯实成才根基


高远志向,需要高强的本领支撑。而本领的塑造,更要应时代所需。我们所处的新时代,是一个创新制胜的时代,而科学问题和技术创新的突破高度依赖学科间整合集成和交叉融合,局限在单一专业内的研究已经不能解决高精尖的前沿问题,个体的单兵作战也无法胜任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这就要求同学们重构学习的观念和方法,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夯实知识基础,注重AI赋能,培养交叉思维,加强团队协作意识,为引领未来变革做好本领储备。


学校开展学域培养、书院育人改革,就是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更好满足你们成长的需要。学域更好塑造你们的创新根基,你们可以通过专业交叉,延展认知边界,为跨界融合、集成创新奠定基础;可以通过广泛的课程选择和参与实践项目,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面对多样化的专业方向,聚焦新质新域发展,深入探索自己热爱的领域。书院更好培养你们的综合素养,你们可以借助学习和生活深度融合的育人空间,与学术大师、杰出校友对话人生,与不同志向的同学交流碰撞;可以早进实验室、早进课题组、早进科研团队,在丰富的创新实践项目中强化团队协作、探索创新的能力;还可以定制多元成才“菜单”,在多彩的组织服务、校园文化、国际交流活动中实现全面发展、提升综合素质,培养能够支撑领军领航、解决复杂问题、应对未知变化的能力。


同学们,面对新挑战,大胆质疑、敢于创新、持续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你们成长成才的必然路径。希望你们主动适应时代之变,快速优化学习方式,提升综合素质能力,夯实引领变革时代的强大硬实力。


三是要磨炼意志品质,筑牢成才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风风雨雨从来就是人生的常态,每个人生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挑战。大学是走入社会的试炼场,你们即将开启独立生活,开始面临处理人际、学业、情感等一系列从未遇见的新挑战。“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经历这些“风雨”,塑造强大的意志品质,练就健康的身心,才能更好应对纷繁多变的社会变革。


昂扬奋进、积极进取是大工人共有的精神特质。化工学院2021级本科生蒋志恒,患有先天性白化病、眼球震颤,矫正视力仅有0.2,但他坚持以坚毅乐观直面命运的挑战。500多次、3000多小时到图书馆自习,300多份学习笔记,这点滴的积累让他成长为全国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典范。你们虽然没有遭遇如此大的困难,但第一次离开家乡、离开家人,在生活上可能产生不适;多数同学第一次过集体生活,可能会出现与人相处的困惑;面对学习方式的变化和全新的知识体系,可能会遭遇学业的艰难;还有面对繁重任务、复杂问题,可能会出现身心的疲惫和焦虑、情绪的波动等等。但青年成长的过程本来就是“山一程、水一程”,这些都是人生成长的必修课,需要你们大胆磨炼自我,始终以积极、健康、向上的心态应对成长中的困惑。


同学们,面对成长路上的挑战,以阳光自信绽放青春光彩是你们共同的壮阔征程。希望你们迎难而上,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健康身心,磨炼应对变革时代的意志品质,展现“如初春、如朝日”的朝气锐气,为人生成长积蓄更强大的力量。


大学是走入社会的试炼场,你们即将开启独立生活,开始面临处理人际、学业、情感等一系列从未遇见的新挑战。“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经历这些“风雨”,塑造强大的意志品质,练就健康的身心,才能更好应对纷繁多变的社会变革。







08


投身伟大的创新时代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孙其信


我们面临着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使命光荣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创新。当今,世界正处于最复杂、最深刻的剧烈变革期,一系列重大变革改变了世界发展格局。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更加复杂。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科技强国建设。我们肩负的使命是光荣的,责任是重大的。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


(向上滑动查看全文)

亲爱的2024级同学们,在山东烟台、海南三亚线下出席典礼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学校向今年入学的9543名新同学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真诚的祝福。9543名新生,是中国农业大学建校119年来最大的招生规模。我们很高兴看到,2024级新同学中有很多感人故事,同学们怀揣梦想,怀揣为祖国强大而学习的梦想来到中国农业大学,特别是有若干对双胞胎姐妹、兄妹一起考入中国农业大学,还在同一个班级。我注意到,会场布置了4个字“禾下乘凉”,这是“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两大梦想之一。袁隆平先生有两个梦:第一个梦是禾下乘凉梦,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当前,杂交水稻覆盖全球的梦想已经实现了,杂交水稻已经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试验试种和推广,而且成为许多非洲和东南亚国家解决粮食问题的重大科技成果。今年我在现场签发录取通知书时,我问同学们为什么报考中国农业大学?同学们说是因为在中学时学到了袁隆平爷爷为国家作奉献、为世界作贡献的事迹,所以要沿着袁隆平爷爷走过的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年的磅礴力量。这句话让我非常感动,也向大家透露一个消息,袁隆平先生的孙女今年也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每年,学校都要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我听说,今天最早的同学5:30就起床,6:20从西校区出发,同学们非常辛苦,我建议学工部门要坚持以人为本,明年不再让同学们这么早出发。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仪之邦,“典礼”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标识。“礼”是制度、规则和一种社会意识观念;“仪”是“礼”的具体表现形式,是依据“礼”的规定和内容,形成的一套系统而完整程序。“典”是标准,“礼”是仪式,“典礼”即标准仪式。今天,在座的同学们要提前到场,主席台的校领导们要穿上正装,充分体现出中华文化鲜明的文化标识,这正是中华文明五千余年延绵不衰的最大动力。《礼记》有言:“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这是五千余年中华文明形成的优秀传统。我们之所以要隆重举行开学典礼,就是要在这样一种标准的仪式上,启航全体新生未来的求学之路。


今年6月21日举行的学校毕业典礼上,我以“拥抱伟大的创新时代”为主题,为2024届毕业生做致辞。今天,在这样一个庄重的仪式上,我想以“投身伟大的创新时代”为题和同学们做个交流。毕业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要紧紧拥抱创新的时代。在座的同学们则要开启求学之路,所以我想用“投身伟大的创新时代”,与同学们共勉。我谈三个含义:一是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二是世界迎来了科技创新爆发的时代,正在孕育着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三是对同学们如何投身伟大的创新时代提出5条建议。


一、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最大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这两句话深刻阐释了科技在当今时代的重大作用,也是对几千年来人类文明发展经验的高度总结。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充分体现了以改革促创新促发展的鲜明导向和工作方法。《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极大深化了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规律性认识。大学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同学们在这样一个创新的时代,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学习,肩负的历史使命十分光荣,面临的任务也十分艰巨。


回顾人类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创新可以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制度创新。制度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最基础的创新。秦统一六国后,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国家,实行郡县制,创新国家治理模式,奠定了中国此后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古希腊文明是世界民主制度的先驱,古希腊民主制度催生了其在科学、哲学、文艺等方面的辉煌成就。二是科技创新。近代科学诞生以来,世界科学中心经历了5次地理大位移,推动了5次世界科技创新,催生了3次产业革命。16世纪的意大利、17世纪的英国、18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德国、20世纪的美国,都是当时的世界科学中心。日本科学史家汤浅光朝通过研究认为,一个国家科学成果超过全世界科学成果总量的25%,即为相应时期的世界科学中心。世界科学中心的5次转移,都体现出这一标准。同时,在每次世界科学中心形成之前约50-100年,这些区域都率先成为了世界教育中心。可以说,先有世界教育中心,再有世界科学中心,再有世界经济中心。三是创新文化。在人类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程中,文化创新发挥着促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机衔接的纽带作用。今年的毕业典礼上,我向同学们推荐了美国学者乔尔·莫基尔(Joel Mokyr)的著作《增长的文化:现代经济的起源》,他解释了为何是欧洲而非其他文明引领工业革命,认为文化在世界文明发展和世界经济崛起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回顾世界科学中心的5次转移历程,恰恰有着非常鲜明的文化创新要素。第一次世界科学中心形成于意大利,文化基础是文化启蒙;第二次世界科学中心形成于英国,文化基础是科学启蒙;第三次世界科学中心形成于法国,文化基础是思想启蒙;第四次世界科学中心形成于德国,文化基础是工业启蒙;第五次世界科学中心形成为美国,文化基础是科学启蒙和工业启蒙的综合运用,实现了现代美国大学从柏林洪堡大学开创的“教学和科研”模式转变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模式。


回顾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历程,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都催生了社会的不断进步,文明的不断延续。这就是在当前竞争激烈的新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进行战略部署和谋划推进的原因。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这些是党中央基于历史和现实作出的科学战略研判和重大战略部署。创新催生了社会进步,推进了人类文明发展,创新的价值可以归纳为:推动世界文明的演进,推动社会的进步,改变民族的前途命运,带动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国家的竞争力,提升人类生活质量,以及改变个人的命运。


二、世界迎来了科技创新爆发的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创新浪潮已经席卷全球50多年。如今,世界发展出现了新挑战,人类社会遇到了新问题,亟需创新带动经济繁荣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21世纪以来,诸多领域触发了颠覆性的科技革命,为可能到来的第四次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吹响号角。一是人工智能。今年春节前后,以美国微软和OpenAI公司为代表的世界人工智能巨头,创新性地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带动了一场新的科技变革。ChatGPT、Sora的火爆发展体现出人工智能将引发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二是生物技术。有学者认为第四次科技革命将由生物技术引发。人类发展至今,健康问题是面临的最大挑战,生物技术能为解决人类生命健康问题提供路径。例如,很多老年人器官衰竭,但受伦理学影响,不能移植活体器官。从生理结构和基因组来看,猪的器官大小、生理结构与人类最为相似,由此,科学家通过对猪的器官进行基因编辑,将猪的器官移植到人体,这项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类面临的阿尔茨海默症、肌无力等疾病,生物医药和精准医学找到了有效的治疗办法。三是脑科学。大脑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最重要器官,拥有超过1000亿个神经元,每个神经元里还有1万个连接,是目前任何计算机都无法实现的复杂网络系统。但是,OpenAI发布的GPT-3,其模型参数已达到1750亿。这充分体现出,人工智能会引发重大变革。脑科学是解决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路径。当前,“脑机接口”是一个新的前沿领域。美国企业家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创建了Neuralink公司,通过研发一种能够植入大脑的设备,实现人脑与机器交互。“脑机接口”是通过在大脑中植入微小的电极,利用电流让计算机和脑细胞产生互动,从而使失能患者恢复自主行动。脑科学也将成为未来引领第四次科技革命的重大技术。四是量子科技。量子理论是公认的近代物理学的一场重大变革,而且引发了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一系列产业变革。当前,世界各国把量子科技列为国家战略目标,量子信息技术成为大国集中发力的科技前沿阵地。


以上是科技创新的总趋势,农业科技创新也正走向一个新时代,我举4个例子:一是合成生物学。试想50年、100年以后,不用种地也能实现粮食生产,这是引发农业变革的颠覆性成果。如今,科学家通过合成生物学手段可以模仿绿色植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淀粉。绿色植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没有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就没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然而,合成生物学就可以在实验室实现二氧化碳到淀粉的合成。未来,科技的巨大变革使得我们不再或者不再更多依靠土地来生产粮食。二是细胞培养肉。从“吃得饱”到“吃得好”再到“吃出健康”,人们对蛋白质摄入的需要日益增加。未来,我们可能实现在实验室“种肉”,细胞培养肉可能代替传统畜牧业。科学家通过对干细胞进行定向诱导分化,使其生成鸡肉、牛肉、猪肉、羊肉等。当前的实验结果表明,肉的品质、风味可堪比天然肉。目前,唯一的限制是成本太高。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可能不再主要依赖养殖业来提供肉蛋奶。三是基因编辑。基因编辑技术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场重大变革。过去1万年生物自然进化的结果,我们现在用一年就能实现。经过定点的基因编辑,可以产生人类需要的各类动物、植物,包括改造用于器官移植的猪的基因。世界各国已经把基因编辑技术列为竞争性、突破性的前沿技术。四是无人农场。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部分区域实现了无人化作业,所以无人农场不是梦想,而且已经成为现实。在GPS、北斗导航、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下,水稻农场、养鸡企业等都能实现无人化。这就需要我们在智能农机装备、传感器技术、大模型以及决策网络系统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我们迎来的是一个创新爆发的新时代。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时代进入大学学习,迎来了最好的创新时代,拥有着巨大的创新机遇,也面临着重大的创新挑战。桥水基金的创办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在著作《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中,分析了过去500年来世界大国的兴衰历程,提出了发挥关键性作用的8个要素,第一个是教育,第三个是科技。如今,中华民族要实现科技创新的引领和突破,就要深刻把握世界科学革命的规律。20世纪60年代,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Thomas Kuhn)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了以范式理论为中心的动态科学发展模式。他认为,科学革命实现突破并非一帆风顺,会经历“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这一过程。我理解,当已有范式成为限制创新的制约因素,科学本身会酝酿和产生科学革命。这昭示了科技进步并非线性,而是螺旋式上升。新中国成立75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中国的科技事业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我们向世界庄严宣告: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对我国科技创新战略进行认真思考和谋划。


三、投身伟大的创新时代


同学们,我们面临着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使命光荣的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创新。当今,世界正处于最复杂、最深刻的剧烈变革期,一系列重大变革改变了世界发展格局。特别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我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更加复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是立足新时代,对创新一代提出的更高要求,我们要靠自己的力量实现科技强国建设。我们肩负的使命是光荣的,责任是重大的。


我想就创新主题,给同学们提5个建议:


一是做“有情怀”的创新一代。我们是为奋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创新。只有树立创新的梦想,才能坚定创新的勇气,产出创新的成果。


二是做“有志气”的创新一代。我们要有目标,要以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志向,追求真理、开拓创新、勇攀高峰、奋发努力。


三是做“有担当奉献”的创新一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2050年,你们这一代人正值壮年,正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坚力量。只有你们有担当、有奉献,中华民族才有希望、有力量。


四是做“有自信”的创新一代。我们要对中华民族有自信,对中国科技事业有自信,对中国农业大学有自信。今年5月,ESI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农业大学的农业科学首次超过了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位居世界大学第一,7月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学校的农业科学稳居世界大学首位。同时,根据U.S.News最新发布的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国农业大学首次超越荷兰瓦赫宁根大学,位居世界第一。可以说,同学们选择中国农业大学,物有所值。最近,我正在研究中国小麦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小麦研究起源于1914年。110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5年来,改革开放40多年来,小麦总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在世界小麦种植面积大国中单产第一,中国小麦的收获面积位居世界第三,当然,中国小麦的消费量也是世界第一。从论文数量来看,上世纪80年代,中国在小麦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占世界总量不到1%。到2020年,中国小麦研究的论文数量占世界的25%。从论文数量来看,我们达到了世界小麦科技强国应有的水平,当然,论文不是强国的唯一标志。但这体现出,中国的小麦科技为支撑中国成为小麦生产第一大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让我们感到非常自豪。我坚信,未来十年,中国的小麦科技将会引领世界。


五是做“有作为”的创新一代。要有情怀、有志气、有担当奉献、有自信,更要为推进强国建设做出实实在在的功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祝愿同学们学业快乐,生活幸福!


谢谢大家!






这些校长的殷殷寄语
哪句最戳中你?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欢迎留言区聊一聊~



中国教育在线综合自以上各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



热点视频推荐




中国教育在线

百家号

中国教育在线

学习强国

中国教育在线

央视频号


中国教育在线

企鹅号

中国教育在线

微博

中国教育在线

微信服务号


中国教育在线

头条号

中国教育在线

抖音

中国教育在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中国教育在线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